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平
(荊州教育學院,湖北 荊州 434001)
李白詩歌四大吟詠范疇淺析
王波平
(荊州教育學院,湖北 荊州 434001)
李白詩歌吟詠主題有四大類:飲酒、懷古、游仙和山水。飲酒詩,塑造酒徒和狂客自我形象;懷古詩,釀造深沉而微妙歷史韻味;游仙詩,創(chuàng)造瑰麗又神秘神話世界;山水詩,營造晶瑩且澄澈的清新自然。
李白詩歌 飲酒詩 懷古詩 游仙詩 山水詩
李白詩歌內(nèi)容寬廣,容量閎大,主要有飲酒、懷古、游仙和山水四類。飲酒詩,塑造自我形象;懷古詩,釀造歷史韻味;游仙詩,創(chuàng)造神話世界;山水詩,營造清新自然。
李白與酒,情致醇厚,《哭宣城善釀紀叟》可鑒;李白于酒,醇香綿厚,“會須一飲三百杯”。杜甫《飲中八仙歌》繪就太白醉酒:“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本仆郊婢呖窨鸵庵尽?/p>
(一)高超的飲酒客。醉酒,文人中流行一種現(xiàn)實的普遍性,卻屬于“在逃避中尋理解,于頹廢間求醒悟,仍然有著太多的理性”。(李澤厚)李白醉酒,在“舉杯消愁愁更愁”的同時,亦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言和“欲上青天攬明月”的壯語。詩壇并不乏及時行樂的飲酒詩,但以如此蓬勃的活力和放曠的度量向讀者述說飲酒的妙處,以李白最為,《把酒問月》、《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將進酒》等篇即是典范。在《將進酒》中詩人直呈飲酒兩大主張:一是人應飲酒以忘記世上和死亡的憂愁,二是與我同醉,不要吝惜金錢。“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狂放的激情充溢于金樽與鐘鼓之間,高超的沉醉彌漫在飲酒和行樂之中。美酒芬芳,醇醪味厚,曾吸引歷代多少遷客騷人暢懷痛飲,盡情吟詠?!岸肪葡鄪蕵?,聊厚不為薄?!保ā肚嗲嗔晟习亍罚亠嫳【疲M興歡娛,這是古詩的風味;“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短歌行》)——飲酒長歌,慨嘆時光易逝、歲月難駐,這是曹孟德的詩韻;“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保ā睹计罚O宴飲酒,慶祝出獵凱旋,這是曹子建年少時的襟懷;“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飲酒》之十四)——為酒所迷,陶然忘機,這是陶淵明杯中尋樂、悠閑自得的性情;“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保ā稘O家傲》)——遠戍邊塞,借杯中物懷念故土,又思建功立業(yè),這是范仲淹的矛盾心理;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吟酒詩超越眾家,更具特色。
特色之一,吟酒詩數(shù)量眾多,在李白全集中所占比例相當大。《鐘山語錄》引王安石的語說:(李白)“識見污下,十首九說婦人與酒。”這固然是夸張之辭,但李白吟酒詩數(shù)量不少是事實。劉熙載《藝概》將李白的詩分為“言俠、言仙、言女、言酒”四類,語雖不免偏頗,而言李白吟酒詩多則屬不虛。李白千首詩中,詩題出現(xiàn)“酒”字,以及與酒有關的“飲”、“酌”、“醉”等字的篇什,如《對酒》、《九日龍山飲》、《月下獨酌》、《春日醉起言志》等,有50余首;在詩行中涉及“酒”、“醉”等字的詩作,近240首??梢娖湟骶圃姳戎刂?。
特色之二,這類詩以多變的藝術手法表現(xiàn)豐富的思想內(nèi)容。楊載《詩法家數(shù)》云:“兵家之陣,方以為正,又復為奇;方以為奇,忽復是正,出入變化,不可紀極?!币源诵稳堇畎椎囊骶圃?,也是恰切的。李白的吟酒詩,不是用濃墨重彩渲染酒的形、色、味,而是側重于言情述志,寫詩人本人與他人的狂歡痛飲,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用心。有的于詩題著上“酒”或“醉”之類的字,詩里卻不著一字,于詩外虛寫之,如《銅官山醉后絕句》;有的在詩中以一句或數(shù)句加以概述,如《江行寄遠》、《餞校書叔云》、《金陵鳳凰臺置酒》;有的在全篇中鋪陳開來,如《襄陽歌》、《將進酒》等,而像《月下獨酌》、《待酒不至》等篇,幾乎無一句不與酒有關,重重疊疊詠吟酒。
(二)失意的孤獨者?!肮艁硎ベt多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是這一理論的積極推行者和忠實實踐者。獨坐敬亭山,凝滯孤山,怎一個“靜”字受得。孤寂油然而生,卻又只得去和幽人約會飲酒,有《山中與幽人對酌》,詩歌乃興會淋漓之作,酌者是隱居高雅之士,喝酒是恣情縱飲之醉,風度是超凡脫俗之興。他只能以酒為飲,以酒為友,塑造“酒徒”和“狂客”的標準形象?!对孪陋氉盟氖住て湟弧罚瑒t敘寫了酒之狂與興之高。李白導演了一幕唐代荒誕劇。背景:花間;道具:一壺酒;角色:我;動作:獨酌;劇名定名為:月飲圖。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有無限的凄涼。
李白的懷古詩,稱道歷史人物,獲取行為準則,觸摸歷史事件,體味生活辛酸,審視歷史生活,感悟人世滄桑。
(一)稱道歷史人物,獲取行為準則。歌詠政客與游俠,有“功成身退”的魯仲連、“高揖漢天子”的嚴子陵、“頗懷拯物情”的諸葛亮和“起來濟蒼生”的謝安,以及“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的侯嬴和朱亥,都是詩人理想和性格的化身。這些歷史人物風神與詩人酷似,如《古風》(齊有儻倜生),歌詠磊落高傲的魯仲連,生動地傳寫了李白瀟灑倜儻的神氣。現(xiàn)實不如意,只能遙想,如《夜泊牛渚懷古》,“空憶謝將軍”。詩人由眼前的牛渚秋夜聯(lián)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現(xiàn)實,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的感慨。“不可聞”回應“空憶”,寓含著世無知音的深沉感喟。
