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泉 魯群 花衛(wèi)華 劉照亭
摘要:為了探討微貯稻草與青貯玉米秸稈的制作方法,對比其營養(yǎng)成分、山羊采食情況、山羊增質量以及效益,選用收割好的田間稻草、蠟熟前期的鮮玉米秸稈分別進行微貯、青貯;選用3月齡徐淮山羊10頭,分為2組,分別飼喂微貯稻草、青貯玉米秸稈,飼養(yǎng)時間為30 d。結果表明:青貯玉米秸稈的營養(yǎng)成分高于微貯稻草;山羊對青貯玉米秸稈的利用率高于微貯稻草;飼喂青貯玉米秸稈的增質量效果優(yōu)于微貯稻草;微貯稻草的成本收益優(yōu)于青貯玉米秸稈。
關鍵詞:微貯稻草;青貯玉米秸稈;利用率;日增質量;效益
中圖分類號: S827.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7-0236-02
秸稈微貯技術即在農作物秸稈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株,在密閉厭氧條件下,促進秸稈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分解,從而改善秸稈的適口性,提高消化率并增加營養(yǎng)。青貯玉米秸稈即切斷新鮮玉米植株,填入密閉的青貯窯中,經微生物發(fā)酵作用,調制成營養(yǎng)豐富并具特殊香味的多汁飼料。本試驗研究秸稈微貯寶發(fā)酵稻草、玉米秸稈青貯對秸稈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并將微貯稻草、青貯玉米秸稈對山羊的飼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為飼料的制作提供理論參考。
1 微貯稻草
1.1 材料
有機水稻秸稈樣品(采自鎮(zhèn)江市農科院磨盤園);秸稈微貯寶(武漢華巨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產品);地下式微貯窖(長15 m、寬2.5 m、深1.2 m)。
1.2 處理方法及步驟[1]
1.2.1 菌液的配制 將菌種液倒入充分溶解的0.6%~08%食鹽水中并拌勻。水、鹽、菌的比例為:1 500 ∶(6~8) ∶0.05。
1.2.2 稻草處理 將新鮮稻草用鍘草機鍘短,長度 5 cm 左右。
1.2.3 秸稈入窖 窖底先放置厚度為20~30 cm的稻草,均勻噴灑菌液并反復翻攪,待水完全濕透秸稈后壓實,再鋪厚度為20~30 cm的稻草,如此反復。
1.2.4 封窖 當秸稈高出窖口30~40 cm時,在最上層均勻撒上食鹽,確保微貯秸稈上部不發(fā)生霉變,壓實后蓋上塑料膜,于膜上蓋20~30 cm高的稻草,并覆土10~15 cm密封,使其與空氣隔絕,保持微貯窖處于厭氧狀態(tài)。
2 青貯玉米秸稈
2.1 材料
蠟熟前期玉米秸稈(采自鎮(zhèn)江市農科院磨盤園);半地下式混凝土青貯窖(長30 m、寬6 m、深4 m)。
2.2 處理方法及步驟[2]
2.2.1 收集原料 人工收割蠟熟前期的鮮玉米秸稈,使用拖拉機運至青貯窖旁。
2.2.2 秸稈切短 在青貯窖旁將玉米秸稈用鍘草機鍘至 5 cm 長左右。
2.2.3 秸稈入窖 玉米秸稈鍘碎后立即裝入青貯窖,邊裝邊壓實,每裝約50 cm厚時,根據(jù)質量撒0.3%食鹽。
2.2.4 封窖 當秸稈高出窖口約50 cm時覆蓋1層稻草,稻草上蓋塑料薄膜密封,薄膜上再蓋20~25 cm厚的土并壓實,1個月后即可使用。
3 不同飼料物理特征及營養(yǎng)成分對比
3.1 微貯稻草的物理特征
通過15 d的微貯后,稻草呈暗黃色,略帶綠,呈酸香味,無任何不良氣味,干濕均勻,松散柔軟,無霉變。
3.2 青貯玉米秸稈的物理特征
青貯玉米秸稈莖黃葉綠,葉脈清晰可見,呈酸香味,觸感松散柔軟,無霉變。
3.3 營養(yǎng)成分變化
采用相應方法分別測定各營養(yǎng)成分指標[3]:吸附水(高溫加熱法)、粗蛋白質(凱氏定氮法)、粗纖維(酸堿法)、粗脂肪(索氏抽提法)、粗灰分(高溫灼燒法)、無氮浸出物(計算法)。
