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美萍
七年級的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知識內容淺、科目少,學生即使學法較差也能通過刻苦努力取得好成績。進入初中后,隨著課程的增多及學習內容的加深拓寬,尤其是數(shù)學從具體到抽象,由文字到符號、圖
形……學習內容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如果他們還是用小學的方法去學習,將會因學不得法而使成績逐漸下降,久而久之,這一部分學生就會失去學習信心和興趣而成為“學困生”。新課程倡導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致力于學生學法的改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的高低,不僅取決于教師的教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學法。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偏重于對教的研究,教師鉆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少,而對學生怎樣學,學的活動是如何安排的往往很少問津。因此,重視對七年級學生進行數(shù)學學法指導是非常必要的。
一、預習方法的指導
七年級學生往往不善于預習,也不知道預習起什么作用。在新授課前,教師把學生要預習的內容以導學稿的形式布置預習提綱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能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聽課方法的指導
指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1)聽每節(jié)課的學習要求(根據(jù)每節(jié)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2)聽知識引入及知識形成過程;(3)聽懂重點、難點剖析(尤其是預習中的疑點);(4)聽例題解法的思路和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體現(xiàn)。在聽課環(huán)節(jié)要指導學生處理好理解思考和記筆記的關系??梢哉f,“聽”是“思”的基礎,“思”是“聽”的深化,是學習方法的核心和本質的內容,會思維才會學習?!坝洝笔侵笇W生課堂筆記。七年級學生一般不會合理記筆記,有的筆記雖然記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導學生做筆記時應要求學生:(1)記筆記服從聽講,要掌握記錄時機;(2)記要點、記疑問、記解題思路和方法;(3)記小結、記課后思考題。使學生明確“記”是為“聽”和“思”服務的。所以教師在授課中要著眼整個教學計劃,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消除弱點、輕重得當,在備課中當好“劇作者”,在課堂上演好“主導”。
三、“問法”指導
問能解惑,問能知新,任何學科的學習無不是從問題開始的。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钡吣昙墝W生往往不善于問,不懂得如何問。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教給學生一些問問題的基本方法,主要有:(1)追問法。即在某個問題得到問答后,順其思路對問題緊追不舍,刨根問底繼續(xù)發(fā)問;(2)反問法。根據(jù)教材和教師所講的內容,從相反的方向把問題提出來;(3)類比提問法。根據(jù)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質等的相互關系,通過比較和類推提出問題;(4)聯(lián)系實際提問法。結合某些知識點,通過對實際生活中一些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提出問題。此外,還應要求學生在提問時不僅要問其然,還要問其所以然。當然,平時教師在教學中,還應因人而異地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樂問、敢問、勤問、善問。
四、加強和指導學生的合作學習
課堂教學作為一種系統(tǒng),需要不斷地進行反饋與矯正。在班級教學中,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學習風格和矯正需要。尤其是在七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班級內學生來自不同小學不同的教學班,數(shù)學學習習慣差距甚大,設計適當?shù)某C正活動需要大量的計劃時間。如果教師是矯正活動的唯一幫助來源,那么管理上的困難將會拖延教師對學生的幫助,從而降低它的效能。如果運用合作學習,學生們則可以從同伴中迅速得到高質量的矯正活動的幫助,縮短了矯正時間,也就有更多的時間用于完成學習任務。小組中的合作學習還能為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提供誘因,并且降低焦慮。經(jīng)驗顯示,在同伴輔導的過程中,向其他同學提供幫助的小組成員得益最大。就是說,“學困生”的進步并不以犧牲優(yōu)秀學生的發(fā)展為代價,相反,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學習小組的同伴輔導中獲益匪淺。
五、復習鞏固及完成作業(yè)方法的指導
七年級學生課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書面作業(yè),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復習。以致出現(xiàn)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xiàn)象,造成為交作業(yè)而做作業(yè),起不到作業(yè)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為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學法指導上要求學生每天先閱讀教材及教輔,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然后獨立完成作業(yè),解題后再反思。在作業(yè)書寫方面也應注意“寫法”指導,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要規(guī)范、條理要清楚。七年級學生做到這點很困難。指導時應教會學生:(1)如何將文字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2)如何將推理思考過程用文字書寫表達(這點學生困難最大,要多做示范);(3)正確地根據(jù)條件畫出圖形。這里教師的示范作用極為重要,開始可有意讓學生模仿、訓練,逐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對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六、理論運用于實踐的指導
從學校教育的社會功能角度來說,數(shù)學教育既是一種科學教育,又是一種文化教育。文化的數(shù)學既包括純數(shù)學,也包括數(shù)學科學以外的關于數(shù)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行為、觀念和態(tài)度。這種行為、觀念和態(tài)度對學生來說,只有在參與社會生活后才能得到潛移默化地接受。如在學生學習了統(tǒng)計圖表后,安排一個課后作業(yè),讓三四個學生組成一組,利用課后到某路口收集某一時刻的交通工具的客流量,然后制成一張統(tǒng)計表。盧梭認為,通過兒童自身活動獲取的知識,比從教科書、從他人學來的知識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們的身體和頭腦都得到鍛煉。
(作者單位:內蒙古土默特右旗薩拉齊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