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薇
(山東省淄博第十七中學)
了解是為了更好地教育。我國清代思想家魏源曾說過:“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長,不知人長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長,則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可見,教師要想把學生教好,就必須全面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認為簡單、有效的方法莫過于“溝通”。比如,通過建立學生藝術檔案,了解其中考試成績、初中畢業(yè)學校、專業(yè)指導教師等情況;通過與班主任的溝通,了解學生現在的文化學習成績情況、家庭狀況及主要優(yōu)缺點;通過與其他專業(yè)教師的溝通,了解學生的課上表現,對知識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通過與學生直接的溝通、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現狀、對事物的看法、對專業(yè)課教學上的建議等。了解是相互的,我們在了解學生的同時,也被學生所了解。通過溝通,可以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更利于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因此,我們認為,只有在知人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全面了解學生性格特點、思想狀況之后,接下來就要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點進行教育,始終本著“德為先”的原則,將德育貫穿于教學中。從大方面來講,德育在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從教學實踐出發(fā),我們認為滲透德育則要從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抓起。高一是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期,高二是鞏固期,而高三則是反復期,教師抓住這三個關鍵期,根據學生各個時期的特點進行教育,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專業(y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一味地傳授知識而忽略對學生行為習慣的要求。例如,制定琴房、舞蹈教室、音樂教室的管理制度和使用要求,規(guī)范考勤制度,強化紀律觀念等。當然,教師還要做好督促和檢查工作,并及時將檢查結果進行總結和反饋,才能使各項管理制度落到實處。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绷晳T是行為的自動化,不需要特別的意志努力,也不需要別人的監(jiān)控,在什么情況下就按什么規(guī)則去行動。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會成為支配人生的一種巨大力量。因此,在三個年級的理論課教學中,每個專業(yè)教師始終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四個習慣:高效聽課的習慣;及時復習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積極準備應考的習慣。
俗話說得好:“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蔽覀儾慌聦W生目標定得高甚至不切實際,我們怕的是學生沒有目標。沒有了目標,那我們也就永遠無法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所以,我們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有自己明確的目標。比如,理論方面,要有計劃地制訂階段學習目標;專業(yè)方面,要根據教師的要求制訂練習目標;特別是藝考前期,還要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制定明確的考試目標,使每個學生在各個學習階段都能做到有的放矢。
我們的學生從高一入學起,就根據高考要求開全、開足專業(yè)課程(如大課樂理、視唱練耳、舞蹈、小組課聲樂和鋼琴)。三年一步一個腳印走下來,使我們的學生在專業(yè)方面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容面對藝考。
在樂理、視唱練耳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專業(yè)水平參差不齊,我們的專業(yè)教師針對這一情況,按照“隱性”分組的原則,將學生分成A、B、C三個組:A組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B組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加以提高;C組實施拓展教學,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次教學,有效地提高了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
作為專業(yè)學生,光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實踐。全體音樂教師每年分聲樂、器樂、舞蹈、表演專業(yè)組織學生參加市百靈藝術節(jié)、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我校已舉辦了十屆)、每學期的學習匯報以及校內高考模擬考試等活動,邀請家長前來觀摩,與家長交流考學的科目、內容、標準、歷年來文化課分數線等,為孩子考學做到心中有數,久而久之學生家長都成為專家了。通過為學生搭建一個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在專業(yè)方面得到了相應的鍛煉,并充分調動了他們專業(yè)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高三的學生,隨著藝考的臨近,學生的學習欲望增強,專業(yè)水平飛速提高。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以級部為單位的單項匯報(聲樂、器樂、舞蹈等)增加到每周一次,效果明顯。
在藝考前夕,學生頻繁接受外界信息,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從眾心理嚴重,思想和感情起伏多變。這時班主任和專業(yè)教師就要抓住關鍵時機進行引導,當好學生的舵手,幫助他們從自身實際出發(fā)分析高考形勢,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yè)院校,使學生能夠沿著正確的航線,駛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