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
摘要:體育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學校教育工作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其旨在對學生進行體育衛(wèi)生保健知識教育,以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然而,在當前的體育教學中仍然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甚至出現了厭學傾向,阻礙了教學的順利開展。本文立足于初中體育課堂,對學生缺乏興趣的原因展開探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措施,以期與廣大同仁共勉。
關鍵詞:基礎學科 初中體育 學習興趣 探究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充分說明了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毫不夸張地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學生最直接的學習動力??v觀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教師一味地沿用單一、落后的教學模式,重復、單調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抑制了學生自主性的發(fā)揮,導致很多學生逐漸喪失了對體育的學習欲望,有的甚至開始討厭和害怕上體育課。為改善這一現狀,我們有必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深入探究其中的問題及改善措施,爭取以豐富的教學內容,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學生體育興趣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原因
很多學生由于身體素質不好,上體育課時并不能按照教師的要求和標準完成鍛煉任務,在學習中被其他同學逐漸落下,自信心受到打擊,從而逐漸喪失了體育學習興趣。另有一些學生在之前的學習和鍛煉中受到過身體上或精神上的傷害,缺乏必要的自信心,不敢進行類似的體育運動,導致體育興趣不高。
(二)教師因素
在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因素一直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方面。很多體育教師始終存在業(yè)務水平不高、教學方法不科學、責任心不強等缺陷,而其他任課教師也不支持學生過多參加體育活動,認為是浪費時間。這就相當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對體育課的正確認識,他們更多地認為學習體育是沒有用的,從而厭學。
(三)學校方面
長期以來,很多學校一直看重知識學習,對體育學科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初中體育教學出現了考什么教什么的“應試教育”,項目單一,內容枯燥,嚴重影響了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比如,在一次調查中,學生普遍反映體育課缺乏新穎性,很多仍然是對小學知識的重復,即使是新授內容,現有的課時安排也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由于完不成學習任務,學生便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漸漸失去學好體育的信心,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
二、如何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
(一)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在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課堂中,教師總是習慣于采用“四部分”的結構模式: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殊不知,這種教學模式過于單調、乏味,不僅不能活躍課堂氣氛,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學生便不愿再進行體育鍛煉,課堂效果無法令人滿意。那么,如何才能突破這一瓶頸,更好地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呢?我認為,廣大教師在教學時要靈活選用教學方法,不僅要照顧到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還要新穎有趣、易難適度、富于變化,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中樂學、活學。比如,在準備運動中,為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可以簡單輕松的游戲或器械操等作為課的開始,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在基本部分的練習中,教師可進一步豐富練習的形式,以游戲、競賽、學生自選練習方法等方式進行,讓學生活學巧練,達到自我鍛煉、自我體驗的目的;在結束部分,教師可引用韻律操或舞蹈等形式進行,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跳起來、舞起來、笑起來,充分調節(jié)肌體、放松身心,愉快地結束課堂教學。如此一來,學生便真正參與到了整個教學過程中,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學習興趣自然高漲。
(二)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
由于學生的性格特點、成長經歷各不相同,學習的興趣和能力也有所差異,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決不能一味地埋怨學生,要一視同仁,多鼓勵、多關心、多愛護,讓學生體驗到成功感、喜悅感,久而久之,學生便能對體育課充滿興趣。比如,在教學“運球”這一內容時,很多教師喜歡先讓學生“原地拍球”,然后再進行行走運球,雖然大多數學生能夠掌握,但仍有個別學生無法真正掌握。遇到這種情況,一旦教師沒有對其進行輔導,不僅會花費大把的時間和精力,還會造成資源浪費,耽誤全體學生的學習和教學進度。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應照顧到個體差異,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實際適當調整教學計劃,變單一的“行走運球”為多元的“行去運球加原地拍球”,讓學生根據實際選擇自己還未掌握又需要提升的運球方式,這樣既保護了個別學生的自尊,又不會挫傷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可謂一舉兩得。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情感就是對外界刺激的心理反應,如喜歡、厭惡、憤怒、恐懼、悲傷、憂郁等。作為體育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的情感品質,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有實效。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要獲得這種情感氛圍,關鍵在于教師。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廣大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認識水平,關心、愛護學生,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下,自覺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比如,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總是存在一些違反紀律的學生,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以粗暴的態(tài)度和武斷的作風進行解決,不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正確的做法是,教師要以正面教育為主,即使批評也要有根據,處理起來留有余地,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以理服人,循循善誘。這樣,學生才能真正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增強對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啟迪心智,主動學習。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促進體育教學質量提升的根本。作為體育教師,我們必須在教學中認真分析阻礙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成軍杰.體育課教學內容與體育興趣[J].學校體育學,2006(3).
[2]王中和.現代體育教育改革[J].體育科研,2004(4).
[3]周兵.體育教學任務[J].體育心理學,2005(4).
[4]海彬.淺議如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興趣教學法[J].成功:教育,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