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艷
(廣西民族大學,廣西 南寧530006)
海倫方言的形成主要受少數(shù)民族語言、周邊國家語言和移民因素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具有生動、形象、幽默、直白、鮮明節(jié)奏感等特點。其語言簡短有力,且富有力量,這與海倫人民豪爽、灑脫的個性是分不開的。語言與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既能反映出海倫的人文社會氛圍,也能反映他的自然地理特色。[1]例如在程度副詞的使用上,程度副詞表示對一個形容詞或者副詞在程度上加以限定或者修飾的副詞,一般位置在被修飾的形容詞或者副詞之前。普通話中如很、非常、相當、一點、明顯地等等,這些程度副詞在海倫方言中也經(jīng)常使用,但只用于一般表達式中,海倫方言中的常用程度副詞的使用在組合上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對中心詞的語義搭配上具有選擇性,這些詞帶有口語化色彩和地方性的詞語,與其搭配的詞也是與當?shù)厝嗣裆钕⑾⑾嚓P的口語詞。下面列舉一些海倫方言中的常用程度副詞,分析其使用方式和搭配特點。
老是東北方言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個副詞,在海倫方言也頻繁出現(xiàn),其意義除了表達與普通話相同的“年紀大、時間長、有經(jīng)驗、陳舊的”[1]之外,還具有東北方言中獨特的含義。
當“老”作程度副詞時,位置放在所修飾詞前,修飾限制形容詞性的詞語,表示程度高、程度深,可修飾單音節(jié)詞或雙音節(jié)詞。例如:
1.這事兒讓([ia?51])他辦的,啦。
2.進臘月了,街([kai55])上賣年貨的了。
“老”在普通話中不能修飾動詞,但東北方言卻拓展了它的使用范圍,能修飾動詞性成分,[3]例如:
4.你就我偶像,我老喜歡你了。
6.我為了麻溜兒整完課程作業(yè),這([t?ei51])陣([t??nr51])了。
“副+名”的頻繁使用成為近年來學界熱議的話題,不少學者對這一結構持否定態(tài)度,認為不符合漢語的語法規(guī)則,但“老+名”式結構在東北方言中扎根已久,并具有生動、幽默的表達效果,這時的“老”可當作形容詞性的用法,例如:
當“老”修飾形容詞時,一般會選擇表積極意義的中心詞修飾,例如2句,可以說“老多了”,但不能說“老少了”。當“老”修飾表消極意義的詞時,其中心詞也是原有的固定搭配模式,例如1句?!袄稀痹诰渲羞€常常表達對事物的性質(zhì)或動作行為強度的一種夸張,例如:
其實,“老”作為方言中的程度副詞,很少單獨使用,當“老”單獨使用時,其意義往往與普通話中的相同,從例句1至11的表達上看,其結構基本為“老+中心詞+語氣詞助詞”,由于“老”在東北方言中的頻繁使用,便逐漸形成了相對固定的結構“老……了”,這一結構表意程度更深,更能表現(xiàn)出說話者強烈的感情,加重語氣?!袄稀恕痹诒磉_程度上要高于“很”,相當于“極其、特別”,相當于“太”。其使用也比較靈活,組合能力強,能進入這一結構被“老”修飾的詞相對于普通話的副詞“老”來說要廣泛得多。[4]例如:
13.她打([tA35])扮的([ti?])。
當“老”用于否定結構中時,只能修飾形容詞和動詞,原則上是直接在“老”后面加“不”,變成“老+不+形容詞/動詞”格式,“不”的組合能力極強,它能與動詞、形容詞和個別副詞組合,但“老+不+形容詞/動詞”這種結構是否成立,還要看“老”所修飾的對象,使“老+不+形容詞/動詞”成立的條件取決于動詞或形容詞的選擇是否屬于這一結構的常用搭配對象,例如:
(*號表示不可用,下同)
“賊”在普通話中有名詞、動詞兩種詞性,表示“偷東西的人、傷害、邪的”,[2]但在東北方言中,最常用的詞性是形容詞和程度副詞,并且使用的頻率要高于普通話的含義。其對中心詞的選擇也不像“老”那樣嚴格,所選中心詞在音節(jié)上可以是單音節(jié)詞,也可以是雙音節(jié)詞,在意義上可褒可貶。
1.“賊”修飾動詞。當“賊”修飾動詞時,放在所修飾詞之前,主要修飾表心理活動和使令的動詞,相當于普通話中的“非?!?。[5]否定形式在“賊”后面加“不”,構成“賊+不+中心詞”式。例如:
(2)自習室里嗡嗡([v??35])的,([v])人。
(4)他平時好([xau51])嘚瑟,人([in35])都他。
2.“賊”修飾形容詞
當“賊”修飾形容詞時,放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加深,相當于普通話中的“很”。例如:
當表示否定時,一般不用“賊+不+形容詞”結構,這一結構在語法上成立,但不符合方言中的語義,如果表示否定之意,可直接在形容詞前加不,構成“不+形容詞”式,或者“賊”加所修飾詞的反義詞,例如:
(8)他學習賊好。→*他學習賊不好?!麑W習不好。
(9)這孩子賊煩人。→*這孩子賊不煩人。→這孩子賊懂事。
當“賊”作為程度副詞修飾形容詞時,既可以單獨使用,構成“賊+形容詞”式,也可以在后面加詞尾“啦”,構成“賊啦+形容詞”式,兩組結構表達的意義相同,程度也相同,例如:
“賊”加單音形容詞時,便可以重疊使用,變成“賊+形容詞+賊+形容詞”,這時被“賊”修飾的形容詞可以是同一個詞語,也可以是同義詞,例如:
