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豈之
《史記》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光輝的著作。著者司馬遷飽嘗艱辛,嘔心瀝血,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文化理想和歷史使命,開創(chuàng)了紀傳體史書的新紀元,為探討中華文化的歷史淵源和文明功績提供了重要依據。因此,作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不僅具有獨特的史學和文學價值,而且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文化價值。
西漢以降,歷代注釋研究《史記》的著作層出不窮,方式多種多樣,如??薄⒓?、考辨、箋證、評議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史記學”興起并確立,標志著《史記》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學人們通過跨學科、多維度的考察,不斷深化和推進《史記》研究,出版了很多有功力、有見解的論著,為《史記》及“史記學”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由張大可和丁德科兩位教授主編完成的《史記論著集成》(二十卷),又有《史記通解》(九冊),近期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這兩部系列性著作,是由張大可、丁德科教授組織中國史記研究會、渭南師范學院司馬遷與《史記》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編著出版的。
《史記論著集成》共20卷,1200余萬字,是集史料性、工具性和學術性為一體的學術叢書,努力薈萃新中國成立以來司馬遷與《史記》研究成果,以“融古今研究成果于一編,聚當今時賢于一堂”,幾乎囊括《史記》研究的各個方面,分門別類,對漢代以來的《史記》研究成果進行了比較細致的梳理。其中有一些難得的資料,如司馬遷祠的碑刻,歷代詠史記人物詩與詠司馬遷詩等?!妒酚浾撝嵋c論文索引》卷,是一部查尋《史記》文獻的工具書,也是較為完善的《史記》研究檢索工具書。
《史記通解》共9冊,400余萬字,汲取《史記》著者、譯者、評者優(yōu)長,嘗試對《史記》原文做出全面、細致、有新意的注解、釋譯與評介。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前修未密,后出轉精”(章太炎語),力爭做出新的學術貢獻。
在《史記》研究中,相關的注、譯、評、箋,已有多種版本,如王利器的《史記注譯》(三秦出版社);韓兆琦譯注的文白對照本《史記》(中華書局)、評注本《史記》(岳麓出版社)、《史記箋證》(江西人民出版社)、《新白話史記》(中華書局)、全本全注全譯《史記》(中華書局);陳伶主編的《史記全譯》(三秦出版社);吳樹平、李零等譯注的《文白對照全譯史記》(新世界出版社);臺灣十四院校六十教授合譯的《白話史記》(新世界出版社);周振甫《〈史記〉集評》(重慶大學出版社)。每種注譯本各有側重和優(yōu)點。
《史記通解》一書汲取了諸多注譯本的優(yōu)長,在注釋、今譯的基礎上增加了評介的內容,以方便讀者閱讀和深入理解。這種努力有助于推進《史記》的廣泛傳播、普及和深入研究。
張大可教授先后在蘭州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工作,近幾年特聘到渭南師范學院工作。大可教授長期從事司馬遷與《史記》研究,擔任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關于《史記》研究,大可教授成果豐碩,學術功底扎實,如《史記研究》《史記新注》《史記文獻研究》《史記論贊輯釋》《史記精言妙語》《史記選評》《史記二十講》《司馬遷評傳》等。公元201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張大可文集》。
丁德科教授堅持學習和探討先秦儒道政治思想,曾出版《先秦儒道一統(tǒng)思想述論稿》,發(fā)表包括司馬遷與《史記》研究等學術論文。2013年,丁德科和凌朝棟主編出版了“《史記》選本叢書”(商務印書館版),比較有特色,受到讀者的歡迎。
渭南師范學院是司馬遷故里的高等學府,長期以來,特別是近年來,重視司馬遷與《史記》研究,使其成為學校科學研究的優(yōu)勢學科與特色學科。前賢騫翮遠翥,導夫先路,后繼弘文勵教,會通開新,薪火相傳,成績顯著。張大可、丁德科率領研究團隊,出版相關著作20余部,編輯出版《司馬遷與(史記)研究年鑒》8卷,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外(史記>文學研究資料整理與研究》,獲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和高校優(yōu)秀人文社科成果獎多項。該校主辦的《渭南師范學院學報》,開設“司馬遷與《史記》研究”專欄,自1989年至今,已有25年,共出版一百多期,從未間斷,2014年初入選教育部第三批高等院校學報“名欄建設”工程。2013年11月,為進一步開展司馬遷與《史記》研究,為學習和研究者們建設具有基礎性、引領性和服務性平臺,渭南師范學院組建成立“司馬遷與《史記》研究院”,聘請司馬遷與《史記》研究的全國知名專家張大可、韓兆琦、楊燕起、張新科、張強、趙生群等擔任名譽院長和學術委員會成員。希望司馬遷與《史記》研究院廣納專家學者和青年才俊,不斷優(yōu)化團隊,開展學術合作,搭建多元多層次平臺,努力實現將司馬遷與《史記》研究院打造成全國司馬遷與《史記》研究的基礎性平臺,建設成全國司馬遷與《史記》研究的重地,為海內外專家學者和社會愛好者研究司馬遷與《史記》發(fā)揮積極作用。
渭南師范學院在建設司馬遷與《史記》研究院、“司馬遷與《史記》研究名欄”的同時,開始建設“中國史記研究展覽館”,有步驟成系統(tǒng)地建設學術研究平臺。相信渭南師范學院在司馬遷與《史記》研究方面會不斷產出佳作,為司馬遷與《史記》研究、史記學發(fā)展和弘揚中華人文精神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