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
2015年初的成都,先鋒得令人刮目相看—長185米、寬7米的七彩糖果彩毯長長地鋪滿一整條紅星路步行街。這件圖案設計靈感來自于金桔、蘭花、元寶、竹子、熊貓等中國元素和四川特色的藝術裝置,由英、美藝術組合Craig & Karl創(chuàng)作而成,像一盒豐盛的糖果錦盒橫在成都市民面前,一時間成為話題中心。
2014年,成都國際金融中心(IFS)、遠洋太古里兩大商圈前后腳降臨成都,帶來排山倒海式的奢侈品大牌,加上城內逐漸興起的特色購物、設計社區(qū),成都正以后來居上的態(tài)勢發(fā)力。來到這里,才能發(fā)現,這座深處內陸的古老都市,舊是怎樣孕育著新,閑散的生活態(tài)度中是對生活細節(jié)的無限追求。生活是要有品質的,是要追逐著時尚的。成都人說。
最懂得生活的城市
2014年1月14日,成都國際金融中心(IFS)開業(yè)。原本閉塞的紅星路三段被清理得十分開闊,讓很多老成都有些不太適應,這里還是春熙路?IFS的玻璃幕墻十分閃亮,各大奢侈品牌的旗艦店也在爭艷斗芳,還有那趴在高樓之上的巨型熊貓,將原本春熙路的中心—中山廣場附近的人流吸引過來,先拍個照,然后進去看看稀奇?一旁是IFS的立體字廣告,“是時候了?!?/p>
是時候了,在總投資超過160億元的IFS之后,成都又有陽光新業(yè)中心、鵬瑞利青羊廣場、凱德天府等13個零售物業(yè)項目入市,一下子就讓成都的零售商業(yè)面積上漲63.2%。而在香奈兒、華倫天奴、杜嘉班納、巴黎世家相繼開出成都首店之后,買手制精品百貨卡佛也在IFS開張,6500位成都時尚潮人與各界精英、明星名媛來到現場,創(chuàng)下了成都時尚史上參與人數最多、場面最熱烈的紀錄。
這還不是一切。就在2014年年末,與IFS一街之隔,又有了成都遠洋太古里,成都于是有了無印良品(MUJI)中國旗艦店—能吃到MUJI料理的地方;有了全店里所有員工都有“咖啡大師”頭銜的星巴克黑圍裙旗艦店;有了典出于南朝梁代文學家蕭統(tǒng)“定是常住,便成方所”的美學空間方所。
太古里的時尚與IFS不同:IFS是有著玻璃幕墻的摩天大樓,而太古里,更像是錯落有致的古院落。和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上海新天地一致,這里是典型的開放式、低密度的街區(qū)形態(tài)購物中心,有著多元化的戶外空間。中國商業(yè)地產一般忌用中式風格,因為這會讓消費者想到那些衰敗、破落的中式建筑,在成都卻顯得時尚靈動,川西風格的青瓦坡屋頂與格柵配以大面積落地玻璃幕墻,古與今的一次完美融合。千年古剎大慈寺也這樣融入其中。大慈寺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唐代,現在無論太古里還是IFS,都是原先大慈寺的范圍。徜徉在太古里,大慈寺的山門和紅墻都是風景。去西天取經的玄奘,就曾在此受戒、學佛、講經。在如今的大慈寺里,哪怕墻外就是熱鬧的春熙路商圈,里面還是那個悠閑的老成都。
成都人喜歡喝茶,外地人很難理解。大慈寺內的禪茶室,是成都有名的老牌茶室,老成都就喜歡來這里喝禪茶。若是天氣好,這里就要坐滿了人,擺滿老竹椅,茶桌一桌緊挨一桌。喝茶的人在這里,各談各的,喝茶、打牌、下棋,懶懶散散,悠哉游哉。茶室內有四個大字“茶禪一味”,是曾在成都寶光寺、昭覺寺住持的宋代高僧圓悟克勤的偈語,它頗可以解釋成都人為何愛喝茶。喝茶亦是參禪,亦是生活中的真趣味。這就像成都人過日子,似乎很“慢”,但這不拖沓、缺乏效率,而是講究生活質量,懂享受,懂品味。所以,成都人在細節(jié)生活上的消費,總是超乎想象。太古里的MUJI中國旗艦店旗艦店被寄予了厚望。良品計劃株式會社中國區(qū)的總經理王文欣說,選擇成都,“最重要一點,成都是中國最懂得生活的城市之一?!?/p>
镋鈀老街的新生
與太古里相對,在春熙路的另一頭,有一條街的名字頗為怪異:镋鈀街。镋鈀,是一種兵器,用于戚繼光的鴛鴦陣。這里曾是大慈寺的一部分,僧人們持镋鈀習武,存放兵器的庫房就是如今的镋鈀街。
镋鈀街有個崇德里。“里”的稱謂在成都也屬另類,這座川西民居風格的百年老宅,作家李劼人曾在此設辦事處。2012年,王亥從定居了20多年的香港回到了故鄉(xiāng)成都,開始打造崇德里。他“不動一柱一梁”,保留了最古老的柱子、最原始的墻體,又加入了現代的排水管道、暖氣片、整體廚房,讓崇德里成為一個展示地道成都生活與食史的文化空間和生活體驗館。
食史,就是吃的歷史。吃,也是成都人最舍得花工夫的地方。自古成都平原物產豐富,又少有戰(zhàn)亂,飲食文化異常講究?,F在人們對川菜的印象是辣,這其實誤解。川菜以味型多元著稱,層次繁復,最具變化。在崇德里的“吃過”食舍,王亥只制作失傳已久、上世紀八十年代流行的成都菜肴。復古之外,還講究“非食品工業(yè)化”和“非社會餐飲”的方式,永遠是定時定量。餐客也可以參與烹飪,與廚師互動,創(chuàng)造性地將烹飪和用餐的隔離打通。
在镋鈀街,88青年空間所在的兩層紅磚樓房總要引人駐足拍照。這里原本是一家典型的成都老茶鋪,現在被改造為時尚青年的聚會場所。它借鑒的是香港青年空間模式,這里可以閱讀、玩桌游,有講座,也有創(chuàng)意產品互動設計交流。這里的年輕人,有的在研磨新式的咖啡,有的在設計全新的“日常生活用具”,有的則將傳統(tǒng)漢字變成符號,表現在陶器上。古今中西,就在這里匯聚成最時尚的成都元素。這條時尚的老街,也正是成都這座城市的縮影。
第三還是第四城
成都的繁華,歷史上歌頌過很多次。左思著《三都賦》,其中“蜀賦”說的就是成都:“市廛所會,萬商之淵。列隧百重,羅肆巨千。賄貨山積,纖麗星繁。都人士女,袨服靚妝……”不難想見當年的盛況。若說左思是夸張的寫法,那“揚一益二”又怎么解釋?
