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偉 馬云榮 文稀才
(1.云南省景洪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666100;2.云南省景洪市景哈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666108)
豬弓形蟲病的病原是原生動物門、孢子蟲綱的剛第弓形蟲(Toxoplasma,gondii,Tgondii)。弓形蟲在整個發(fā)育過程中分為滋養(yǎng)體、包囊、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五種類型,而前兩種類型(滋養(yǎng)體和包囊)是在人、豬、犬、貓等中間宿主體內(nèi)形成,后三種(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是在貓-終末宿主體內(nèi)形成的。終末宿主排出的卵囊能夠在外界存活很長時間,一般消毒藥無作用。速殖子的抵抗力較弱,于生理鹽水中數(shù)小時即可喪失感染力,常用消毒藥可迅速將病毒滅活。
豬對弓形蟲的易感染性無性別、年齡紀品種的差異,3-6月齡的仔豬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成年豬多呈隱性感染。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為病畜和帶蟲動物的乳汁、血液、排泄物及分泌物,特別是隨貓糞排出的卵囊污染的飲水與飼料。豬通過攝入被弓形蟲卵囊污染的飼料或飲水而被感染,或通過食入含有包囊的肉而被感染。速殖子能夠經(jīng)口、鼻、咽、呼吸道黏膜及受損的皮膚進入豬體內(nèi),母豬亦能通過胎盤感染胎兒。本病多發(fā)于5-10月份炎熱、潮濕的夏秋時節(jié)。
本病潛伏期一般為3-7天,病程為10-15天。豬急性感染后體溫升高達41-42℃,呈稽留熱,精神頹廢、被毛粗亂、喜飲水、食欲減退或廢絕,呼吸急促困難,多呈腹式呼吸,結膜潮紅、鼻鏡干燥,后肢無力、喜臥,便秘、下痢交替出現(xiàn)。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嚴重,病豬下腹部、四肢末段、耳、鼻等皮下出現(xiàn)出血點或出現(xiàn)紫紅色斑塊,體表淋巴結腫大,特別是腹股溝淋巴結顯著腫大,最終因呼吸困難及體溫迅速下降而亡。耐過急性的病豬通常于2周后恢復,但通常會遺留斜頸、后軀麻痹、咳嗽、癲癇樣痙攣等神經(jīng)癥狀。妊娠母豬感染弓形蟲病主要表現(xiàn)為高熱、精神沉郁、昏睡,厭食,隨后可發(fā)生流產(chǎn)、死胎產(chǎn)出死胎、胎兒畸形,產(chǎn)出的仔豬會發(fā)生急性死亡,耐過仔豬往往成為僵豬。
對病死豬剖檢可見全身淋巴結腫大,有點狀壞死灶;脾臟腫大呈棕紅色;肺高度水腫,小葉間質增寬,其內(nèi)充滿半透明膠凍樣滲出物;腸道重度充血,腸黏膜上??梢姷奖舛勾笮〉膲乃涝?。腸腔和腹腔內(nèi)有多量滲出液;氣管和支氣管內(nèi)有大量粘液和泡沫,有的并發(fā)肺炎;肝臟腫大呈灰紅色,散在有小點壞死;腸系膜淋巴結腫大。
5.1 結合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能夠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實驗室檢查:①PCR診斷。取病死豬肺、肝、肺門淋巴結、脾等組織提取DNA樣品,通過弓形蟲特異性引物做PCR實驗,擴增出特異性條帶。②涂片鏡檢。無菌采集病死豬肝、脾、肺和淋巴結等作成抹片,用姬氏或瑞氏液染色,于顯微鏡下可見梭形或月牙形的蟲體,核為紅色,細胞質為藍色即為弓形蟲。
5.2 鑒于本病癥狀同其他某些傳染病相似,極易造成誤診。為此,需要做好同以下幾種疾病的鑒別診斷工作:①同豬瘟鑒別診斷:豬瘟病例皮膚發(fā)暗呈暗紫色,吸道癥狀較輕,剖檢可見脾臟有出血性梗死,腎臟、膀胱點狀出血,而弓形蟲肺部病變嚴重,表現(xiàn)為肺腫脹,間質增寬呈半透明狀,呈肺水腫和間質性肺炎等。②同豬附紅細胞體病鑒別診斷:豬附紅細胞體病病例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結膜蒼白或淡黃,血液稀薄;姬姆薩-瑞氏混合染色鏡檢,紅細胞內(nèi)有環(huán)形或圓形蟲體,而弓形蟲用肺、淋巴結或組織體液做涂片、壓片或切片,姬姆薩染色鏡檢可見梭形或月牙形的弓形蟲。
6.1 預防措施:注重日常飼養(yǎng)管理,加強生物安全。保持豬舍清潔衛(wèi)生,做到通風保暖,及時清理豬排泄物。嚴禁豬場養(yǎng)貓,盡量避免貓、鼠進入豬舍,以防畜舍、飼槽、飼料、飲水等受到貓鼠及其排泄物的污染。同時,要做好藥物預防工作,采用磺胺-6-甲嘧啶原粉按1:1000拌料,連用一周。為鞏固療效可隔月再喂一周;亦能夠使用0.05%復方敵菌凈或復方新諾明拌料,連喂一周。此外,對病死豬應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對被污染的豬舍、場地采用3%燒堿進行徹底消毒。
6.2 治療措施:①采用安乃近等解熱鎮(zhèn)痛藥物降低病豬體溫,可用口服補液鹽、電解多維等補充電解質,促進體內(nèi)毒素排出,增進病豬食欲。并且為增強抵抗力可注射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②抗生素治療:采用地塞米松15ml/頭、柴胡8ml/頭、安乃近8ml/頭及青霉素4萬IU/kg體重,混合肌注,治療效果顯著。③磺胺藥物治療:采用磺胺-5-甲氧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及磺胺嘧啶等與三甲氧芐氨嘧啶組成復方制劑,口服于病豬,每天2次,連用3-7天,對豬弓形體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