(二)觸摸歷史事件,體味生活辛酸。李白樂府詩沿用樂府題,或用其本意,或另出新意,皆能盡擬古之妙。一是借古題寫現(xiàn)實,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如《丁督護歌》、《出自薊北門行》、《俠客行》等,均屬于緣事而發(fā)之作,表達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寄托。一是用古題寫己懷,因舊題樂府蘊涵的主題和曲名本事,觸發(fā)作者的感觸和聯(lián)想,借之抒寫自己的情懷?!妒竦离y》古辭寓有功業(yè)難成之意,詩人再三吁嗟“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極力渲染蜀道高峰絕壁、萬壑轉石之艱難險阻,也是詩人于世道艱險的體認的寫照?!秾⑦M酒》舊題含有以飲酒放歌為言之意,詩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壯氣概,將及時行樂的狂歡抒寫得激情澎湃?!缎新冯y》古題寓意明確,“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喟正道出了詩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睦硐胝雇?。
(三)審視歷史生活,感悟人世滄桑。李白詠史詩起始于歷史之具體人事,其指向不在于對一生死存亡的玄思,而是對歷史、現(xiàn)實經(jīng)驗的體認,其價值在于審視歷史生活,感悟人世滄桑。如《越中覽古》,感慨昔時的繁盛與今日的凄涼,對比鮮明。又如《蘇臺覽古》,柳色青青,年年如舊,又歲歲常新,以“新”與“舊”,襯托人事變幻無常?!稙鯒访枥L人事歡樂難繼、好夢不長。在西施傳說的簡單艷情表面和復雜悲劇意義之間,存在一種張力,這也是此詩被賀知章譽為“可以泣鬼神”的魅力所在。
李白一生熱衷游山玩水,尋仙訪道,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留下了為數(shù)不少的游仙詩。
(一)仙化山水,營造縹緲,表達求仙訪道的景仰。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當推《游泰山六首》,這六首詩,幾乎每一首都有神仙境界的描寫。蓬瀛、金銀臺、玉女、九垓及流霞杯,這是多么美妙的境界。神奇美妙、光彩奪目且引人入勝,非常吻合詩人崇道信神、尋仙訪道的心理。又如《清平調(diào)詞三首·其一》,玉山、瑤臺、霓裳、羽衣、月色、春風,此景惟有仙界有,人間那得幾處見。蟾宮閬苑,閉月羞花;語語濃艷,字字流葩。
(二)美化仙境,暗斥現(xiàn)實,抒發(fā)懷才不遇的憂憤?!段魃仙徎ㄉ健泛苣苷f明問題。此詩首先描繪了一個神奇美妙的神仙世界。這是多么快意的神仙世界。高蹈塵外,潔凈美好,令人神往。正當“我”飛向太空,俯視人間時,看到卻是生靈涂炭,血流遍野。詩人意在將美好潔凈的仙境和血腥污穢的人間進行對比,表現(xiàn)出詩人對叛亂者的無比憎惡,對人民的深切同情,對豺狼當?shù)赖暮诎惮F(xiàn)實的批判。顯然,詩歌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針對性。
(三)想象夸飾,神化仙境,表達自由灑脫的心聲。《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一個輝煌燦爛的洞天福地出現(xiàn)在詩人面前。詩人置身其中,與群仙聯(lián)歡,與神靈默會,忘卻了世俗的名僵利鎖、詭詐心機,褪盡了人間的污穢濁臭、私心雜念,盡情享受人間沒有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覺“世間行樂亦如此”,才敢于高呼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新顏”的心聲。
李白一生的大半歲月是在隱逸漫游中度過的,漫游名山大川,“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營造清新自然的山水世界。
李白有不少短小精美的山水詩作,山水具體形象不一,自然清新一致。一如《清溪行》寫清溪感受,將水作明鏡,山作屏風,以清水秀山為家。謫仙清心自在,怡然自適,合乎理想,恰同仙境。又如《獨坐敬亭山》,鳥兒飛盡,一朵白云悠然離去,始終相伴一起的只有詩人和敬亭山,所以“相看兩不厭”;將山擬人,人同山,詩人與山峰可親近,有心與無生相知音。再如《望天門山》“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早發(fā)白帝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等,皆觀念上把大自然與自我混同一體,視萬物為同類,或一起興奮鼓舞,或以為留難阻擋,山水形象可親可感,自然親切。
[1]郁賢皓.李白選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葛曉音.唐詩宋詞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3]宇文所安.賈晉華,譯.盛唐詩[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4.
[4]葉嘉瑩.葉嘉瑩說初盛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