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高峰
在倫敦乘地鐵,有兩大意外:一是票價挺貴,單程就要4 英鎊,不要說國外游客,對于人均年收入5萬英鎊的當?shù)厝藖碚f,這樣的公交成本也算不菲;另一個意外是倫敦地鐵里居然沒有手機信號。漫長的旅程中無事可做,讓我這個患有手機依賴癥的“低頭族”,頗感不適應(yīng)。
倫敦地鐵沒有手機信號,顯然不是技術(shù)原因,這里可是全世界地鐵的鼻祖,至今已經(jīng)有151年歷史的倫敦地鐵,是世界上第一條載客地鐵線路。目前倫敦已建成總長400多公里的地鐵網(wǎng),這張古老的地鐵網(wǎng)絡(luò),從服務(wù)來說還算不錯,換乘方便,提醒到位,進站時還能隨手領(lǐng)到詳細的線路地圖。
但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始終不提供手機信號,這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倫敦人有意拒絕手機信號進入地鐵,此前一家英國電訊網(wǎng)站做過一份民意調(diào)查,在1094名倫敦群眾中,有76%的人反對地鐵內(nèi)覆蓋手機信號,其中有14%的人直言,不想在地鐵里聽到別人嚷嚷著打手機的聲音。
因此倫敦地鐵的最大特點就是安靜:大多數(shù)乘客不是拿著書籍或報紙在閱讀,就是戴著耳機靜靜地聽著音樂,或者僅是坐在那里發(fā)發(fā)呆,幾乎只有地鐵運轉(zhuǎn)的轟鳴聲,連交談的聲音都很少聽見。
地鐵里沒有手機信號是一種耐人尋味的選擇,它折射出都市人對短暫抽離忙碌生活的渴望,在這座超級城市的地下,在飛馳的地鐵中思考一下人生,也算一種愜意。
【素材運用】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qū),地鐵與手機似乎順理成章地成了最好的搭檔,一眼望去,幾乎沒有人不捧著一部手機,在倫敦卻不然,76%的倫敦市民反對地鐵內(nèi)覆蓋手機信號。因為他們希望在紛繁的世界里尋求一份寧靜。細想也是,當電子產(chǎn)品空降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再尋求一份寧靜是多么迫切而奢侈的事。
【速用名言】
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時代軍事家諸葛亮
2.你/一會看我/一會看云/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云時很近?!袊敶娙?顧城
【適用話題】心靈凈土;低頭族;人際關(guān)系;科技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