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王連鏢
我工作的臨沂市義堂鎮(zhèn)處于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是以板材生產(chǎn)為主的新興鄉(xiāng)鎮(zhèn)。每年都涌來大批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外來務工人員,他們大部分都帶著自己的子女,這些孩子也就隨之安排到我們學校插班就讀。我特別留意我們班外來務工子女的學習生活情況,對外來務工子女的特殊性深有感觸。
一、外來務工子女教育現(xiàn)狀
許多外來務工人員文化程度相對較低,職業(yè)不穩(wěn)定,流動性大,與孩子的交流較少。他們把其子女放到學校并不是讓他們接受真正的教育,讓其成人成才,而是把學??醋?托兒所",從而讓其工作無后顧之憂,采取了"無所謂,任其自然"的教育態(tài)度,以至于外來務工子女學習成績普遍較差。而且這些孩子行為習慣較差,他們以前在老家散漫慣了,衣著不整潔,語言相魯,出口成“臟”;隨便拿同學桌上的東西,課堂上亂插嘴;亂扔、亂拋的不衛(wèi)生行為在他們身上出現(xiàn)的概率較高。再加語言上存在隔閡,心理上的自卑、膽怯,與老師,本地學生缺乏情感上的交流。
我認為帶有普遍性的是外來務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如果學校教育再不到位,那可真叫人擔心,我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于是工作中,我認真琢磨融洽師生關(guān)系的途徑和方式,明確了原則上必須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情愿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彌補客觀存在的不足,以至于不讓學生家長失望,使學生受益。
二、針對現(xiàn)狀的應對策略
1.讓他們快速地融入班集體,成為班級中的一員
開學第一天學校給外來務工子女的印象特別重要,班主任應該用自己熱情來消除他們的陌生感。比如這個學期,我們班又來了一個外來務工子女李小梅,第一天報到時,當她一出現(xiàn)在教室門口,我就迎上去,熱情地表示對她的歡迎,并讓她上講臺介紹自己,說自己的愛好,特長,也說說自己的家鄉(xiāng)。同學們都投去友好的目光,使她感受到溫暖.來注冊時我已經(jīng)了解到她成績較差,就安排了一個比較好的位置給她,讓旁邊的同學擊關(guān)心她、幫助她。后來發(fā)現(xiàn)她畫畫畫得不錯,我就有意識地安排她擔任美術(shù)課代表,增強她對班集體的責任感和榮譽感.經(jīng)過一系列的措施,她終于變得合群了。
2.用愛心感化他們,縮小差距
我們班的吳浩去年剛轉(zhuǎn)進來,經(jīng)過一個月的觀察,我開始發(fā)現(xiàn)小沈身上的一些缺點:作文不太會寫,最好的一次也只寫了不到200字;完成的作業(yè)質(zhì)量也不高,總是有不少錯誤;上課聽講不認真,總是愛玩一些小東西。
在一次談話中,我了解到吳浩來自貴州的一個小村子,以前每天上學要走幾里地。在原來的學校里,只要上課聽了,考試考了,老師就覺得可以了,根本不會管什么學習習慣和方法。吳浩還說,父母每天工作都很忙,根本無暇顧及他。我終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從那一天起,給吳浩建立了一個“小小檔案袋”。
“小小檔案袋”記錄了吳浩成長的每一個細節(jié)。課堂上,我鼓勵吳浩站起來朗讀課文,一方面培養(yǎng)語感,一方面增強他的自信心;至于寫作,我鼓勵吳浩多看課外書,還給他買了本硬面抄,讓他摘抄美文佳句;我還讓其他同學多幫助吳浩,讓他們找出吳浩文章中精彩的部分在班上進行學習交流……漸漸的,吳浩的作文有了很大進步,好幾次都貼在了班里的“作文角”上。有一次他在作文中寫道:剛來新學校時,我學習成績不好,在班級里總抬不起頭來。沒想到,經(jīng)過老師一個學期的輔導,再加上我的努力,學習成績提高了不少,老師也常常表揚我,這讓我更有信心了.
我信奉“精誠所致,金石為開”在學生心目中,有了老師做堅強后盾,學習顯得更踏實,從而努力縮小差距。
3.家校合作,促進外來務工子女全面發(fā)展
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guān)重要,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家庭對學生行為偏差的形成與否,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要通過構(gòu)建正確的家教模式,消除家教中的消極因素,從而形成合力。落實家訪,情感補修,家校形成合力,及時地了解學生家庭和心理狀況,及時疏導,指導開展正確的家庭教育。①辦家長學校,要求家長學會欣賞孩子,多鼓勵孩子,關(guān)心幫助孩子,盡量減少孩子的挫折感和不適感。②搞家長咨詢?nèi)?,要求家長重視營造民主、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氛圍;避免家庭情感生活的冷漠,讓孩子從小受到輕松、愉悅、安全的情緒體驗,不對孩子使用暴力。③開放日,走進孩子的課堂,和自己的孩子共同感受老師的課堂教學。④辦面向務工家長的校報,向務工家長傳授比較系統(tǒng)的家庭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總結(jié)交流家庭教育的科學方法及成功經(jīng)驗。⑤定期與家長溝通探討。⑥學?;顒友埻鈦韯展と藛T家長平等參加。⑦學校的家長委員會里有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家長??傊屛覀兊膶W校成為家長教育孩子、理解孩子的再進修學校,家校合作共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小剛上個學期中途轉(zhuǎn)進我們班級,個子比同齡人要小得多,上課從來不舉手發(fā)言,平時作業(yè)不是忘在家里了,就是沒做,學習上有問題從來不請教老師或同學。我問他父母知不知道他回家不寫作業(yè)的事情,他說爸爸媽媽每天都很晚才回來,沒時間管他,也從來不看他的作業(yè)。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除了對他進行疏導之外,還通過電話、家訪等各種途徑積極和他家長聯(lián)系,相互交流他在學校和家里的情況。通過教育家長,讓家長知道,孩子需要的不只是衣服、食物等物質(zhì),也需要關(guān)心、關(guān)注、關(guān)愛和鼓勵等精神食糧。讓父母用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思想來教育孩子。
總之,小學外來務工子女的教育任重道遠,以上只是我膚淺的做法。民工子女的教育是長期性的工作,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我相信,只要我們重視,研究,解決外來務工子女教育中的問題,以教師的愛心來培育孩子的愛心,就一定會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