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泰山
摘要:把握命題的特點、掌握復習的策略、牢記答題的原則,是保證提高復習的質量與效益、保證在考場上取得好成績的先決條件。本文主要探討中考數(shù)學復習的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中考 ? 數(shù)學復習 ? 方法 ? 策略
一、弄清命題特點
1.數(shù)與代數(shù)式。規(guī)律意識類的試題仍然是主流。因為這類試題不僅能幫助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進行主動而自覺的探索,而且能讓學生在主動而自覺的探索過程中更好地理解代數(shù)式的意義和作用,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此外,這類試題近些年來在各地的中考數(shù)學試題中都有所體現(xiàn)。
2.幾何證明題。試題難度會有所降低,且將以往的以論證為主變?yōu)橐园l(fā)現(xiàn)、猜測、探究為主。因為這類試題能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從最為常見的幾何圖形中提出問題,并通過對問題的探索,進而發(fā)現(xiàn)和掌握數(shù)學規(guī)律。
3.代數(shù)計算題。試題對運算能力的要求有所降低,計算量都不大。近些年來隨著計算機的日漸普及,在代數(shù)計算方面,尤其是那些比較繁、難的計算題目,幾乎就沒有出現(xiàn),有時即使出現(xiàn)一點,計算量都很小。
4.最具熱點題最具熱點的試題將成為命題的方向,如考查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試題。因為這類試題具有開放性、探究性的特點,能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所以,增加創(chuàng)新題型,突出試題的開放性和探究性,會成為今年中考數(shù)學命題的最具熱點的問題之一。
5.情境創(chuàng)設題。情境題關注實際生活,重視課題學習,它所重視的是打破了對知識本身的考查的局限,注重假設一個較為新穎的情境,考查的是學生在這一新穎而具體的情境中,如何靈活地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所以,這類題目仍然不可忽視。
二、掌握復習策略
1.要教會學生獨立思考。在復習中,要讓學生不要過多依賴教師和同學,不要一碰到不會做的題目就向教師或同學請教,要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要留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實踐證明,教師講的和與同學討論的題較容易忘記,而通過自己思考做出的題、尤其是自己做錯后又通過獨立思考而改正的題印象最深、記得最牢。
2.要讓學生精選精做。在復習中,要告訴學生不但要做一定量的習題,而且必須講求做題的質量,做到精選精做。要慎重對待的題有三類:(1)教師精心組合的題;(2)平時自己較為害怕的題;(3)平時練習中容易出錯的題。對這三類題,學生必須做到一題多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生通過精做這三類題,要從中有所思、有所悟,要思出方法,要悟出規(guī)律;要思出道理,要悟出靈感。如此,學生就能在解題的同時,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提高、有所創(chuàng)新。
3.要讓學生建備忘錄。在復習中,學生千萬別忘記給自己一個備忘錄,在這里要隨時記下那些典型的題解,記下那些疑難、易錯、易忘和暫時不能解決的問題,以備在日常的學習中進行解決。學生要經常翻閱備忘錄,經常反思解題中的錯誤,這樣,就不難讓自己的弱項變強項,劣勢變優(yōu)勢。
4.要注重讓學生體會和歸納思想方法。因為屢年的中考數(shù)學試題特別重視考查數(shù)學思想與方法,所以,在復習中,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對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體會與歸納。比如,初中數(shù)學中最常用的配方法、換元法、待定系數(shù)法、觀察法等基本方法和最常用的函數(shù)思想、數(shù)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化歸思想等數(shù)學思想。只要我們將這些數(shù)學思想與方法有意識、有目的、適時地參透在復習中,并讓學生有效地利用其解決相關的問題,就一定能提高復習的效率與效果。
三、牢記答題原則
學生在解題時,面對整套試題的結構,要按照自己的基本功底和解題習慣,講究一定的解題策略,比如,選擇“八大”戰(zhàn)術原則,就能達到最佳的答題效果。
1.先易后難,但不“見難就推”。教師要告訴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先做比較容易的、簡單的題,后做較為難解的、復雜的題。但需要注意,不能“見難就推”,因為這樣不僅會影響解題情緒,而且會給后面留有太多的問題,使時間不夠用。
2.先小后大,但務必“快而準”。教師要告訴學生先做信息量少、計算量小、容易把握的題目,做這樣的題目時要“快而準”,目的是為解答后面的大而難的題目爭取更多時間。
3.先高后低,但勿忘“分段得分”。教師要告訴學生在考試后半段時間里,注意時間效益,如果兩題都會解答,就先做分數(shù)高的題目;如果兩題都有難度,就先從高分的題目開始,采用“分段得分”策略。這樣就能在時間不足的情況下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得分。
4.先點后面,但不忘步步為營。教師要告訴學生在近些年的中考數(shù)學試題中呈現(xiàn)出為數(shù)不少的多問漸難式的梯度題,在解答這一類試題時,一氣審到底又很困難,此時,我們不妨走一步解決一步,也許前面解決的問題就恰恰為后面的問題提供了思想基礎和解題條件。這樣步步為營,由點到面,有時會出現(xiàn)“柳暗花明”的豁然開朗。
5.先熟后生,以保持情緒穩(wěn)定。通過解題前通覽全卷,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積極的因素,但是也會看到一些對自己來說較難的題目。教師要告訴學生對于后者,我們也不要驚惶失措,我們應該想到試題偏難對大家來說都難。一旦有了這種心理暗示,學生情緒就能穩(wěn)定。通覽并把握全卷后,要堅決執(zhí)行“先熟后生”的策略。如此,在迅速地拿下熟題的同時,也能夠讓我們的思維更加流暢,流暢的思維又常常使人超常發(fā)揮,這樣,便能達到順利地拿下中高檔題的目的。
6.先同后異,確保單位時間效益。教師要告訴學生在大順序不變的前提下,我們考慮難題時,要先按照題目的大類進行區(qū)分,然后把相同類型的題目放在一起進行思考,因為這些題目所用到的知識點可能相對比較集中,所以在思考時就比較容易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效益。
7.一慢一快,確保答題準而快。這里的“慢”是指審題要慢而仔細,“快”是指解題要快而準確。一道題的題目本身包含了這道題目的全部信息源。所以,告訴學生在審題時,千萬要逐字逐句地看仔細,務必從題目的語法結構、邏輯關系、數(shù)學含義等方面弄清題意,有一些條件是隱含在字里行間的,只有仔細審題,才會發(fā)現(xiàn),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收集更多的信息,為答題的快而準提供保障。解題思路一旦明晰,解題方法便找到了。解題時要簡明扼要,快速規(guī)范,準確無誤,但千萬別忘踩到得分點。
8.學會放棄,騰出更多答題時間。在中考數(shù)學試題中,有好多題目難且復雜,說不會,也懂一些,但又不全理解,有時試圖在上面有所突破,但可能糾纏許久也沒有結果。對這樣的題目,教師要告訴學生,如果時間允許,盡可以糾纏,但是時間有限,就要懂得放棄,以免在這一題目上糾纏而耽誤了后面的題目的解答,要知道,放棄也是一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