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滿
(重慶市北碚區(qū)柳蔭中學校)
就英語學習而言,由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孩子到初中時,英語的基礎各不相同。而且隨著學習的深入,英語知識差距會繼續(xù)存在,甚至會越來越大。鑒于這種狀況,是不是還為了升學率,而只重視成績好的學生呢?當然答案是否定的。《義務教育法》要求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fā)展。同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也要求教師進行英語教學時,必須牢記和實踐新課程理念,讓每一位學生真正獲得進步和發(fā)展??傊覀兠媾R的問題是,學生的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如何對一個班的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呢?實踐證明,采取分層次教學,能夠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能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那么如何進行分層次教學呢?
首先,對全班學生進行思想溝通,讓他們接受分層次教學。第一,告訴他們:每個同學都有學習的潛力,關鍵是你們愿不愿意下決心將潛力挖掘出來。我們說,有志者,事竟成。有志氣的人,做事終究會成功。第二,告訴他們:每個人知識基礎各不相同,學習能力有高低。老師如果要求每位學生把當堂課的單詞、短語、句型、語法全部掌握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老師告訴他們,不同層次的學生將有不同的學習目標,你們達到了自己的目標,你們就獲得了一次成功。
其次,在了解全班學生的基礎上將學生分為A、B、C 三個層次:A 層次為優(yōu)生,他們基礎較扎實,學習能力較強,對英語有十分濃厚的興趣。B 層次為中等生,他們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稍差。C 層次為后進生,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缺乏意志力,學習非常被動。
第三,教學中分層管理,狠抓落實。對于A 層的優(yōu)生,在課堂講授時,適當加深加寬知識面,適當提高難度。每節(jié)課要求熟練地理解和掌握所有的所學內(nèi)容,能綜合運用新舊知識,靈活地進行會話、復述,每次的單詞聽寫必須100 分。對于B 層學生,要求能較流暢朗讀所學對話,能識記常用單詞和習慣用語,掌握基本語法,單詞聽寫必須80 分以上。對于C 層學生,老師堅持用“愛心+真誠”去感化他們,用“耐心+嚴格”去幫助他們。讓他們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課習慣,能參加簡單的英語活動,聽寫能達到40~60 分。
第四,當然,學生在老師分的層次中并不是固定不變的,當學生通過努力,在半期或期末考試中進步很大的話,就可以分到更高的層次,按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相反,對成績下降的學生,要認真分析原因,并制訂切實的計劃,爭取挽回不利的局面。至于是否分到較低的層次和降低標準,需要慎重對待,因人而異。
總之,通過分層次教學,能夠激勵全體學生努力學習。優(yōu)生在成績優(yōu)秀的同時,對全班起著引領帶頭作用;而中等生、后進生在教師和同學友愛的良好學習氣氛中,學習心態(tài)和學習習慣有所改善,對達到分層目標的信心增強,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得到進一步的培養(yǎng)。最重要的是,他們感到自己也是課堂的主人,有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有屬于自己的一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