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話題】堅持 勿以善小而不為 敬業(yè)
人物時事速遞>>
70后的謝舒明和80后的彭龍是武漢公交集團四公司修理廠的普通員工,自2014年4月開始,為從源頭上消除車輛扎胎隱患,他們利用休息時間,掄起30斤重的鐵錘,穿行在城市滾滾車流中,義務上街錘釘,一干就是大半年,清除路釘數(shù)百枚,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錘釘兄弟”。他們的事跡經(jīng)媒體報道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眾多網(wǎng)友留言點贊。2015年1月,謝舒明、彭龍榮登“中國好人榜”。
人物素描1 除“眼中釘”成“低頭族”
從2012年開始,武漢全面進入建設密集期,施工方常用路釘固定幾塊鋼板,覆蓋坑洼以便通行。車輛長時間碾軋使鋼板移位,或者施工結(jié)束后疏漏,路面凸出的路釘便成為過往車輛的“噩夢”。近兩年來公交輪胎被扎的明顯增多,彭龍所在的修胎車間每天搶修近50條輪胎。謝舒明說:“路釘要睜大眼睛找,現(xiàn)在走路都成‘低頭族,遇到‘眼中釘就盤算著怎么錘掉?!?/p>
人物素描2 步行百公里貴在堅持
起初,知情的同事不多。有幾次,他們還因為尋覓路釘而耽誤了上班時間,被領導狠狠訓斥。一些車主認為他倆占道阻礙交通,冷眼相待,甚至貼身加速駛過。后來,他倆向公司提出建議,這時,“錘釘兄弟”的義務付出,才被單位上下知曉。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并形成了一條流水線:司機發(fā)現(xiàn)問題、反饋問題、發(fā)布問題提醒其他司機、“錘釘兄弟”出馬消除隱患。謝舒明說:“只要知道哪兒有路釘,我們就會去錘釘,一時錘不完,也要堅持。如果有一天,路上沒有我們需要捶打的釘子了,那才更好。”
【考場仿真試題】請以“堅持”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謝舒明和彭龍,這兩名公交公司的普通員工,為了減少輪胎的磨損,他們在業(yè)余時間義務上街錘釘。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信誓旦旦,而只是用堅持證明了行動的意義。堅持,讓我們看到了他們身上體現(xiàn)出的主人翁意識;堅持,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努力與奉獻;堅持,更讓他們贏得了大家的尊重與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