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振榮
(東南大學 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96)
大數據時代普通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研究
侯振榮
(東南大學 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96)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現階段我國普通高校傳統(tǒng)軍事理論課教學已不能適應國防教育的發(fā)展需求。普通高校應正視挑戰(zhàn)、抓住機遇,積極推進大數據時代軍事理論課教學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大數據 普通高校 軍事理論課教學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繼云計算和互聯(lián)網之后,大數據開始進入人類視野,并不斷地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麥肯錫認為,大數據是“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傳統(tǒng)數據庫軟件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1]。大數據具有4V特征:首要特征為Volume,即數據量大;次要特征為Variety,即大數據的種類繁多;重要特征為Velocity,即大數據的實時性;基本特征為Veracity,即大數據的真實性。此外,大數據還具有Value(價值)特征,即大數據價值密度低,需要從大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數據。
目前,大數據已滲透到教育領域,對學校課程資源開發(fā)、教學模式、教師專業(yè)素質及學生學習能力等產生了重要影響。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已開始對教育大數據進行研究。2012年10月,美國教育部發(fā)表《通過教育數據挖掘和學習分析促進教與學》報告,分析大數據時代教育所面臨的挑戰(zhàn)與發(fā)展趨勢。作為教育大數據的產物,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在國外迅速發(fā)展并滲透到我國教育領域。
(一)軍事理論MOOC將席卷全國高校。大數據時代,學生熱衷于通過網絡平臺探索新知、獲取新知。傳統(tǒng)的“以軍事教師為中心、以軍事理論教材為中心、以教室為中心”的軍事理論課教學已不能滿足大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軍事理論MOOC以學生為中心,豐富的課程內容,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或地點自主學習。軍事理論MOOC將席卷全國高校,成為大數據時代普通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趨勢。
(二)高校間在線課程聯(lián)盟將會出現并迅猛發(fā)展。雅斯貝爾斯認為:“當大學成員彼此之間謹小慎微地斷絕來往的時候,當交流變成僅僅是一種社交禮節(jié)的時候,當實質的精神聯(lián)系被日常的俗套弄得模糊不清的時候,大學的精神生活就要開始走下坡路了”。[2]大數據時代,高校間軍事理論課在線聯(lián)盟將會出現并迅猛發(fā)展,大學生可以通過高校間在線課程平臺,分享國防教育動態(tài)、討論國內外戰(zhàn)略環(huán)境與交流軍事理論課學習心得。
(三)普通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的社區(qū)化發(fā)展。大學的功能不僅僅是傳播知識、進行科學研究,還包括服務社會。高校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國家培育大量高素質后備人才的重任。大數據時代,普通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的社區(qū)化發(fā)展將成為一種趨勢。高校和社區(qū)將共同開發(fā)國防教育資源,組織全國性或區(qū)域性國防活動類的各種競賽,包括國防知識競賽、長途拉練、定向運動與野外生存競賽等活動。
(一)傳統(tǒng)課堂教學面臨開放性教學的挑戰(zhàn)。大數據時代,開放式教學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產生巨大沖擊。開放性教學打破封閉式課堂教學環(huán)境,其知識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針對學生個性特點。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軍事理論MOOC平臺,與在線教師“一對一”學習、交流、討論。同時,開放性教學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一方面,它要求學生掌握時間管理策略,使學生學會高效利用碎片化時間,另一方面,學生完成一定階段的學習任務之后,才可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中,以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的參與度。
(二)教師有限教學資源面臨大數據多元化挑戰(zhàn)。課程資源是指富有教育價值、能夠轉化為學校課程并服務于教育目標的各種條件的總稱[3]。大數據時代,教育數據種類繁多,高校軍事教師應注重開發(fā)和利用軍事理論課教學資源。首先,開發(fā)利用校內外教學資源,組織校內國防教育活動,利用紀念館、歷史博物館、烈士陵園等校外國防教育基地教學資源。其次,開發(fā)利用軍事理論MOOC,使之成為軍事理論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促進大數據時代軍事理論課教學的發(fā)展。最后,組建高校軍事教師教學聯(lián)盟,開發(fā)、分享、利用軍事理論課教學資源,強化軍事理論課教學效果。
(三)普通軍事課教師面臨在線教育名師的挑戰(zhàn)。國防教育師資隊伍結構是指教師隊伍成員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專業(yè)結構、學緣結構和年齡結構等要素的配置關系[4]。目前,我國普通高校國防教育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軍事教師專業(yè)素質比較低。首先,軍事教師職稱結構不合理,研究型大學中教授人數過少,不利于軍事理論科研的發(fā)展。綜合大學中講師人數較少,一般??茖W校中助教人數較少,難以適應軍事理論課教學的發(fā)展。其次,軍事教師文化程度參差不齊,主要有大專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研究生所占比例依舊很少。最后,高校軍事專職教師和年輕教師所占比例少,影響國防教育師資隊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MOOC邀請教育名師在線授課,使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教師面臨巨大挑戰(zhàn)。在專業(yè)情感方面,在線教育名師從事多年教學工作,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感。普通高校軍事教師多數是以軍事理論課教學為“職業(yè)”而非“志業(yè)”,其專業(yè)情感不夠濃厚。在專業(yè)知識方面,在線教育名師專業(yè)知識豐富,是教育活動中的引導者和促進者。然而,普通高校軍事教師多數為知識的傳遞者,其專業(yè)基礎知識薄弱,通識知識不夠豐富。在專業(yè)能力方面,在線教育名師擁有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其專業(yè)教學能力高于普通軍事教師。此外,在線教育名師善于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
