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凡
【摘 要】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技工教育中提到一體化教學,本文針對電子技術課程中《電子技術基礎》理論課和《電子技能實訓》課程的關系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及改革的設想,針對目前這兩門課在教學上的弊端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考核方式上進行改革,可以解決學生對理論知識不理解、太抽象、難記憶的問題;探討并解決對實習操作難動手、對電路不熟悉、出現(xiàn)故障不會解決、對測量數(shù)據無所知的問題,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動手能力,更能夠提高就業(yè)能力。
【關鍵詞】一體化教學 ? ? 電子技術 ? ? 改革
為適應不斷發(fā)展的社會企業(yè)需要,技工教育改革也在不斷深化,改革的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職業(yè)能力,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讓他們能夠更好、更快地適應自己的崗位職能,所以對于技工學校的專業(yè)課程設置也是不斷地隨著社會的需要而不斷地創(chuàng)新。我作為從事多年的電子電工專業(yè)教學的教師,對于本專業(yè)的電子相關理論和實習課程有自己的拙見。電子技術課程包括理論和實訓兩大部分,都是由模擬電路和數(shù)字電路兩部分組成。理論方面是研究各種半導體器件的性能、各種單元電子電路的組成、工作原理、功能及應用的電子技術專業(yè)基礎課;實訓方面是研究電子電路的制作,包括電路圖的繪制、仿真、電路的焊接、制作和調試等。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和實踐可以獲得電子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提高動手能力、邏輯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可以提高使用相關電子儀器設備的能力和電子組裝工藝的水平,提高就業(yè)能力,從而成長為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操作型、技能型、實用型人才。針對此門課程,近幾年很多技工學校都在改革創(chuàng)新,筆者根據在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對此也有一些想法。
一、現(xiàn)狀分析
1.課程介紹
在技工教育中,很多學校都已經注意到了電子技術理論教學和電子技能實踐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但是一體化教學模式尚處于摸索階段,沒有形成一體化教學的系統(tǒng)體系。筆者認為,電子技術相關課程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非常強,是計算機專業(yè)、通訊專業(yè)、電子信息專業(yè)、機電類專業(yè)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基本技能,主要是以《電子技術基礎》和《電子技能實訓》這兩門課程為主導?!峨娮蛹夹g基礎》課程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如何在生產實踐中應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實踐問題。而解決“應用”的唯一途徑就是電子技能實訓,最終使學生在掌握了《電子技術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電子技能實訓》能熟練地掌握焊接技術,設計裝配圖紙,調試正確結果,記錄相關數(shù)據。
2.存在問題
現(xiàn)在的教學法中,雖然已經認識到了理論與實踐兩者之間的重要關系,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因為教學過程中課程、教師、場地的局限性而忽略了兩者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目前,仍有很多技工院校分開開設這兩門課程,而由于《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強調的是理論知識的系統(tǒng)性、完整性,在教學中就只能循序漸進地講解。這樣造成的后果是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無法通過相應的電子技能訓練課題來加以鞏固,而實訓老師在課題訓練時可能會遇到學生理論知識不足的時候,只能將涉及的相關理論知識再進行講解,學生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實訓學習。這樣既浪費了學生動手操作的時效性,又導致了理論學習的重復性,使一體化教學只能停留在宣傳的“口號”上。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技工院校教育必須引入新的系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法,從而開創(chuàng)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并在教學中不斷優(yōu)化改革,使其更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
技工教育的 “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技能”的思想已經逐漸退出現(xiàn)代技工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同時也無法適應現(xiàn)代企業(yè)對學生的要求?,F(xiàn)代技工教育要以傳授知識、技能,提高動手能力為主,讓學生在“教、學、做”三個方面有一個實實在在的“一體化”體驗。
二、改革方向