當時的成都,其繁華得益于成都平原良好的灌溉系統(tǒng),帶來每年穩(wěn)定的糧食產量。百姓豐衣足食,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有糧便有人,有人便有工商業(yè),成都是四川盆地的中心,自然是商旅如云。成都又產好錦,稱為“蜀錦”,行銷天下,所以成都也有錦城之稱,這才能在天下都市中排名第二。
現如今,成都則是為“第三還是第四”的問題糾結不已。以前提到成都,人們總會想到“時尚第四城”,但據統(tǒng)計,截至2014年11月,從六大快時尚品牌門店數量來看,成都僅次于上海、北京,穩(wěn)坐第三名。雖然成都八大奢侈品門店數量在全國城市中位于第四名,但2012年福布斯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成都的奢侈品消費額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國第三—路易威登成都直營店以1.38億美元的銷售業(yè)績穩(wěn)居全國三甲;雅詩蘭黛王府井專柜銷量位居全球單店專柜銷售第一名;成都亨得利手表自2008年起年銷售額就在全國鐘表單店中排名第一,其浪琴專柜的銷量更沖到了全球第一……
這些排名,讓很多人好奇,為何成都人這么有錢?
成都人似乎一直都很富裕。在成都,最火的超市和社區(qū)百貨是伊藤洋華堂。2003年,伊藤洋華堂選址人流稀少的雙楠,開出了成都的首家社區(qū)百貨。十年后,伊藤雙楠店坐擁社區(qū)百貨中國第一店的美譽。伊藤在成都簡直是風生水起,其年銷售業(yè)績比競爭對手家樂福和沃爾瑪高出一大截。伊藤賣的東西,就是比其他超市貴,但成都人就愛去伊藤,愿意為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買單。
成都人是如此愛逛街,愛溜達,各大商場自然業(yè)績喜人。立足于“精品百貨”的仁和春天和美美力誠,不斷將一個又一個奢侈品牌引入成都,成都人照單全收。上有MUJI,下有宜家,宜家中國區(qū)在成都賣場的銷售額平均年增幅達到30%,曾位列宜家家居全球所有門店第一。
回不去的“外地人”
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成都的城市宣傳語,“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p>
近些年,成都的發(fā)展有目共睹—全市GDP增速保持在年均15%左右。從2008年到2014年底,落戶成都市的世界500強企業(yè)從130家增至262家。在IT、汽車、化工、物流、生物制藥等領域,全球最頂級的企業(yè)大部分在成都設立了區(qū)域總部、生產基地或研發(fā)中心。這樣開放的姿態(tài),在中國內陸城市中尤為罕見。
和深圳一樣,在某種程度上,成都是一座移民城市。歷史上,有“移秦民萬家”入蜀,朝代更迭之際的戰(zhàn)亂也讓外地人來蜀避亂,清初有“湖廣填四川”,抗日戰(zhàn)爭時成都又一次成為“大后方”,到了三線建設時期,大量工程技術人員也來到了這里。所以,成都人人能講普通話,哪怕是川普。
既然這里都是“外地人”,成都的氣質便不因為深處內陸而變得閉塞和保守了,大家的觀念常變常新—對于時尚,對于新鮮的事物,自然樂于接受。這與這里根深蒂固的享樂主義相結合,便有了成都人超前的消費觀念。成都人最愛談論的,是哪里有新館子,哪里來了新牌子—嘗鮮是必須的,再貴的東西也敢買。以買車為例,成都按揭購車率已達50%。而成都人買車,不愛炫富,更愛“低調的奢華”。網絡上一個段子會讓很多成都人會心一笑:開輝騰的大哥進停車場,正在泊車中,守車人沖他喊:“喂,開帕薩特的小心點,別把邊上的寶馬給撞了,你賠不起?!边@個“晃眼兒帕薩特”在成都的銷量,穩(wěn)居全球第一。
什么最能代表時尚?更多的成都人選擇的是“小件物品”,可以是MUJI的擺件,也可以是雙立人的廚刀,總之與生活相關。時尚就是成都人長久以來的生活方式,時尚不只是買名牌,健身、SPA、讀書才是要緊事。奢侈是什么?就是什么都不買,只是約上兩三個好友去露天咖啡館曬個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