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利錦
【摘要】自新課改開始后,《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就明確要求:“語文課程要重視學生的審美人格涵養(yǎng),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和諧發(fā)展”。小學是培養(yǎng)孩子審美人格的關鍵時期,而開始學生審美人格涵養(yǎng)的就是小學的語文教材。小學語文教材不僅包含的優(yōu)秀的文化,在發(fā)展學生的審美觀和審美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人格的過程中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從小學語文教材的語言、意境、插畫三方面來分析其中體現的審美人格,體會小學語文教材如何涵養(yǎng)審美人格的。
【關鍵詞】小學 語文 教材 審美人格 涵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219-02
一、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語言與審美人格涵養(yǎng)
語言是人與人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過閱讀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體會作者精心創(chuàng)作出的每一句話,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當時的心情。一篇文章中,作者對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的運用都是對自己的思想、情感的傳遞,希望小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和思想品質都能夠得到良好的發(fā)展。比如,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桂林山水》,這是一篇寫景佳作。文章中處處都是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描繪了桂林山水獨特的美,讓人體會到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可能讀者也和作者一樣對此半信半疑,但是,隨著作者的眼睛,似乎使我們也身臨其境了。仿佛我們親眼看見了漓江的水,仿佛此刻我們就蕩漾在漓江之上,看著翡翠般的水,欣賞著巨象一樣的山,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
這就是語言的魅力,通過課文中的語言,毫不懷疑是可以促進小學生對山間萬物的美的感悟,形成審美人格。當然,僅有優(yōu)美的語言,就想學生能夠形成審美人格是不可能的。還需要學生去閱讀,去感受,去表達。所以,小學語文教材中不僅有課文,還對學生的閱讀和表達能力進行了明確的要求。小學生從最開始的看圖說話到后面對語言修辭等的運用進行作文,這才是涵養(yǎng)審美人格的有效方法。通過對語言的不斷閱讀和體會,然后對其進行運用,語言才發(fā)揮了它的本質作用。
二、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意境與審美人格涵養(yǎng)
文章正是因為作者將生活等進行了詩化,即有了一定的意境,才有了閱讀的價值。小學語文教材中呈現了很多令人賞心悅目的抒情式文章,通過這些作品使小學生接觸各種不同的意境。小學生就像一張白紙,生活經歷不多,通過課文中虛實相生的意境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語文是思維的外殼,一篇簡單的課文只有有限的語言,但是卻傳遞了作者的無限情緒。所以,小學語文教材才需要教師同學生一起去體悟其中所蘊含的美好用意。
對于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意境安排,需要小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熟悉,慢慢品味其中所表達的意境。通過對文章的賞析,可以促進學生對優(yōu)秀文化的吸收,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小學生以及教師透過語文教材,可以豐富他們的認識閱歷,幫助他們感悟人世間更多的美好,使他們的身心都得到美的滋潤。賞析能力是學會審美的基礎,是成就健康的審美人格不能忽視的條件之一。小學語文教材通過插入賞析意境來幫助學生涵養(yǎng)審美人格。
三、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畫與審美人格涵養(yǎng)
小學生因為年齡尚小,對世界最開始的感知就是從色彩、圖畫開始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引入大量的插畫,可以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圖文并茂的小學語文教材,增強了視覺效果,有助于學生對情境的聯想。本來文字和畫面就是相輔相成的,通過文字,我們來描寫生活中的各種畫面;通過畫面,我們將各種文字串聯起來。學生最開始寫作就離不開圖畫,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合適位置加入合適的插畫,可以引起學生對美與丑的思考,幫助學生通過文字構造畫面,使學生學會對各種情境的描述。
目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忽略了教材中的插畫,遇見了有插畫的頁面往往直接略過。這說明教師還沒有意識到插畫的作用。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起對插畫的學習,提高教師解讀、賞析插畫的能力。只有教師將教材中的插畫所要展現的意圖與文章中的語言結合起來,使學生理解插畫、理解語言,才能提高學生的賞析和表達能力,形成審美人格。
結束語:一個完整的人必須要具備健康的審美人格,小學語文教材通過對語言的提煉、對意境的安排以及加入插畫等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欣賞能力以及表達能力,促進學生思維邏輯、分析判斷力的發(fā)展,幫助小學生涵養(yǎng)積極的審美人格。小學語文教材涵蓋了風土人情、山水美景、各類故事,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和缺憾,激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欲望。小學生通過學習語文教材,豐富了學生對世界上的親情、友情、人的優(yōu)良品質的看法,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審美人格涵養(yǎng)油然而生。
參考文獻:
[1]楊元建.試論“不完滿”閱讀對話文本的編制——談小學語文教材的呈現模式創(chuàng)新[J].課程.教材.教法.2003(11)
[2]李介,雒煥國.論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不公平問題[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3(02)
[3]楊彬.論挖掘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的創(chuàng)新因素[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