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元
次新股才是年末行情最愛
每逢雪花飛舞在北方的原野大地之際,股市的“吃貨”們便開始享用起他們一年一度的年末大餐,那就是次新股。
11月5日,京城飄起了2015年第一場雪花,路上的行人們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在雨夾雪的陰冷中為了生計奔波。不過,陰冷的天氣并沒有驅散掛在股民們臉上那掩飾不住的笑意,原因也很簡單,股市漲了。
就在北方各地紛紛迎來今年的頭一場雪之際,進入10月以來一直“進二退一”的滬深股市似乎被突如其來的陰冷而“激凍”,告別了步履蹣跚的慢牛行情,呈現(xiàn)出“高歌猛進”之勢。
11月4日,經歷了連續(xù)兩天下跌再度考驗3200點支撐的有效性之后,滬指一反常態(tài),在券商板塊的全面漲停板帶動下展開了全面反攻,尤其是券商股、保險股的全面漲停板,帶動了市場投資者的投資熱情。由于金融板塊個股都是大盤藍籌股,對指數(shù)帶動作用極強,當日滬指大漲141點,漲幅超過4%。5日,券商股繼續(xù)保持了強勁走勢,盤中拉出第二個漲停板。在券商股連續(xù)漲停的刺激下,受益于“十三五規(guī)劃”的國企改革股也是迎頭趕上,帶動滬指最高沖至3585點,距離3600點關口僅有一步之遙。盡管當日尾盤受獲利盤大幅涌出影響漲勢趨緩,滬指收盤依然大漲63點,漲幅達到1.83%。
滬深股市突如其來的大漲令眾多投資者且喜且悲。喜的是股市終于不像秋季行情那樣走走停停,有點連續(xù)上漲的味道了。特別是券商股的連續(xù)大漲,讓敏感的投資者似乎感受到了新一輪行情逐漸展開。原因無它,正是去年11月券商股行情的首先啟動,拉開了今年上半年超級大牛市行情的序幕。雖然說歷史不是驚人的相似,但是投資者還是十分憧憬券商股行情的再次啟動能夠給投資者帶來好運,至少能夠賺夠即將到來的春節(jié)“紅包”的費用。
有喜的自然有悲的。由于前一段時間藍籌股跌跌不休,大多數(shù)投資者對藍籌股行情基本上不聞不問,而把主要投資精力放在如何捕捉“妖股”,如何與“妖股”共舞,而中小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中此起彼伏的概念炒作之聲也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參與。不過,中小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的概念炒作之聲隨著10月底私募大佬“徐翔”的被抓戛然而止。正是“徐翔”的被抓,導致炒作中小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的私募機構心中慌亂,被迫調整方向向藍籌股靠攏,這才是引發(fā)滬深股市4日和5日連續(xù)2天大漲的內因所在。
由于多數(shù)中小投資者并沒有布局藍籌股,滬深股市的突然大漲讓他們面臨一個十分糾結的問題,那就是要不要拋掉手中持有的小盤股,買入藍籌股。換而言之,即使打算買入藍籌股,是買券商股、保險股,還是國企改革概念股、環(huán)保股,抑或是醫(yī)療股。而要作出這樣一個決策,首先我們得分析這輪行情的性質是反彈還是反轉。
從這兩天的成交量來看,量價配合還是比較到位的。客觀來說,本輪行情和以往滬深股市的年末行情相比,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不差錢”。央行實施的連續(xù)降息降準,讓市場的資金流動性較以往的年末寬松了許多,再加上如今銀行已經調整了存款考核制度,以往的年末資金回流銀行之勢或將有所減弱,這從資金面上為本輪行情的次第展開奠定了基礎。
而從消息面來看,“十三五規(guī)劃”的全面披露,在為股市奠定長遠發(fā)展大局的同時,也為市場提供了諸多可供炒作的題材,比如說國企改革、健康中國、綠色中國,炒作題材的增多,意味著炒作機會的更多。
對于如今空倉或者輕倉的投資者來說,他們最為糾結的是滬指在3600點到3800點之間以及4000點到4200點之間有著層層疊疊的密集套牢盤,一旦大盤上攻到這個關口,如果沒有足夠成交量有效配合的話,勢必會形成反壓,導致本輪行情夭折。再加上今年6月股市暴跌以后受傷過重,處于舔傷口階段,在沒有確定行情的有效性之前,這些空倉或者輕倉的投資者不敢貿然入場。
面對大盤的大漲和投資者的糾結,其實有一個行情是確定的,那就是次新股。我們知道,今年上半年股市大牛之際,新股上市的步伐極快,這些新上市的個股在上市之初欣逢牛市,得到了主力資金的高度關照,很多新股一上市便是十幾個漲停板,一些盤子較小的新股股價更是高居于百元之上。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上半年新股行情的異?;鸨瑸橄掳肽晷鹿晒蓛r的潰不成軍埋下伏筆。今年6月以后,隨著牛市行情的終結,被市場瘋炒迷失了本相的新股逐漸回歸了其原本應有的價值,如今絕大多數(shù)新股的股價和上半年相比,基本上跌幅在50%到70%之間,其下跌空間基本被封殺。
更為關鍵的是,由于下半年股市的暴跌,監(jiān)管層不得不終止了新股的上市發(fā)行,這意味著今年上半年發(fā)行的新股已經成為股市新版“大熊貓”,極為珍稀。從機構投資者到中小投資者心里都明白,每一年的年末行情,次新股板塊永遠是最大的亮點。
次新股板塊之所以能夠成為年末行情的亮點,主要是因為其剛剛上市,業(yè)績不錯,具備高送轉潛力。今年中報數(shù)據(jù)顯示,很多次新股都推出了10送10以上的高送轉方案。尤其是一些盤子較小的新股,其高送轉的潛力極大。從今年上市的新股三季報數(shù)據(jù)顯示,很多機構已經搶先布局次新股,準備在年末行情中大顯身手。
由此可見,對于如今空倉或者輕倉的投資者來說,如果你沒有趕上這波券商股大漲的班車,一定不要錯過年末次新股的這波大行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