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魏書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語文教育家,他對于教育教學,特別是語文教學方面有突出成績。如他關于教書與育人的關系、民主與科學、語文自學指導等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這正是魏書生區(qū)別于同時期語文教育家的鮮明特色。魏書生以“民主與科學”為指導思想,滲透其教育理念,不僅在教學上取得了驕人成績,在班級管理上亦形成一套“魏氏管理法”。筆者就其《統(tǒng)籌方法》教學實錄簡要分析其教學風格以供學習。
《統(tǒng)籌方法》教學實錄中充分體現了魏書生的教學理念。筆者將從氣功式導入、六步教學法、探究性學習等方面作具體闡述。
一、 氣功式導入
魏書生能夠成為當代名師,得益于個性的教學方式和其獨特的性格。魏書生不僅教書有個性,而且管理方法和生活方式更有個性。正是他的這種特立獨行的生活作風成就了他教學的獨特個性。魏書生在教授《統(tǒng)籌方法》時結合自己生活體驗,用注意力體操作導入?!拔医檀蠹乙环N放松的方法,雙手放在膝蓋上,閉上兩眼,內視鼻尖”,這種練氣功式的導入法不僅新穎獨特,而且能夠讓學生迅速凝神靜心,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課前放松方法。
二、六步教學法
魏書生的教學方法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六步教學法”?!傲浇虒W法”是指魏書生的課堂教學主要分為六步: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定向和自學屬感知部分,討論和答疑屬理解部分,自測和自結屬應用部分。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體現了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怎么學,與學生民主協商,師生合作,生生互助合作的教學理念。[1]他的“六步教學法”在其教學實錄《統(tǒng)籌方法》中得到了具體體現。
定向,即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的方向和重點。它是“六步法”最具創(chuàng)造性、最有特色的核心部分,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之本,其余五步都是圍繞這一步而展開。魏書生曾經說過“思維的戰(zhàn)艦駛向何方,目標必須明確”。[2]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對照,不斷的反饋、糾正、練習,就會強化學習的效果,提高課堂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如在《統(tǒng)籌方法》課例中,魏書生板書本節(jié)課學習重點:1、字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2、學習用圖表說明事物的方法。3、讀懂全文,會說、會寫、會用。這種課堂明確學習重點的方法,讓學生學習起來目標明確,省時省力,提高效率,大有裨益。
自學,明確目標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在《統(tǒng)籌方法》一課中,魏書生讓學生自己發(fā)現書中三個圖表的不同之處并比較、分析出“窩工”與“不窩工”。
討論,在前兩個階段的學習后,大部分問題可以解決,但還有一些問題或難點沒有解決,這就需要學生討論解決。學生可以分小組討論,研究未解決的問題。
答疑,討論后仍未解決的問題,則提交到老師或班級共同討論。教師可以根據其是否具有普遍性,而當堂解答或課后個別交流。
自測,即自我測驗。魏書生讓學生自己出題,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時是教師出題,學生競答,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在《統(tǒng)籌方法》中,魏書生讓學生畫圖表,采用男女競技的模式調動了課堂氣氛,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到課堂中。
自結,即學生自己回憶總結這節(jié)課學習重點是什么,學習過程有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知識掌握情況如何。這種自結的方式有利于知識的扎實掌握,達到鞏固復習的效果。魏書生在教授《統(tǒng)籌方法》一課時布置了一項作業(yè):讓同學們回去把自己在課堂上說過的話整理出來,寫一篇短文。這種方式就達到了溫故的效果。
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各個環(huán)節(jié)相依相扣,既有相對穩(wěn)定性,又有隨機靈活性。從感知到理解再到應用,魏書生的課堂像一條完整的信息鏈引導學生全部消化教師和課本所提供的信息?!拔簳摹浇虒W法真正做到了視學生為主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自學為主線的語文課堂教學新模式?!盵3]魏書生的課堂做到了探究合作型課堂,這也是新課標所要求的探究型學習方式。
三、探究型學習
魏書生的課堂教學別具一格,把課堂交給學生的探究式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各項能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力
