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懿
在隆冬,我終于知道,我身上有著一個不可戰(zhàn)勝的夏。
盛夏,人間最美的時節(jié)。彼時,有孤傲的菡萏,在陽光下獨自綻放掙脫淤泥的埋沒;有不屈的夏蟬,在綠蔭里齊聲高唱沖破黑暗的贊歌;更有無私的太陽,為蒼生而燃燒自己獻出無窮的光熱。最美人間盛夏時!
加繆出生于阿爾及利亞的一個貧民家庭,撒哈拉熾熱的黃沙和貧瘠的土地孕育出他堅固的靈魂。我深信,加繆是屬于夏天的,“我置身于陽光和苦難之間”,這是他對自己一生的概括。因為肺結核,醫(yī)生宣告他活不過17歲。但事實卻是:他不懼死亡,在地中海的白浪里洗滌心靈的污穢,在北非金色的陽光下祛除生命的黑暗,最終背負著這一死刑度過了人生的苦海,只因他堅信:“在光亮中,世界始終是我們最初和最后的愛。”為了這份永不褪色的愛,他飄零在自由主義泛濫的歐洲大陸,入目的是尸橫遍野,入耳的炮聲震天,腐朽墮落的氣息充斥每一個角落,納粹德國的鋼鐵洪流摧枯拉朽般碾過諸多國家。這是一場人類共同面對的災難,但在自由主義粉飾的宮殿之中,加繆找不到出路,甚至看不見光明。如此背景下,《鼠疫》誕生了。
當個人幸福遭遇集體利益,當生存法則與人道主義發(fā)生碰撞,當絕望的掙扎成為送葬的哀樂,當死亡的深海處處波瀾,你會作何選擇?這正是加繆在書中回答的問題。
平靜的奧蘭城,一場突如其來的鼠疫如同死神的鐮刀,收割著無數人的生命。所有人都面臨著荒誕的處境,災難有如一面鏡子,照射出人性的美與丑、善與惡,為了不沉淪,就必須對自己、對所有身處困境的人負起責任。無論是老卡斯特爾、格朗、朗貝爾還是塔魯,他們都有著這樣的信仰:即使世界已淪為荒誕的死亡墓地,光明、幸福似乎遙不可及;即使難渡的滔天巨浪席卷了天地,使整個世界暗淡無光;即使人在囂張猙獰的罪惡面前脆弱得不堪一擊,以至于任何努力都無濟于事,甚至連僥幸心理也被否定得一干二凈,但人的尊嚴與良知將永不滅絕!它們和加繆永恒的思想力量一樣,帶著強烈的人文主義關懷,以至于他們的哀傷都顯得優(yōu)美。正是這種力量,使他們既不盲目樂觀、嘩眾取寵,也不妄自菲薄、隨波逐流。而作為全文主角的里厄醫(yī)生,更是坦率而直接地表現出一種崇高無畏的人道主義精神,以及在這種信念支撐下永不向絕望、苦難屈服,亦不被榮譽、勝利折辱的偉大人格。他用悲憤的抗爭來表達自己對于罪惡最強烈的控訴,艱難探索人類困境的出路并給予痛苦心靈真誠的慰藉,這正是因“熱情而冷靜地闡明了當代向人類良知提出的種種問題”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加繆所具備的品德。
《鼠疫》中的一切都折射出那個時代人們的痛苦、憂慮、無助、絕望以及在自由外表下內心的空虛、孤獨。加繆在接受諾貝爾獎時呼吁:“在一個大火熊熊、哀鴻遍野、監(jiān)獄林立的歐洲,我們應該立即尋到一種清晰的理性和一種行為的準則?!边@是他的宣誓,也是他為之奮斗一生、付出一切的戰(zhàn)斗。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首歌,于加繆而言,他的人生,死亡是序曲,幸福是伴奏,唯孤獨與苦難中的奮斗才是主旋律。為了追尋真理,他與摯友薩特絕交,孤獨如影隨形,有如一出悲劇。世界卻對他的希求不作任何回答,對其所有努力也不予回報,他被剝奪了希望與幻想,即便二戰(zhàn)結束,所謂的幸福依舊縹緲無蹤,殘酷的現實使他明白:生命生而荒謬,邪惡宛如瘟疫,而且像黑夜般永不滅亡。正如《鼠疫》結局所說:“也許有一天,人們會再次遭遇厄運或是受到懲罰,鼠疫會再次抬頭,發(fā)動老鼠,讓他們在一座幸福的城市中殉葬?!?/p>
盡管如此,但加繆仍舊樂觀,他說:“這茫茫黑夜就是我的光明。”“如果人類困境的唯一出路在于死亡,那我們就是走在錯誤的道路上了。正確的路跡就是通向生命、通向陽光的那一條?!币虼耍跓o盡的孤獨與痛苦中歌頌高貴的生命,祈盼一種救世的力量,不是神性而是人性——以重建被摧毀的道德秩序。人的一生可能是燃燒,也可能是腐朽,加繆的歸宿,就是在烈火中燃燒自己,綻放出最后的光輝。生命雖逝,榮譽永存,他在短暫的文學創(chuàng)作生涯里,用理性而敏感的筆觸,刻畫出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許多青年從加繆的作品中得到啟發(fā),篳路藍縷,獨行于世,找尋到人類幸福最后的福祉所在——自由人道主義。
加繆曾說:“對未來真正的慷慨在于把一切都獻給現在?!币粋€真正的人從來就不會對未來吝嗇。無論是身處苦難之中,還是保持著相對幸福的狀態(tài),我們都應如里厄和加繆一般,以悲愴崇高的格調,奏響奮斗的凱歌,將全人類的幸福置于個人利益之上,根植于人類歷史上最久遠、最強大的精神——人道主義,使自己的斗爭散發(fā)出人性與理性的光輝。在物欲橫流、人心日漸冷漠的今天,面對著現實生活中被迫流放與自我流放的雙重禁錮,為了個人的價值,也為了固守社會道德的防線,做一個孤獨的圣者以度人,或者至少做一個堅韌的強者以自救!
如果世界是一所孤獨的醫(yī)院,就讓我?guī)е⊥磁c寂寞歌頌生活;如果世界是一座苦難的監(jiān)獄,就讓我堅定對鐵窗外太陽與希望的信仰;如果世界是一片罪惡的汪洋,就讓我選擇凈化自己所在的海域!
指導教師 梁娟
加繆,法國聲名卓著的小說家、散文家和劇作家,存在主義文學大師,最年輕的諾獎獲獎作家之一?!妒笠摺肥瞧浯碜鳎≌f講述阿爾及利亞的奧蘭發(fā)生瘟疫,政客狂妄無知,掩飾諉過,甚至想利用災難來獲取利益;小人物憑著黑市門路,為人民帶來各種禁品,突然成了城中的風云人物;百姓恐慌無助、自私貪婪,每天都只是過著頹廢生活。瘟疫城市被重重封鎖,無人能夠自由進出。主角里厄醫(yī)師這時挺身而出救助病人,與一些同道成了莫逆之交。最終鼠疫退卻了,然而盡管喧天的鑼鼓沖淡了人們對疾病的恐懼,可是奧蘭人永遠不會忘記鼠疫曾給他們帶來的夢魘。
(圖/豆薇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