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謙
古代雖然沒有空調(diào)之類的降溫設(shè)備,但古人的消暑方法卻別有情趣。
首先是選擇綠樹蔥蘢的山中。宋人陸游《六七月山中甚涼》詩云:“城市方炎熱,村墟乃爾涼;拂窗桐葉下,繞舍稻花香?!睂懙木褪巧街星屣L時起,涼意拂人,實在是溽暑難忍之時的清涼天地。
還很多人喜歡圍繞水做文章。水邊溫度往往比其他地方低,而且有水的地方就有風,是老百姓夏天納涼的理想去處。唐代詩人劉禹錫就喜歡在水邊納涼,有詩曰:“千竿竹翠數(shù)蓮紅,水田虛涼玉簟空?!?/p>
唐代以后還發(fā)明了一種供消暑的涼殿,即采用水循環(huán)的方法用扇輪搖轉(zhuǎn),將其冷氣送入殿中,同時用機械力將冷氣送向屋頂,沿檐而下,制成人造水簾,達到解暑納涼效果,詩人張仲素曾賦詩詠道:“甘泉將避暑,臺殿水光凝”。
在古代,還有將大冰塊放置在室內(nèi)降溫的。因冰塊難得,能用這種方法消暑的多是達官貴族。而百姓家頂多是將冰用于飲食,宋人楊萬里就對“冰酪”情有獨鐘,并賦詩曰:“似膩還成爽,如凝又似飄;玉來盤底碎,雪向日冰消?!?據(jù)說,現(xiàn)在風靡全球的冰淇淋就是由馬可波羅傳到歐洲的“冰酪”改進而成的。
古代民間也有很多消暑器具,如扇子、涼席、涼帽、竹夫人等,都是古人常用的防暑用品,而且現(xiàn)在仍在廣泛使用。竹夫人就是竹枕,系用竹篾編成的圓柱形物,通常長約一米,中間通空,四周有許多洞孔,夏天抱在懷里非常清涼,因此以“夫人”稱之。《紅樓夢》一書中薛寶釵曾出過一個謎語,“有眼無珠腹內(nèi)空,荷花出來喜相逢,梧桐葉落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謎底即是“竹夫人”。
我國古代還有一種特有的消暑方法,即心理降溫。民間有俗語:心靜自然涼。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消暑詩》中稱:“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在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這種將注意力從炎熱的天氣和身體不適上轉(zhuǎn)移開來的方法,算得上是最簡單、最低碳的消暑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