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要】周釔池老師執(zhí)教的人教版小學一年級第四單元口語交際《續(xù)編故事》,讓我們與孩子們在童話的世界暢游一周,看到了孩子們稚嫩思想迸發(fā)的火花,心靈得到了浸潤。本文借這樣一個平臺談談《口語交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口語交際》;周釔池老師;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孔子說,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荀子也說,人之為人,不是因為人有足而無毛,而是能說話。古人中的晏子、廉頗、諸葛亮等他們就能舌戰(zhàn)群雄雄辯天下。周釔池老師執(zhí)教的人教版小學一年級第四單元口語交際《續(xù)編故事》,讓我們與孩子們在童話的世界暢游一周,看到了孩子們稚嫩思想迸發(fā)的火花,心靈得到了浸潤。我就借這樣一個平臺談談《口語交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些
思考。
首先我想傳遞的是什么是口語交際教學呢?口語交際教學是在一種特定時空條件下,教師引導并與學生一起運用標準、規(guī)范的口頭語言,調動已有知識、經驗等人生積累,就某一內容或主題通過溝通交流,不同主體間達成視域融合的過程,是一種促進心靈豐盈、智慧生長的主體活動。
周老師這節(jié)課是《續(xù)編故事》,學生根據提供的材料,插上想象的翅膀,運用較規(guī)范的口頭語言,調動孩子已有的人生積累,進行交流??梢哉f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引導絲絲入扣,用心極致,展現了周老師較好的教學智慧。
因為口語是一個復雜系統(tǒng),它總是存在于動態(tài)的、變化中的人際互動之中。研究表明,在人們的語文生活中,口語占75%,書面語言占25%??萍嫉倪M步,特別是聲訊和網絡技術的普及重構了人類的生活空間,彌補了聲音不能留于異地、傳于異地這一缺陷,提升了口語在當代語文生活中的價值,拓展了口語的效用空間。嶄新的語文生活要求國人具有相應的符合時代要求的口語素養(yǎng)。所以,我們推薦了這節(jié)《口語交際——續(xù)編故事》教學與各位老師探討
研究。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 激發(fā)學生興趣
小學生心智發(fā)展處于低級階段,他們觀察事物比較粗略,大多數情況下學生不善于觀察,所以教師要教他們學會看、聽,會感覺?!稑藴省诽岢觯骸翱谡Z交際教學活動主要應該在具體的交際情景中進行。”因為生動逼真的情景展現極富感染力,能夠調動學生內在的真實情感體驗,激發(fā)他們強烈的表達欲望。
周老師創(chuàng)設情景模擬小白兔和小松鼠的動作、語氣、神態(tài)與學生們積極交流,為學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對象,對交際的過程予以調控,形成了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的動態(tài)效果。同時制作了很多動物頭飾讓學生表演故事,通過多種方式引起話題,激發(fā)學生的交際興趣。
二、尊重話語權 展示繽紛世界
言為心聲——孩子們有自己的獨特的生活世界,教師應該尊重并傾聽他們聲音,還給他們話語權。學生說的:小松鼠急急忙忙跑來告訴小白兔是因為——摘松果、修房子、過生日、音樂會、地震了、下雨了、救落水同伴等。周老師根據孩子們的回答,因勢利導撩撥孩子們的生活經驗,激發(fā)他們表達欲望,達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但是我們教師往往在教學中要么拔高要求,要么降低要求,急于求成讓孩子們說出自己心中預想的答案。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他們擁有自己的成長環(huán)境、生活世界、經驗結構和觀念系統(tǒng)以及不同的身心條件等。孩子們在課堂上說出來的話都是每個個體以自己方式利用經驗表達出來的,他們從中發(fā)現自己的意義和權利,進而與同伴交流、分享,從而建構自己。
口語交際教學中,課堂氣氛是師生互動的產物,尊重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學習環(huán)境,是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前提。在交際中,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平等待人,釋放學生的精神活力,使學生思維開闊,創(chuàng)造的火花不斷迸發(fā)。
三、分工合作 展示風采
口語交際教學功夫在課前,首先要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收集資料,做足課程;第二就是平時就應該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有名字,有學習口號;第三就是小組成員要分工合作,每一個組員有相應的任務。教師還應該有了這一系列評價制度,激發(fā)學習機制。
周老師在短暫的課前十分鐘就把分組學習任務安排好了,把全班分成八個小組,如:太陽花、小蜜蜂、喇叭花、生命樹等,每個小組的學員都有任務。課堂上只見學生舉起他們的小手踴躍發(fā)言,那場面也只有在低年級才有。學生們做到了有話想說、有話敢說,周老師,你成功。
口語交際核心在“交際”,學生心動了、腦動了、手動了、口也動了,整節(jié)課學生都處在一個積極蓬勃的發(fā)言狀態(tài),他們的表達欲望非常強烈,周老師的確成功了!
當然我們呈現的這節(jié)課雖然成功了,但這不是我們的目的,拋磚引玉是想與大家共同探討如何在常態(tài)課中實施“口語交際”這才是我們孜孜不倦追求的魅力。
也許老師們在平時教學中舍不得花時間、花精力去教學“口語交際”。什么原因呢?
(一)教育考試的模式——口語沒有文字特征,無法量化,無法重復檢驗,不屬于科學知識范疇。
(二)語文教材長期以來是“文選型”,自然難有或少有口語課程的空間。硬性把口語交際課程添加進去了,其結果是口語交際屬于書面語課程并被“殖民化”漂移在語文教學邊緣的境地。
(三)更值得警醒的是——口語課程不僅邊緣化,同時也異化了,脫離言說者實際的假話、廢話充斥課堂,使成長中的童心蒙上了功利的塵埃,甚至造成了人格萎縮。
老師們,讓我們把口語交際置于與閱讀、寫作同等重要的地位,讓口語交際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領域的真正熱點。讓孩子們注重生活積累,做生活的有心人,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多聽多看,學會從周圍世界尋找有意義和價值的材料,豐富自己的“內存”,讓孩子們擁有了一個豐富的有意義的世界,我們的“口語交際”就有話可說了。
老師們,讓我們帶著思維的硬度,讓課堂沸騰;帶著思維的鞭子,讓學生震撼。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