1.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由于理論知識深奧、抽象,我們要改革傳統(tǒng)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方法,充分把握技工教育對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通過改革教材、教學方法和手段,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結合項目教學,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教學。
(1)利用實物演示教學
授課老師課前根據教學課題提前做好示范電路,在電路板上直接呈現(xiàn)出所有元件的排布、連線,還可以通電調試,觀察電路使用??梢岳靡惑w化教學的方式,根據電路的原理圖從電源部分介紹元件的性能及在電路中的作用。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到原件的理論知識,同時也了解了元件在電路中的作用,以及元件在電路中的位置、連接方式。
(2)利用現(xiàn)代媒體輔助教學
目前很多教材都會提供課件光盤,將整個教材內容做成多媒體課件,網絡上還有很多專業(yè)網站制作了很多視頻課程,都可以借鑒到一體化課程中。學生在了解電路之后,自己動手操作時,對于教師的演示難免有遺漏的地方,這樣就可以通過視頻教學軟件重復播放,為教師可以留出時間進行個別指導,讓老師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程度。同時教師同樣可以通過攝錄機將學生的制作過程記錄下來,在評價反饋中展示給大家,讓學生們一同來分析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
(3)利用項目教學法、頭腦風暴法教學
處于教改前沿的機電專業(yè)一體化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有很多新教學方法應運而生。項目教學法和頭腦風暴教學法結合是目前比較新穎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處理一個項目(課題)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設置的問題是學生要掌握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內容。學生全部或部分獨立組織、安排學習行為,利用團隊解決問題,找到實施方案,制作出成果,最后進行評價反饋。這種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然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項目教學結合頭腦風暴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
(4)利用一體化教材教學
隨著一體化教學的深入改革,目前已有一些一體化教材出現(xiàn),那么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引進這些教材,同時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編制校本教材,用與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既要學習別人先進的經驗,又要吸取別人的教訓,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適應本校的教學環(huán)境、教學設備、教學師資、教學對象,適合學生所在地區(qū)企業(yè)需求的校本教材進行教學,才能獲取更有成效的教學效果。
2.注重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要體現(xiàn)技工教育的特色,關鍵在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一體化教學中更應將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技工學校教學改革的重點。教學中要以實訓課題為基礎實施教學,理論講解配合制作過程中電路原理的需要,結合當前社會上的高新技術,邀請企業(yè)優(yōu)秀的技術人員來學校給學生上課;“請進來”的同時,讓學生也能“走出去”,教學中采取“工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走進企業(yè),親身感受工廠一線是如何生產產品的,讓學生了解企業(yè)需要如何的技術人才,讓學生更早地適應社會,增強就業(yè)能力。
3.建立新的一體化教學考核模式
傳統(tǒng)的教學考核模式通常都是試卷考評,實訓課是以動手制作課件為方式,各自獨立,聯(lián)系很少。對于一體化教學模式來說,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很難適用。因此,需要建立適合一體化教學的考核模式??梢越Y合當前各級技能競賽的模式,競賽通常是考查選手操作能力的同時,還要考核學生對電路原理的理解、測量和調試數(shù)據記錄、拓展應用等。在一體化教學中同樣可以借鑒技能競賽試題模式,采用理實合一的考核方式來考查學生。
三、結束語
隨著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很多技工學校都在探索教學改革,如何體現(xiàn)出職業(yè)學校的特點,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實行適當?shù)囊惑w化教學模式。筆者在教學中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了一些看法,研究出適應技校學生的學習方式,目的是希望學生能更好地學到知識,能更快地適應企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唐云岐.電子專業(yè)技能訓練[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
[2]張夢欣.電子技術基礎(第四版)[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3]葉昌元,馮建平.行為引導型教學法[A].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技工教學研究室,2001.
[4](德)VeraMeister.劉邦禪譯.借助學習任務進行職業(yè)教育:學習任務設計指導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
[5](英)海倫·瑞恩博德,艾莉森·富勒.匡瑛譯.情境中的工作場所學習[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