韓江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痹谖覀凕h的組織結(jié)構(gòu)和國家政權(quán)結(jié)構(gòu)中,縣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是發(fā)展經(jīng)濟、保障民生、維護穩(wěn)定、促進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chǔ)。2015年1月12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進行座談并發(fā)表重要講話。
怎樣才能當好縣委書記?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diào),“焦裕祿同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了一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和優(yōu)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做縣委書記就要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边@“四個有”,分別從對黨忠誠、為民服務(wù)、履職盡責、嚴格自律的角度提出要求,有非常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自當成為縣委書記的座右銘。
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黨,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簡而言之,就是做到對黨忠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縣委是我們黨執(zhí)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委書記就是“一線總指揮”。對黨忠誠,是縣委書記的重要標準??h一級陣地,必須由心中有黨、對黨忠誠的人堅守。這就需要縣委書記們把牢政治方向,強化組織意識,時刻想到自己是黨的人,時刻不忘自己對黨應(yīng)盡的義務(wù)和責任。
在到蘭考上任前,黨組織和焦裕祿談話時明確提出,蘭考是一個最窮的縣,一個最困難的縣,要他在思想上有經(jīng)受最嚴峻考驗的準備。焦裕祿堅定地說:“感謝黨把我派到最困難的地方,越是困難的地方,越能鍛煉人。不改變蘭考的面貌,我決不離開這里?!边@種決心和氣魄,體現(xiàn)了焦裕祿對黨的絕對忠誠,說明他對待工作決不挑三揀四、挑肥揀瘦,黨讓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而且真誠希望把自己派到最困難的地方去為黨分憂解難。
剛到蘭考,焦裕祿在走訪中發(fā)現(xiàn),一些干部被災害壓住了頭,畏難情緒很重,對改變蘭考面貌缺乏信心。焦裕祿鼓勵大家說:“小雞憑著一雙爪子撓食吃還餓不死,我們有黨的領(lǐng)導,有36萬蘭考人民,每人都有兩只手,還愁治不了災,養(yǎng)活不了自己嗎?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生產(chǎn)自救的決心。只要我們發(fā)揚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一定能夠挖掉窮根。是共產(chǎn)黨員,就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于是,焦裕祿帶領(lǐng)蘭考廣大干部群眾,以共產(chǎn)黨員大無畏的革命氣概,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治理風沙、內(nèi)澇、鹽堿“三害”,親自種植泡桐樹,硬是在重重困難中闖出了一條生路。篳路藍縷,其中的艱辛難以言表。1964年春天,焦裕祿病情惡化,當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時,仍在思考如何撰寫改變蘭考面貌的文章。他告訴縣上一位領(lǐng)導:“現(xiàn)在有句話我不能不向你說了,回去對同志們說,我不行了,你們要領(lǐng)導蘭考人民堅決地斗爭下去。黨相信我們,派我們?nèi)ヮI(lǐng)導,我們是有信心的。我們是災區(qū),我死了,不要多花錢。我死后只有一個要求,要求組織上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在焦裕祿生命的最后時刻,中共河南省委和開封地委有兩位負責同志守在他的床前。他對這兩位上級黨組織的代表斷斷續(xù)續(xù)地說出了最后一句話:“我……沒有……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wù)。”他死后,人們在他病榻的枕下,發(fā)現(xiàn)了兩本書:一本是《毛澤東選集》,一本是《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
