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興蒙學校 魏 青
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平邑街道第一初級中學 陳 健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對于課堂中的情感教學認識不足,經常忽略了情感教育這一塊內容。這種失衡的教育現象違反了教學活動中的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降低了教學質量,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初中英語教師通過情感教學,結合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和認知能力,將學生的情感需求作為教育的重點,有助于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
因為“新課改”的要求,在教學過程必須要以學生作為主體,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導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師生共學生習。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面臨著各種挑戰(zhàn),這些因素都直接關系著教學質量,其主要有的以下幾個問題亟待解決。
雖然初中生在小學時就已經接觸過英語,但在小學學習階段,其學習的都是一些簡單易懂的字、詞、句。初中的學習任務和課本的難度加深使得的學生興趣索然,對于英語這門課程產生一定的恐懼感。因此,對于學習英語這門課程毫無興趣。一些基礎較好點的學生,前期可能會對英語產生好感,但教師一味的占據主導地位,對學生采取灌輸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缺乏交流,長此以往學生也漸漸失去了興趣。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學生自信心的缺乏也是一個較大問題。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可能只對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進行詳細輔導,對于不懂或者一知半解的學生多半會采取放任態(tài)度。一些學生想在英語這門課程上好好學習,因為缺乏自信,所以不知該如何進行學習。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贊揚少,批評多,學生一點點進步不以為然,因此,學生的自信心受到打擊,久而久之學生在學習英語這門課程上缺乏一定的自信心,導致成績一落千丈。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生自信心,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共同決定著學生的學習動力,缺一不可。這就需要教師做如下兩個方面的努力:第一,教師要科學合理地設計課堂教學方法和流程,將教學內容融入有趣的方法之中,創(chuàng)造良好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引導,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建立起自信。
例如,在初一年級,學生對英語的系統(tǒng)性學習剛剛起步,教師往往需要從字母、音標教學。在起步階段,學生的學習動力非常重要,對其日后學習這門學科的態(tài)度起著決定性影響。英語的語音系統(tǒng)與中文截然不同,但其音標與中文的拼音有很大的相似之處。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這個切入點,聯系學生非常熟悉的漢語拼音系統(tǒng)進行教學,與孤立地灌輸一套全新的語音系統(tǒng)相比,這種聯系熟悉領域進行教學的方法顯然更能提起學生興趣。其次,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真切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對其取得的每一點學習成果都予以肯定,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當學生的英語學習逐漸進入狀態(tài)之后,教師就要由單純的傳授者轉向引導者的角色,將英語學習的主體地位交給學生。語言是一種交流工具,語言學習中最重要的并非死記硬背單詞語法,而是實際應用。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運用英語。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圍繞學習內容,設計合適的問題引導學生回答,設計有趣的情境讓學生互相交流,讓每一個學生都投入課堂氛圍之中,主動應用英語而非被動接受語言知識。例如,在每一個單元的第一個課時,往往有重點對話和句型,教師在課堂剛開始時可以帶領學生熟悉它們,參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當學生能熟練掌握句型之后,就可以設置一個與課文內容接近但不相同的情境,讓學生基于這個新的情境,利用剛學的句型句式和單詞,組成新的對話,互相進行交流,在此過程中熟練掌握和靈活應用所學知識,成為運用語言的主體二費停留于被動地接受知識。
作為一種教學的新類型和新嘗試,情感教學針對培養(yǎng)學生們積極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提出了不少要求。本文根據初中英語教學中所出現的情感策略問題提出了一些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但是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教師去認真完善。
[1] 趙瓊, 李金妹. 情感策略與英語學習自主性培養(yǎng)研究[J]. 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3(03).
[2] 方芳. 淺談情感策略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