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實驗小學 張鳳玲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 對待小學生要注意控制學生的注意力,適當?shù)臑閷W生創(chuàng)設(shè)學習情境,對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英語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適時地開展口語的交流活動,比如英語角或者英文辯論比賽等,也可以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 但是,對于我們現(xiàn)在的傳統(tǒng)教學, 都是教師將學習任務布置下去, 學生自己完成,或分角色朗讀,或自己練習。 這種學習模式,會存在個別學生應付了事,缺乏學習熱情的現(xiàn)象。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多媒體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學習,從來都是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想要學,才會有好成績好效果。 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興致非常重要,不容小覷。 尤其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學生年級小,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如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致更為重要。 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在不同階段才用不同的方法來營造學習的氛圍, 讓他們感受到這個英語學習是個充滿趣味的事情。 有了好的興致,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古時孔子就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這樣的教育理念,現(xiàn)在我們對待教學,也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作為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更新學習方式。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工具, 可以使得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材料,自己決定自己處理所獲得的信息,逐步的使知識系統(tǒng)化。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的各方面都得到了升華,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英語的學習中, 除了學習英語的各種語法和句子, 也要對英語國家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有所涉獵。 且新課標中也提出了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補充必要的語言背景知識, 使學生體會到西方的風土文化,感受中西的差異。
多媒體教學是動畫動圖和音頻的結(jié)合, 但是很多教師沒有能夠充分挖掘它的效用, 將多媒體作為投影儀來使用,與傳統(tǒng)教學沒有太大差別。 這使得教學效果沒有升華。
多媒體的一大優(yōu)點就是可以增大課程容量,使得整堂課程內(nèi)容豐富,闡述具體。但是在具體操作中,往往由于過大的課程容量,加之課件演示操作快,很多學生筆記無法完整的完成,聽力也跟不上教師的速度,反而使教學效果差,漸漸失掉學生的注意力。
由于多媒體的特點,許多教師本著抓住多媒體特點的原則來制作課件,為了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加入了很多動畫和音像,使得學生過分關(guān)注花哨的畫面效果,忽視隱藏在動畫后的英語知識。
在實際教學中, 很多教師將所有的知識寫在課件當中,不僅使得學生筆記太多太繁雜,更重要的是,這使得教師成為了一個播放課件的人,失去了原本教師掌控課堂的主體地位,這樣的主次顛倒,在實際教學中應該予以重視。
在小學的英語教學中,對于課件的制作也不能敷衍了事,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能夠游刃有余的編寫自己想要的課件。
教師應該努力正確把握多媒體技術(shù)的花哨效果與課堂真正的知識之間的最高結(jié)合點,合理的應用多媒體技術(shù),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還要將該有的知識傳授任務完成。
對待課件的質(zhì)量,應該把握好度,既不能做的極為花哨,過分吸引學生注意力,荒廢學習;也不能做的毫無新意,像投影儀那樣使用多媒體技術(shù)。找到那個平衡點,提高授課效率。
作為教師,要時刻牢記,多媒體使用的再頻繁,也只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教學工具,不能讓它喧賓奪主。永遠牢記教師才是掌控整個課堂的人,只有教師正確的認識到人與多媒體之間的地位分別才能更好的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叢笑. 英語教學中的多媒體運用[J]. 中國信息技術(shù)教育, 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