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友青
廣東省海豐縣彭湃紀念醫(yī)院兒科,廣東海豐516400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導致的傳染病,多發(fā)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近年來我國多個省份有手足口病爆發(fā)流行,并且有重癥病例出現(xiàn),患兒出現(xiàn)循環(huán)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多個系統(tǒng)并發(fā)癥,個別病例還進展迅速,迅速發(fā)展為難治性心力衰竭、肺出血等而死亡[1-3]。積極診治重癥手足口病對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義。人血丙種球蛋白是從健康人血中提取的制劑,其中含有正常人血中存在的多種抗體[4]。有研究報道其用于重癥手足口病的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們通過比較不同劑量人血丙種球蛋白用于治療重癥手足口病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2011年6月~2014年9月在我院治療的重癥手足口病患兒8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婦科重癥手足口病的診斷標準。男48例,女32例,年齡8個月~6歲。隨機將患者分為4組。第1組男13例,女7例;第2組男12例,女8例;第3組男11例,女9例;第4組男12例,女8例。四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4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傳染病隔離,營養(yǎng)支持治療,皮膚口腔護理,抗病毒治療,預防繼發(fā)感染等,并給予對癥支持治療。第1組、第2組以及第3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人血丙種球蛋白(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S10970033)治療。第1組劑量 1g/(kg·d),第 2 組 0.5g/(kg·d),第 3 組 0.2g/(kg·d),連用2~3d。第4組不加用人血病種球帶白治療。
表1 四組一般資料比較
表2 四組臨床療效比較(± s)
表2 四組臨床療效比較(± s)
組別 n 發(fā)熱緩解時間(d) 皮疹消失時間(d) 治愈時間(d) 住院費用(元)第1組 20 4.7±1.3 6.1±1.6 6.8±1.3 4158±183第2組 20 4.8±1.6 5.9±1.4 6.7±1.4 3372±147第3組 20 5.1±1.4 6.3±1.5 7.1±1.8 2582±156第4組 20 6.9±1.1 6.2±1.4 8.7±1.5 2124±142 F 11.459 0.267 7.608 644.600 P<0.05 >0.05 <0.05 <0.05
比較兩組患者平均發(fā)熱緩解時間、皮疹消失時間、治愈時間以及住院費用。治愈為體征恢復正常,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治療10d后復查腦脊液異常及腦電圖異?;颊叩哪X脊液及腦電圖。
采用SPSS12.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組納入研究的患者均完成治療,并全部治愈,治愈率達100%。4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見表2。4組皮疹消失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第1組、第2組以及第3組發(fā)熱緩解時間、治愈時間均顯著早于第4組(P<0.05),而第1、2、3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第1組住院費用最高,顯著高于第2、3、4組(P<0.05或P<0.01)。見表2。
治療后患者腦脊液異?;颊叩?組93.75%(15/16),第 2組 92.86%(13/14),第 3組93.33%(14/15),第4組87.50%(14/16)恢復正常;腦電圖異常的患者,第1組和第2組均恢復正常,第3組75.00%(3/4)恢復正常,第4組83.33%(5/6)恢復正常。各組間治療后腦脊液及腦電圖異常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腦脊液及腦電圖異?;颊邚筒榻Y果[n(%)]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較多,以柯薩奇病毒A16型以及腸道病毒71型最常見,手足口病病程大多在1周左右自由,但是也有部分患兒發(fā)生肺水腫、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并發(fā)癥,發(fā)展為重癥手足口病,甚至個別患兒病情發(fā)展迅速,發(fā)病后出現(xiàn)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循環(huán)障礙、肺水腫等,極少數(shù)病情危重,導致死亡。本次研究中,納入研究的80例重癥患者,75例出現(xiàn)腦脊液異常,18例出現(xiàn)腦電圖異常。神經(jīng)系統(tǒng)異??沙霈F(xiàn)肢體抖動,本次研究中80例患者65例患者出現(xiàn)肢體抖動。
