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朵朵
【關(guān)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新課程理念;教師角色;
開放;信息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3—0092—01
語文課程豐富的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lǐng)域的影響是深刻廣泛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yīng)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yīng)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以提高自身素質(zhì)。
一、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選入中學課本的大多數(shù)課文都是作者用筆蘸著心血、蘸著歡樂或辛酸的淚水寫成的,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yīng)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筆者在《斑羚飛渡》一文的教學中,嘗試著設(shè)計了新的訓練,讓學生與課文之間做了一次情感交流,打動了學生心靈的感觸,開啟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斑羚飛渡》是一篇極其悲壯感人的散文。鐮刀頭羊、老斑羚那種為了種群的生存,毫不畏懼、甘愿犧牲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學生。在較圓滿地欣賞了《斑羚飛渡》一文的精妙之后,我嘗試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做進一步探討。我給學生布置了書面作業(yè),要求以“這是一次──飛渡”為題,完成一篇課堂隨筆,學生的思維極其活躍,真正調(diào)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的填寫情況可謂是百花齊放,如“生死抉擇的”、“跨越生死線的”,“超越生命極限的”、“心靈升華的”,“啟示人類的”等等。學生一改往日作文的頭痛惆悵,寫起來神采飛揚,妙筆生花。由此看來,學生經(jīng)過與語文的內(nèi)在交流后,所產(chǎn)生的豐富的聯(lián)想和心靈的震撼,是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發(fā)揮的最佳表現(xiàn),是任何一位教師在課堂上精彩的說教所不及的。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為使學生受到理想、情操的教育,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就必須講出文章本身的語言美,帶領(lǐng)學生“披文以入情”。如《藤野先生》一文開頭的一節(jié)中,說櫻花“像緋紅的輕云”,辮子“宛如小姑娘的發(fā)髻”,是比喻;說“實在標致極了,”是諷刺;而“頭上盤著大辮子”,“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鑒”,則把比喻、夸張、諷刺綜合地運用上了。略作分析,那些出國鍍金,撈取名利的浪蕩子弟們的丑態(tài)就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了。對這樣的形象,學生是會油然而生厭惡之情的。王國維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風格,自有名句?!庇终f:“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蔽覀冎v析作品,就得通過語言分析,設(shè)身處地,把作者描寫的“真景物”“真感情”再現(xiàn)出來,用深刻的思想、高尚的情懷和生動的畫面、高度和諧統(tǒng)一的藝術(shù)境界,感染學生,喚起他們豐富的聯(lián)想,使之動心動情,接受作者借作品體現(xiàn)的審美的感情,逐漸形成自己有血有肉的美丑、正邪、是非等觀念。
三、拓寬學生的視野
人常說:“文、史、地”不分家。筆者認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除了擁有熟練的專業(yè)知識外,同時還必須具有豐富的歷史、地理知識,這樣,在語文教學中才能游刃有余,既能豐富課堂知識、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拓寬學生的視野,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我在講授《登飛來峰》這首詩時,先利用歷史知識向?qū)W生講清楚“王安石變法”的前因后果。即:由于1069年開始的新法觸動了官僚地主和豪強的特權(quán),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使得變法最終走向失敗,面對現(xiàn)實的打擊與排斥,王安石才發(fā)出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感嘆,通過這種講解,學生才能深刻地體會到這句話的內(nèi)涵。再例如:講《美麗的西雙版納》一文時,我運用地理知識導課,即:通過用《中國行政區(qū)劃》、《云南省地圖》、《西雙版納的地理位置》三幅地圖的展示,學生比較直觀地看到西雙版納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從而激發(fā)學生游覽西雙版納的興趣,這樣就能吸引學生急于去閱讀課文、學習課文、探索課文中的有關(guān)知識。
四、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我注重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多進閱覽室,多跑圖書館,走進更廣闊的閱讀世界。同時,作為語文教師,我每月也到圖書館借備一批圖書供學生每周的閱讀課上閱覽。平時閱讀多的學生內(nèi)心會十分豐富,認識事物的能力就增強。。例如,學習了冰心的散文,可推薦學生到圖書館借閱冰心的詩集《繁星》、《春水》;學習了《羅曼·羅蘭》這篇人物傳記(節(jié)選),可向?qū)W生推薦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平時我也會向?qū)W生推薦像《讀者》、《青年文摘》、《意林》、《小說選刊》、《作文成功之路》等短而精的時文雜志,讓學生養(yǎng)成自覺閱讀的好習慣,提高文學素養(yǎng)與寫作能力。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