分析15 d后的微貯稻草樣品、30 d后的青貯玉米秸稈樣品可知:與處理前相比,微貯稻草、青貯玉米秸稈的粗蛋質白分別提高110、0.83百分點;粗脂肪分別提高0.19、0.10百分點;無氮浸出物分別提高10.72、5.21百分點;粗纖維分別下降1053、2.23百分點;粗灰分分別下降2.91、2.62百分點。2種處理的吸附水指標有不同變化:微貯稻草提高1.43百分點;青貯玉米秸稈下降1.29百分點(表1)。總體來看,2種處理對飼料的營養(yǎng)水平和適口性均有明顯提高。
4 飼喂試驗
試驗在鎮(zhèn)江市農科院種羊場進行,采用3月齡徐淮山羊,體質量在15.00~21.05 kg。將其分為a、b共2組,每組10只,公、母各5只。a組飼喂青貯玉米秸稈;b組飼喂微貯稻草。每只羊補精料0.1 kg/d,精料配方為:玉米50%、麩皮25%、豆粕20%、食鹽1%、磷酸氫鈣2%、添加劑2%。試驗時間為30 d。
4.1 不同飼料的利用率
由表2可知,山羊對不同飼料的利用率有差異,對青貯玉米秸稈的利用率高出微貯稻草14.45百分點。
表2 徐淮山羊對不同飼料的利用率
組別30 d喂料量(kg)30 d剩料量(kg)利用率(%)
a組(青貯玉米秸稈)663.5060.8090.84
b組(微貯稻草)573.57135.4176.39
4.2 飼喂不同飼料對山羊日增質量的影響比較
由表3可知,飼喂青貯玉米秸稈、微貯稻草的徐淮山羊日增質量分別為112.67、98.33 g,飼喂青貯玉米秸稈的日增質量高于飼喂微貯稻草14.34 g,主要原因為青貯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略高,適口性好。
5 效益對比
制作1 t青貯玉米秸稈成本約210元,其中玉米秸稈140元、人工費50元、運輸費10元、其他費用10元。制作1 t微貯稻草成本約180元,其中稻草100元、人工費40元、菌液20元、運輸費15元、其他費用5元。微貯稻草的成本比青貯玉米秸稈低30元/t。
活羊收購價為40元/kg,飼喂青貯玉米秸稈30 d增質量為338 kg,增加收益135.2元;飼喂微貯稻草30 d增質量為 2.95 kg,增加收益118.0元。飼喂微貯稻草的收益比青貯玉米秸稈低17.2元。
青貯玉米秸稈的成本收益比為10.30%,微貯稻草為875%,可見微貯稻草的效益好于青貯玉米秸稈(表4)。
表4 飼喂青貯玉米秸稈與微貯稻草的效益對比
組別用料量(kg/只)飼料價格(元/kg)30 d飼料成本(元/只)30 d增質量(kg/只)增加收益(元/只)成本收益比(%)
a組(青貯玉米秸稈)66.350.2113.933.38135.210.30
b組(微貯稻草)57.360.1810.322.95118.08.75
6 結論
通過試驗可知:相比之下,青貯玉米秸稈的營養(yǎng)價值更高、適口性更好、羊日增質量更優(yōu),但其效益卻小于微貯稻草。且青貯玉米秸稈的制作受季節(jié)限制,而微貯稻草隨時都可制作。因此在水稻種植面積較大的地區(qū),利用微貯稻草進行養(yǎng)殖較為經濟適用。多年以來,農戶的秸稈資源被白白浪費,收集利用秸稈資源,并根據(jù)自身養(yǎng)殖規(guī)模、成本投入等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飼料加工方法,可有效提高畜牧業(yè)的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齊 廣,武迎紅. 秸稈微貯飼料的制作技術[J]. 飼料研究,2006(9):37-38.
[2]劉亞柏,儲國良,花衛(wèi)華,等. 玉米秸稈飼料飼喂羊的效果研究[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08(1):179-180.
[3]楊 鳳. 動物營養(yǎng)學[M]. 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