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縣委書記是直接面對基層群眾的領(lǐng)導干部,必須心系群眾、為民造福。大家心中要始終裝著老百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做到不謀私利、克己奉公。對個人的名譽、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要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guān)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特別是要下大氣力解決好人民不滿意的問題,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焦裕祿就是這樣一位縣委書記。他之所以深受人民群眾愛戴,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終與老百姓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在于他視人民群眾為衣食父母、誠心誠意當人民公仆。可以說,“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懷是焦裕祿身上最鮮明的品質(zhì)。
一個冬日的午后,風越刮越緊,雪越下越大。焦裕祿望著風雪,心里惦記著群眾,自言自語地說:“他們住得咋樣,穿得咋樣?短不短吃,缺不缺燒?牲口能不能安全過冬?……”他讓辦公室馬上給各公社下發(fā)緊急通知,要求做好幾件雪天工作:第一,所有農(nóng)村干部必須深入到戶,訪貧問苦,安置無屋居住的人,發(fā)現(xiàn)斷炊戶,立即解決。第二,所有從事農(nóng)村工作的同志,必須深入牛屋檢查,照顧老弱病畜,保證不許凍壞一頭牲口。第三,安排好室內(nèi)副業(yè)生產(chǎn)。第四,對于參加運輸?shù)娜诵?,凡是被風雪隔在途中的,在哪個大隊的范圍,由哪個大隊熱情招待,保證吃得飽,住得暖。第五,教育全黨,在大雪封門的時候,到群眾中去,和他們同甘共苦。最后一條,把檢查執(zhí)行的情況迅速報告縣委。
第二天一大早,焦裕祿就把同志們叫起來開會,急切地說:“在這大雪封門的時候,我們不能坐在辦公室里烤火,應(yīng)該到群眾中間去。共產(chǎn)黨員要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xiàn)在群眾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guān)心群眾,幫助群眾?!闭f罷,就領(lǐng)著大家,跋涉幾十里路,走訪了九個村莊,慰問了幾十個生活困難或身患疾病的農(nóng)民的家庭。有貧困老人不解地問他:“焦書記,這大雪天,你來干啥呢?”焦裕祿朗聲地回答道:“毛主席叫我來看望您老人家?!苯乖5撨@種為民愛民親民的作風,充分反映了共產(chǎn)黨人和黨的干部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感和公仆情懷。
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quán)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要意氣風發(fā)、滿腔熱情干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干一年、兩年、三年還是濤聲依舊,全縣發(fā)展面貌沒有變化,每年都是重復昨天的故事。對定下來的工作部署,要一抓到底、善始善終。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賽一樣,一棒一棒接著干下去。事業(yè)成功的原因很多,奮發(fā)有為是主要因素。
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焦裕祿就是這樣一位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的縣委書記。他在蘭考的475天,是擔當有為的475天,是滿腔熱情的475天,是每時每刻都在思考如何盡快改變?nèi)h發(fā)展面貌的475天。蘭考一位干部曾說:“焦裕祿在蘭考的475天,是跑步度過的?!苯乖5撏现遮厙乐氐牟◇w,騎車或者步行5000余里,對全縣149個生產(chǎn)大隊中的120多個進行走訪。在全縣展開追洪水,查風口,探流沙的調(diào)查研究工作中,同志們都勸病中的焦裕祿不要在大風大浪中奔波了,但他卻說:“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我要親自探一探水路?!彼辉敢庾谵k公室里依靠別人的匯報來進行工作,說完就背著干糧,拿著根高粱稈,和大家一起出發(fā)了。每當風沙最大的時候,也就是他帶頭下去查風口、探流沙的時候,雨最大的時候,也就是他帶頭下去冒雨涉水,觀看洪水流勢和變化的時候。他認為這是掌握風沙、水害規(guī)律最有利的時機。焦裕祿用鐵腳板丈量著蘭考的大地,在風里、雨里、沙窩里、激流里度過了一個月又一個月,終于掌握了蘭考“三害”的第一手資料,摸清了水、沙、堿發(fā)生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制定出了改造蘭考大自然的宏偉藍圖。通過一年的艱苦奮戰(zhàn),蘭考的除“三害”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當時,焦裕祿身體力行、親力親為地抓這些工作,完全沒有應(yīng)付群眾,也不是為了出彩做給上級看,他是真心實意想為蘭考人民群眾辦點實事,滿腔熱情想使蘭考的發(fā)展面貌來一個大改觀。