魏書生通過科學的數據,告訴學生人腦平均有140個腦細胞,人一生不過用了其中的百分之幾,根據用進廢退的原理,在學生中做了幾次限時記憶的實驗,使學生們信服了這個道理。[4]魏書生以此為依據在課堂中作具體實踐。魏書生在講授《統(tǒng)籌方法》時讓同學用一分鐘的時間找到“統(tǒng)籌方法”的概念并讓學生記住。這種短時記憶不僅訓練了學生的速時記憶能力而且訓練了學生的觀察力,能夠迅速找出有用信息。此外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魏書生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圖表也是訓練學生快速記憶的方式。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魏書生的課堂秉承著學生能動手的自己堅決不動的原則,他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動手能力。他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是主體,自己只是作為一個引導者和組織者。他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中和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完成教學任務。在《統(tǒng)籌方法》中這一理念展現的淋漓盡致。他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圖表,動手把腦中的記憶和對課本的理解展現在自己的筆下。此外,他還留下一個課后作業(yè),把口述的語言轉化為文字,這些教學環(huán)節(jié)都體現了魏書生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良苦用心。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能力
魏書生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既有理論層面上的論說,又有實踐環(huán)節(jié)上的體現。在理論上,魏老師首先讓學生從心理上明白自主學習的目的是獲得自我終身受用的能力。他認為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短暫的、轉瞬的,他們一旦離開學校,走向社會,如果沒有形成這種自主學習的能力的話,那他們無論是在工作、事業(yè)上都會吃虧的。其次,他還根據學生的身心的特點,傳授給學生實用的自主學習方法。他的專著《學生實用學習法》中,有培養(yǎng)興趣的,有培養(yǎng)能力的,有使思維更加敏捷的等等。最后,魏書生強調要從點滴入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5]這點體現在班級管理和教學上。在教學中他讓學生互相批改作文、學生自己留作業(yè)、學生自己出題考試以及評卷等等,這些學習方式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覺能力。在《統(tǒng)籌方法》課例中他留下作業(yè),學生自覺完成,自己評改即是對他這一理念的具體詮釋。
魏書生作為當代名師,其語文教育方面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人無完人,作為著名教育家的魏書生也會有其不足之處。筆者認為他在上《統(tǒng)籌方法》這一課時,教學內容的講解有誤。
四、教學內容缺陷
魏書生在講授《統(tǒng)籌方法》時,沒有具體直接地講解“什么是統(tǒng)籌方法”,他引導學生自己去理解“統(tǒng)籌方法”。但這種引導啟發(fā)的教學方法是值得稱贊的,但在自己都沒有弄明白的前提下去引導學生認識,這是種誤導?!敖y(tǒng)籌方法”的理解是抽象的,不能單純的指哪一方面。華羅庚寫的這篇《統(tǒng)籌方法》只是舉了淺顯易懂的通俗例子,讓人們初步認識統(tǒng)籌方法,這并不是它的全部內涵。魏書生這堂課的失誤之處就在于把統(tǒng)籌方法簡單化,誤導學生在生活中合理的安排時間不窩工即是“統(tǒng)籌方法”。這種引導是錯誤的,這種錯誤就直接體現了魏書生語文教學內容上的錯誤。王榮生對魏書生這節(jié)課的講授不是很贊同。他認為:“在這堂課,讀懂《統(tǒng)籌方法》全文這個目標基本上也沒有實現,也不太可能實現。在筆者看來,整個一堂課學生沒學什么有價值的東西,而且很可能造成了對統(tǒng)籌方法似是而非的觀念?!?/p>
《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容”》一書中強調了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性。從教學內容角度“觀課評課”是語文教學的一場變革,也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一節(jié)語文課不僅僅是教法的探索,教學方法的改革最終是為了更好的體現教學內容,先進的理念首先關乎教學內容,首先要落實到“教什么”上,“怎么教”應該為“教什么”服務。[6]所以,語文教師在教授語文課時,要重視語文教學內容,而不能盲從。魏書生作為一代名師亦有教學內容的缺陷,以此為鑒,為我們敲響警鐘,重視教學內容,不能盲目崇拜權威。教師正確的了解教學內容才能正確地引導學生認識,才能更有效地組織“學的活動”。
呂叔湘先生曾這樣評價他,“他不僅是個語文教育家,還可以把‘語文二字去掉,說他是個教育家。”魏書生不僅在教育事業(yè)上具有獨特的魅力,他還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了一代人。在他的身上,我們不僅感受到他精湛的教學藝術,獨特的育人風格,這些品質還影響著當代的教師,給與我們啟迪與幫助。
注釋:
[1]丁一.魏書生語文教學思想與實踐中的“無為與無不為”[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10:8.
[2]劉本成.“當代孔子”——魏書生語文教育思想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07:22.
[3]蔡政權.教育的智慧[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5:156.
[4]左言洪.魏書生語文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7:30.
[5]許敏.語文新課程理念與魏書生語文教育教學改革[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08:23.
[6]舒旭琴.語文“觀課評教”角度之我見——由《統(tǒng)籌方法》的教學案例談起[J].語文教學之友,2008,(10):3.
(張 玲 淮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2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