人血丙種球蛋白含有正常人血中的多種抗體,能夠對抗多種病毒,臨床上人血丙種球蛋白注射液的用途較廣,也可用于危重病癥的輔助治療。人血丙種球蛋白注射液能夠為患兒提供大量的特異性抗體,并且還能夠阻斷免疫病理的損傷,緩解病毒性腦炎顱內(nèi)高壓的癥狀,從而減輕腦損傷,預防多臟器功能衰竭的發(fā)生,縮短患者的病程[5-6]。目前,學界公認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重癥手足口病的有確切的療效。吳華峰等[7]研究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手足口病并發(fā)病毒性腦炎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與常規(guī)治療比較,加用丙種球蛋白的患者退熱時間、皮疹消退時間及驚厥控制時間、住院時間均有顯著縮短,并且并不顯著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后,血漿中的丙種球蛋白可迅速升高,大約在23~28d恢復到原來血漿的水平[8-10]。兒童通常免疫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成熟,而大量輸注丙種球蛋白,是否會干擾患兒的免疫系統(tǒng)還不十分明確[11-15]。
本次研究比較了不同劑量人血丙種球蛋白用于輔助治療重癥手足口病,結果顯示加用人血丙種球蛋白的患者發(fā)熱緩解時間、治愈時間均顯著早于常規(guī)治療的患兒,而加用不同劑量人血丙種球蛋白的患兒三組間的發(fā)熱緩解時間、治愈時間均沒有顯著差異,說明較低劑量的人血丙種球蛋白輔助治療重癥手足口病,可以達到和中高劑量相似的臨床效果,并且患兒的住院費更低。
綜上所述,重癥手足口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人血丙種球蛋白治療,能夠促進患兒的恢復,而低劑量丙種球蛋白能夠達到和中高劑量相似的臨床效果,并且能夠降低住院費用。
[1]譚麗琴.兒童重癥手足口病的臨床分析及危險因素探究 [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3(8):1441-1443.
[2]吳成久.重癥手足口病危險因素分析[J].傳染病信息,2014,27(4):229-232.
[3]韋佩儉.手足口病臨床防治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12(11):153-156.
[4]李冰.甲基強的松龍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重癥手足口病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4(16):70-71.
[5]廖亦男,羅如平,劉靜.IVIG對重癥手足口病患兒血清hs-CRP、IL-6水平的影響[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4,31(7):1414-1415.
[6]湯泗玲.喜炎平注射液聯(lián)合丙種球蛋白治療重癥手足口病療效觀察[J].中國處方藥,2014,12(5):64.
[7]吳華峰,萬志軍,劉立亞,等.丙種球蛋白與干擾素治療手足口病并發(fā)病毒性腦炎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21(20):3127-3128.
[8]田茂強,張?zhí)?大劑量丙種球蛋白與甲基潑尼松龍在重癥手足口病的早期應用[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4,6(2):156-157.
[9]張潔妍.觀察丙種球蛋白(IVIG)治療嬰幼兒重癥手足口病的效果[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3,12(5):136-137.
[10]周玲,唐曉燕,楊山.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川崎病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8):9-10.
[11 朱俊芳 .丙種球蛋白治療川崎病療效觀察[J].吉林醫(yī)學, 2014,35(9):1899.
[12]趙志凌.丙種球蛋白肌內(nèi)注射佐治嬰幼兒支氣管肺炎 [J].吉林醫(yī)學,2014,35(22):4948-4949.
[13]吳昌賢,邢瓊娜.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對重癥肺炎患兒免疫功能的影響[J].西南國防醫(yī)藥, 2014,24(6):615-617.
[14]阮春艷,陳積.地塞米松和丙種球蛋白治療重癥手足口病的臨床效果[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6(4):887-888.
[15]陳健青,蔡清,夏國波.大劑量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甲潑尼龍治療小兒手足口病合并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臨床觀察[J].現(xiàn)代醫(yī)院,2014,14(1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