(四)現有課堂學習模式面臨云媒體海量信息沖擊的挑戰(zhàn)。目前,多數高校難以保證軍事理論課規(guī)定的教學時數,現有課堂接受學習模式中,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講解,獲取信息量少,信息內容陳舊。大數據時代,學生應主動參與到課堂內外的學習中,主動探索新知,通過電視平臺或網絡平臺了解國防教育動態(tài),學習軍事理論課程知識。比如今日關注、講武堂、經典人文地理等電視節(jié)目;搜狐軍事、新浪軍事、鳳凰軍事等軍事網站;軍事理論MOOC平臺等
(一)積極參與大數據時代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和保障
大數據時代,教學資源種類繁多,MOOC作為大數據時代的產物,為高校軍事理論教學資源的開發(fā)提供了機遇。當前,以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軍事教研室為代表的南京部分高校與江蘇金智教育技術有限公司、南京喬木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fā)建設軍事理論MOOC,初步取得了一定效果。軍事理論MOOC數據量大,包含32—40課時課程,除教材基本內容外,還開設有孫子兵法導讀、現代戰(zhàn)爭剖析、軍事地形學與野外生存、軍事謀略與應用、軍事戰(zhàn)略思維與應用等內容,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需求,選擇性地進行課時教學組合。此外,軍事理論MOOC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在線學習進行有效管理,包括學生上網注冊管理、學習進度管理、學習互動管理及學習測驗管理等方面。
(二)努力促進高校國防教育師資隊伍知識結構的整合與優(yōu)化。大數據時代對高校軍事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由“課程的實施者”轉變?yōu)檎n程的開發(fā)者和建設者;由“教學的執(zhí)行者”轉變?yōu)榻虒W的反思者和改革者。
研究型大學中軍事教師的職稱結構應呈倒金字塔形,即教授、講師、助教人數依次減少;綜合性大學中軍事教師的職稱結構應呈橢圓形,教授和助教為橢圓兩端,講師占據橢圓中間;一般專科學校中軍事教師的職稱結構應呈金字塔形,即教授、講師、助教人數依次增多。普通高校應注重軍事專職教師和年輕教師的培育,為國防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三)增強大學生自主意識,提高大學生適應大數據時代的自主學習能力。美國著名哲學家杜威認為“大學的重要不在它所教的東西,而在它怎樣教和怎樣學的精神”[5]。我國多數高校軍事理論課教學過程中,教師仍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影響其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的發(fā)展。大數據時代,軍事理論課程資源數據量大、種類繁多、更新速度快、價值密度低,軍事理論課教學不僅應向大學生傳授知識,而且應增強大學生自主意識,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
(一)建立適應大數據時代需求的開放式軍事課教學模式。普通高校應改變傳統(tǒng)軍事理論課教學模式,建立適應大數據時代需求的開放式軍事課教學模式。首先,開放式的軍事理論課程教學理念。軍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軍事理論課程學習中,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國防意識與民族精神,培育其信息技術能力、搜集與整理資料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等自主學習能力。其次,開放式的軍事理論課教學組織形式。軍事理論課程教學組織形式,將不再局限于校內課堂教學,軍事理論MOOC課程教學、高校間在線課程聯(lián)盟、社區(qū)國防教育教學活動等教學組織形式,將成為大數據時代軍事理論課教學組織形式的發(fā)展趨勢。
(二)充分利用大數據時代的便利條件廣泛豐富軍事理論課程教學內容。普通高校應利用大數據時代的便利條件,開發(fā)軍事理論課程資源,豐富軍事理論課程教學內容。一方面,軍事教師可利用講武堂、經典人文地理、今日關注等視頻資源和軍事類網站,搜集、整理、提取其中的國防教育大數據,確保數據的實時性、真實性、客觀性。另一方面,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fā)展,軍事理論MOOC課程教學將席卷全國高校。因此,高校應注重軍事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邀請名師加盟軍事理論MOOC課程的制作,并加強對軍事理論MOOC課程在線學習內容的管理。
(三)徹底改革軍事理論課程評價方式服務于大數據時代軍事理論教學。我國傳統(tǒng)軍事理論課程評價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偏重對學生軍事理論課程學習結果的評價,而缺乏對大學生軍事理論課程學習過程的評價,影響了軍事理論課程教學效果。大數據時代對大學生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信息技術能力、資源管理能力、英語能力等。大數據時代,普通高校應徹底改革軍事理論課程評價方式,課程評價應關注學生的發(fā)展,使學生學會學習,培育其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1]計算機——大數據(BigData)專題報告[R].上海: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2011.
[2]卡爾·雅斯貝爾斯.大學之理念[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7:100.
[3]范雙利.高校國防教育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J].現代科學教育,2010(07).
[4]吳溫暖.高等學校國防教育[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211.
[5]楊東平.大學二十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