(12)防著點,這([t?ei51])人([??nr35])得的。
當“賊”作形容詞時,基本單獨使用,后面不加修飾詞,可表示褒義和貶義。沒有否定形式。
1.當“賊”表示貶義時,多數(shù)是形容偷盜者。
(12)這([t?ei51])人([inr35])瞅著這么,備不住是小偷。
(13)啥玩意都偷,你咋那([nen51])么興([?i?])呢。
2.當“賊”表示褒義時很少用,與其搭配的中心詞也都是固定的組合結構。例如:
“成”在普通話中是動詞,表示“做好、可以、夠”。[2]但在海倫方言中,“成”是使用頻率最高的程度副詞,其意義與“老”和“賊”相同,并可以代替他們使用。除了表示程度副詞外,還可以表形容詞。
1.當“成”作程度副詞時,主要用于修飾形容詞,放在形容詞前,表程度加深,但程度次于“老”和“賊”,相當于普通話中的“太”,例如:
2.“成”也可以修飾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例如:
3.當“成”修飾形容詞或表心理活動的動詞時,其后可加詞綴“的([ti?])”,構成“成的+中心詞”,表達的意義和程度與“成+中心詞”相同。例如:
當“成”表形容詞時,只表示“植物成熟”,例如:
海倫方言中,除了“老”、“賊”、“成”三個經(jīng)常使用外,還有幾個常用的程度副詞,它們搭配較固定,其修飾也有一定的限制性,是東北方言中特有的組合之一。
“精”在海倫方言中讀“[?i?35]”,用在形容詞錢作狀語,并只修飾單音節(jié)形容詞,相當于普通話中的“特別”、“太”,其中心詞的選擇具有固定性,只有表示細、短淺、淡薄,潮濕等表負面意義的形容詞才可與其搭配,例如“精細”、“精薄”、“精濕”等,不能修飾表濃厚、高深、干燥類的形容詞?!熬?形容詞”可以重疊使用,后加語氣詞“的”,構成“精+形容詞+精+形容詞+的”式,例如“精細精細的”、“精濕精濕的”。
“稀”在海倫方言中讀“[?i35]”,用法和意義與“精”相同,只修飾表負面意義的單音節(jié)形容詞,但修飾對象不同,只有表示松散、粉碎等類別的形容詞才能語氣搭配,例如:“稀碎”、“稀酥”、“稀面兒”等。重疊使用時例如“稀碎稀碎的”。
“溜”也只能修飾單音節(jié)形容詞,修飾對象的類別沒有要求,但又不能隨意搭配,與之結合的基本都是方言中的固定結構,例如“溜平兒”、“溜直兒”、“溜尖兒”、“溜滑”、“溜鼓兒”、“溜齊兒”、“溜扁兒”等。
“梆”在海倫方言中讀“[pa?35]”,只修飾單音節(jié)形容詞“硬”,組成“梆硬”結構,“梆”可以重疊使用再加形容詞,變成“梆梆硬”,意義與“梆硬”相同,還可以去掉形容詞“硬”,直接變成“梆梆地”,仍然是“很硬”的意思。
“杠”在東北方言區(qū)中,除了用“杠硬”表示堅硬之意,還可以用來修飾其他形容詞和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以及動賓短語,但在海倫方言中,“杠”主要是重疊使用,再加形容詞,表程度加深,例如“杠杠硬”、“杠杠惡心”、“杠杠厲害”等,此外,詞組“杠杠地”單獨使用也很頻繁,相當于普通話中的“非常好”,例如“我們同學都杠杠地”。
在海倫以及東北方言中,有專門表示顏色的程度副詞,在日常表達中,其使用頻率遠超過普通話。東北方言中表示顏色的程度副詞海倫方言也用,但在具體組合上,海倫方言有自己的習慣性搭配。例如,“黑”、“([?hiu51])黑”、“([?iau35])綠”、“兒藍”、“([thu?51])紅”、“([thiau51])白”。“卻”、“([?hiu51])”、“([?iau35])”、“”、“([thu?51])”、“([thiau51])”只能修飾單音節(jié)的表顏色的形容詞,也不能重疊使用。
“嘎嘎”、“嗷嗷”、“咣咣”是東北方言中特有的程度副詞,它們由擬聲詞演變而來,與其搭配的中心詞有選擇性,一般是宏量級形容詞,大多修飾往大的、往好的積極方面說的形容詞,[6]有時也可以修飾動詞,例如“嘎嘎好”、“嗷嗷厲害”、“咣咣能干”。這些詞還可以省略后面所修飾的形容詞或動詞,根據(jù)句子所在的具體語境,能夠將后面的中心詞補充出來。例如:“這天凍的,嘎嘎地?!?、“他身體特別好,咣咣地?!焙惙窖灾械某潭雀痹~與東北話差異不大,但又有自己獨特的搭配習慣和使用方法,其表達生動、幽默、簡潔、到位,語言也質(zhì)樸、直率、明朗,表現(xiàn)出海倫人民淳樸、率真、熱情的性格特征,從而體現(xiàn)其文化的一面。
[1]劉茵.從東北方言看東北文化[J].群文天地,2012(5).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新華字典第11版[M].商務印書館,2011.
[3]毛玉梅.程度副詞“很”與“老(東北方言)”的語法語義差異[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4(3).
[4]祖迪.試析東北方言中“老……了”結構[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2(10).
[5]常純民.試論東北方言程度副詞[J].齊齊哈爾師范學院學報,1983(3).
[6]韓彩鳳.試析東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詞“咣咣、嗷嗷、嘎嘎、哇哇”[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