在他的身上,我們體察出一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勁頭,一種“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始終做到心中有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權(quán)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來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要正確行使權(quán)力,依法用權(quán)、秉公用權(quán)、廉潔用權(quán),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處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關(guān)系。在座談時,從焦裕祿得知兒子看“白戲”,立即拿出錢叫兒子到戲院補票,到引用清代廉吏張伯行“一絲一粒,我之名節(jié);一毫一厘,民之脂膏”,習近平總書記用這些典型的故事和名言告誡縣委書記,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引導全縣形成健康向上的社會風尚。
廉潔奉公、不搞特殊是共產(chǎn)黨人先進性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焦裕祿對自己最嚴格的要求。上世紀60年代的蘭考,干部群眾的生活還十分艱苦。焦裕祿認為,越是艱苦的環(huán)境越能鍛煉干部,越是艱苦的條件越要嚴格要求干部。一年秋天,一個大隊的花生豐收,生產(chǎn)隊把花生集中在一個小樓上保管。當時,一個駐隊干部住在樓下,經(jīng)不起花生的誘惑,就用鐵棍把樓板撬出一條縫,想吃花生就用棍向上搗搗,一搗花生就會“自動”掉下來一些。后來,有群眾發(fā)現(xiàn)他經(jīng)常往外倒花生殼。焦裕祿聽說此事,親自下去核實后,在干部大會上嚴厲地批評了這種可恥的現(xiàn)象。他教育大家說:“往小里說,這是一件吃幾個花生的小事,閉閉眼、抬抬手就過去了,可往大里說,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是我們做干部的大節(jié)。要知道,小事反映干部大節(jié),偷吃群眾的花生,就是搶奪人民的勞動果實,就是人民的蛀蟲,是強盜行為?!?/p>
焦裕祿嚴守黨紀黨規(guī),從不利用手中權(quán)力為自己和子女、親屬謀取任何好處。因為兒子看了一場白戲,他引以為戒、防微杜漸,親自起草《干部十不準》,規(guī)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搞特殊化。他的長女焦守鳳中考落榜后,想?yún)⒓庸ぷ?。當時,有好幾個縣直好單位都向她拋去了橄欖枝,希望她去上班。焦裕祿知道后一一拒絕,后來安排女兒到縣食品加工廠最苦最累最臟的醬菜組干活。一開始,焦守鳳想不通父親為什么這么不顧及她的前途,焦裕祿就耐心地開導她:“你跟群眾比一比,看是不是大家都能隨便到一個好單位?你不能因為是縣委書記的女兒就高人一等,你應(yīng)該到艱苦的地方去鍛煉?!焙髞恚故伉P逐漸理解了父親的一片良苦用心,凡是臟活累活都搶著干。她現(xiàn)在還記得父親在病重之際仍念念不忘地囑咐家里人“不論碰上啥困難,都不要伸手向組織要,要自己想辦法克服”。
焦裕祿雖然已經(jīng)離開我們多年了,但是他的精神風范卻在中國大地上,不斷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黨員干部為廣大人民謀福祉而上下求索,努力探尋,踐行共產(chǎn)黨人的莊嚴承諾。習近平總書記曾對焦裕祿家屬和基層模范干部代表動情地說,我們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祿同志事跡教育成長起來的,焦裕祿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鞍傩照l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薄盀楣僖蝗?,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绷暯娇倳浺皇住赌钆珛伞?,寫盡焦裕祿的為民情懷與英雄本色,也道出了無數(shù)人心中優(yōu)秀共產(chǎn)黨人的良好形象與精神風貌。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偉大時代,我們每一位黨員干部都要以焦裕祿為榜樣,自覺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常修為政之德,不移公仆之心,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quán)、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像焦裕祿那樣對待群眾、對待組織、對待事業(yè)、對待同志、對待親屬、對待自己,像焦裕祿那樣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努力成為黨和人民信賴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