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娟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qū)天回小學石門校區(qū))
在“新課標”要求下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已經(jīng)一改傳統(tǒng)的老師單一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很多老師越來越重視小學數(shù)學生態(tài)課堂的建設(shè),并在此基礎(chǔ)上實施了“對話式教學”,不但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更改善了教學“軟環(huán)境”,提升了教學質(zhì)量。
在上加減法運算意義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采用故事教學的方式,將教學內(nèi)容融入趣味性的故事中,以層層遞進的方式進行講述,既有故事情節(jié),又不會失去教學要點,這樣不但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教學目的。老師可以先講一個趣味性小故事:從前有個山里的人養(yǎng)了一群羊,每天必須要給這些羊分些草作為食物,在這個時候,老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五堆草,接著告訴學生這些草可以讓每只羊都吃到,試問一下一共有多少只羊?學生對著黑板就可以回答道有五只羊,然后老師接著追問道,如果這些草只給一只羊吃,他早晨吃了二堆草,晚上還剩下幾堆草?接著學生在心里考慮了之后就會回答道還剩下三堆草,然后老師繼續(xù)講故事道:雖然這只羊每天可以吃五堆草,但是時間長了他就有點兒厭倦了,開始發(fā)脾氣了,這時候牧羊人也不著急,對這只羊說:“以后你每一天早晨可以多吃一堆草,但是晚上要少吃一點?!边@只羊立刻就高興得上竄下跳,而牧羊人卻得意地笑了,講到這里時,老師可以進行總結(jié)和提問:為什么牧羊人會得意得笑呢,這只羊真的是比以前吃到了更多的草嗎?學生立刻開始思考,通過討論得到結(jié)果后,就會被這只羊遲鈍的思維逗樂了,課堂氣氛瞬時就會得到活躍,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也會大大提高。這種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講述教學知識的情景教學方法,極大地滿足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同時也使學生對加減法運算的意義有了實際的了解,使教學目的得以實現(xiàn)。
以此喚起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和數(shù)學問題的思考意識,以使學生在理解數(shù)學實際意義的基礎(chǔ)上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買文具》這一課時,老師可以暫且不照本宣科地講授教學知識,而是要將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的融入課堂游戲中,使學生共同參與游戲。在教學游戲進行之前,老師首先賦予學生消費者和售貨員的兩個角色,讓學生扮演實際生活中的購買和消費過程,使學生能夠?qū)ふ业阶约菏稚系腻X所能購買的物品,進而加深學生對一元錢購買能力的理解。最后在游戲結(jié)束之時,授課老師可以總結(jié)和引導學生講述在游戲過程中的心得體會,通過這種游戲教學方式,不但使學生切實了解到一元錢的價值,而且也達到增強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可能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因此,老師在小學數(shù)學生態(tài)課堂“對話式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與學生進行情緒交換,注重自己的語氣和聲調(diào),動作既要有分寸也要不失風趣感,使學生感覺不到上課的拘束。
總之,老師在小學數(shù)學生態(tài)課堂“對話式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充分與學生進行情緒交換,增強教師的感染力,在向小學生提出要求時,使學生能夠感到善意和親切,這樣老師提出的要求也就很容易被學生接受,并且成為推動他們努力學習的動力。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盡量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和學生站在一起,共同解決數(shù)學問題,建立有愛的師生合作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