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清
摘要:本文從四個方面來談自主德育下對教育的感悟:教育需要智慧,向好而不著急;教育需要智慧,積極而不能拔苗助長;教育需要智慧,動腦而不動惱;教育需要智慧,給學生體驗的機會。從容地行走在教育的視野里,給每個孩子成長的等待時間,這便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關鍵詞:從容;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14-014-1
讀過張文質(zhì)的著作《教育是慢的藝術》,感觸頗多,啟發(fā)很大。不僅讓我想起了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的一則投訴信,一位數(shù)學教師竟然在學生的填空題連續(xù)畫了23個“×”。反思那紅色的“×”,多么醒目地赫然立于紙上,當學生看到這寫批改印記時幼小的心里會怎樣想呢?有人說教育是等待的藝術,但是在教育的路上,我們需要反思,自己真的做到了用心等待嗎?有人說教育需要從容,需要教師從心底出發(fā)的從容,我們真的做好了嗎?我們在年復一年的從事這教育教學工作,在無數(shù)次的重復和教育之后,是否還能夠心態(tài)平和地面對孩子?在我們心底發(fā)出叩問的同時,我更應該思考,孩子們需要怎樣的教育。
一、教育需要智慧,向好而不著急
每個孩子的獨特就在于每個人都有自身潛在的優(yōu)勢,而教師這雙手的偉大就在于去挖掘這種潛能。每個教師都有著強烈的責任心,希望每個孩子都達到自己想要的成績,希望每個孩子成才,每個孩子都成功,從積極的意義上講,這是好的,是教師對教育的負責任。但教師首先要客觀地分析每個學生發(fā)展的可能,希望他好而不是強迫他好,當學生處于一種被強迫的狀態(tài),他們便會反應緩慢,更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這對他們的身心發(fā)展是很不利的。教師要科學地為學生定位,規(guī)劃學生的發(fā)展,我們期待每個孩子美好的未來,但我們不會制定他們觸不可及的目標,我們需要科學而合理地根據(jù)每個孩子自身的特長優(yōu)勢來激發(fā)每個孩子的內(nèi)在潛能,慢慢引領,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份耐心,更是一種等待,等待每個生命的綻放,在不同的季節(jié)會有不同的花開,那才是教育最美好的春天。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有著自身的內(nèi)在規(guī)律的,有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可能展現(xiàn)得比同齡人更早一些,而有些方面需要慢慢開發(fā),這個時候教師要學會等待,用我們無限的愛和期待與學生的成長同行,這樣每個孩子才會以最積極的一種狀態(tài)向著陽光成長,如果孩子的成長步履匆匆,他們的成長的地基就打不牢靠。面對孩子的成長我們需要從容等待,科學期待,這樣每個孩子才能夠按著最自然的規(guī)律成長和發(fā)展。
二、教育需要智慧,積極而不能拔苗助長
很喜歡一句話,上帝在為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一定會為你敞開一扇窗。作為老師,我們要看到每個孩子由于先天和家庭成長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發(fā)展上一定是存在這差異的,有的孩子對新知識接受快,有的孩子對新知識掌握的牢,但也有一部分孩子他們可能在體育、音樂等方面表現(xiàn)突出,但在學習成績上稍微慢一些,這個時候需要老師慢慢的引領,精心的陪伴。對于那些學業(yè)上沒有達到優(yōu)秀的孩子,我們要有充分的愛心去理解,鼓舞孩子,真正的教育是激勵、喚醒和鼓舞。教師要以一顆寬容的心看孩子們的發(fā)展,即使他是一個潛能生,我們更應該拿出所有的愛來期待他的成長,要知道,勤能補拙,而情更能補拙。教師千萬不可以拿著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孩子的發(fā)展,我們應該捕捉每個孩子成長中的細節(jié),哪怕他們一點點的進步和閃光點都要去開發(fā),這樣每個孩子才會在教師深情的關懷中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
教師就是放風箏的人,孩子的成長有選擇風向的權利,我們就更應該根據(jù)風向來調(diào)整風箏飛行的方向,千萬不可逆而行之,只有順著孩子們自身的特定條件來發(fā)展和引導,而不是揠苗助長,這樣的孩子才能夠平順地發(fā)展。
三、教育需要智慧,動腦而不動惱
教師首先是學生心靈世界成長的導師,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言語上的傳授,更要超越身體力行的示范,我們要做的就是懂得學生的心理,掌握他們心靈的所需,更尊重他們成長的認知和規(guī)律,當他們犯錯,老師首先要靜下來想一想,他們?yōu)槭裁磿@樣,遇到和自己心中教育目標有悖的情況要冷靜三思來教育學生,很多時候教師的無聲引領勝過千言萬語。教師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棘手的問題時要先靜下來,想一想,不被學生的問題而惱火,這樣才能夠更客觀地幫助學生分析,讓每個孩子有機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更有時間反思自己的問題,這樣的自我發(fā)現(xiàn)和自主自覺的過程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四、教育需要智慧,給學生體驗的機會
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生活即教育,我們要充分相信孩子,給他們體驗的時間和空間。千萬不能全權包辦了孩子們成長的整個過程,看似對學生負責,實際上教師替代的恰是成長最豐盛的營養(yǎng)。為了學生的一個優(yōu)異成績,注結(jié)果而輕過程,孩子們成了解題的機器。老師請慢慢來,讓孩子們有靜下來思考的時間,讓孩子們有靜下來表達的時間,即使他們的表述不是最標準的,但只要是他們經(jīng)過思考而來的答案都一定是印象深刻的。在體驗的過程中他們更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這些為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這樣的教育引領才是最有價值的,直接的體現(xiàn)便是他們能力的提升。
教育需要一份從容,教育更需要等待,等待他們成長中歪歪扭扭的足跡,等待他們學習中的風風雨雨,更等待他們長大路途中的坎坷和歡愉。教育中有很多我們不曾遇見的精彩,就在我們的期待中。學生一定會讓我們的教育人生充滿激情和感動,需要的僅僅是教師的一顆心,一顆從容的心,孩子慢慢走,我在前方等你……前方有我,有我期待的目光,有我期待的雙手……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我期待這每個生命的成長,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