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蕓 翟光喜
1 山東大學藥學院,山東省濟南市 250012; 2 菏澤醫(yī)學??茖W校
過敏性鼻炎,又稱應急反應性鼻炎,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同時也是居民常見的4種“疑難雜癥”之一。西醫(yī)治療藥物對于過敏性鼻炎這種一系列因素造成的疾病只能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并不能從深處治療疾病,且存在很大的副作用,遠期治療效果不明顯。而中醫(yī)治療是以辨證論治的原則,對于疾病的發(fā)病特點,結合環(huán)境變化,可以祛除病灶,達到治療效果。中藥制劑具有多組分、多治療、多途徑的特點,前景廣闊,本課題新研制的樸術顆粒即用于治療過敏性鼻炎。樸術顆粒處方中含五味中藥,本文對其提取工藝進行研究。
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LC-2010A);白術、厚樸、陳皮購自亳州藥材市場,經鑒定為正品;厚樸酚對照品(上海原葉生物公司);和厚樸酚對照品(上海原葉生物公司)
2.1 測定方法
2.1.1 厚樸酚與和厚樸酚的含量測定。色譜條件和系統(tǒng)適應性試驗:以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異丙醇∶水(36∶21∶36)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94nm,流速1.0ml/min,柱溫35℃。
供試品溶液制備:精密稱量取相當于1g生藥的提取液或濃縮膏,放入磨口錐形瓶中;加入25ml甲醇溶液,振搖1h,密封保存24h,濾過,取續(xù)濾液10ml加入50ml容量瓶,加甲醇至刻度,搖勻。
對照品溶液制備:取厚樸酚與和厚樸酚對照品,精密稱重,加甲醇分別制成每1ml含厚樸酚40μg、和厚樸酚24μg的溶液。
2.1.2 黃芪甲苷的含量測定。色譜條件和系統(tǒng)適應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相硅膠為填充劑,乙腈∶水(30∶70)為流動相,蒸發(fā)光檢測器作為檢測器,漂移管溫度:105℃,載氣流速為2.7L/min。柱溫:30℃,以黃芪甲苷計理論塔板數不得少于4000。
供試品溶液制備:精密稱量取相當于1g生藥的提取液或濃縮膏,裝入磨口具塞錐形瓶中,加入25ml甲醇;稱重,超聲波超聲30min,精密稱重補足重量;濾過,蒸干濾液,殘渣加20ml水溶解,先用水飽和正丁醇進行萃取3次,20ml/次,合并正丁醇液;再用氨試液萃取正丁醇液2次,30ml/次,正丁醇液蒸干,加甲醇溶液轉移到25ml容量瓶至刻度,搖勻。
對照品溶液的配制:取黃芪甲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重,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2.1.3 得膏率測定。得膏率=(干膏量/所取藥材總量)×100%。
2.2 初步工藝研究 中藥復方在臨床應用時多以湯劑為主,因此需要對本處方進行全處方全水煎煮和水煎煮醇沉方法,考慮處方中白術、陳皮等有效成分的性質,因此設計50%乙醇提取進行比較。
方法一:取處方1倍量,加水8倍量,煎煮2次,每次煎煮1.5h。8層紗布濾過,合并濾液。加熱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2(60℃)。
方法二:取處方1倍量,加水8倍量,煎煮2次,每次煎煮1.5h,濾過,合并濾液,加熱濃縮至相對為1.05~1.10(60℃),加乙醇至純度為70%,放置24h,濾過,減壓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備用。
方法三:取處方1倍量,加入8倍量50%乙醇進行回流,回流2次,1.5h/次,濾過,合并濾液,減壓濃縮至無醇味,備用。
分別對工藝一、二、三進行得膏率、有效成分轉移率測定、比較。
2.3 醇提工藝篩選
2.3.1 單因素考察-乙醇濃度條件篩選。處方中陳皮中橙皮苷、白術中蒼術酮、厚樸木質素類等有效成分為極性很弱的物質,因此采用乙醇進行提取以實現(xiàn)提取完全,同時為節(jié)約生產成本,對提取所用乙醇濃度做單因素考察。方法:分別取處方中陳皮、白術、厚樸各1倍量,分別加50%乙醇溶液,60%乙醇溶液,70%乙醇溶液,80%乙醇溶液,各8倍量,加熱回流1h,提取2次,濾過,合并濾液?;厥找掖贾寥芤簾o醇味。減壓低溫濃縮至濃度為1g(生藥)/ml(相對密度1.10g/ml,60℃)得清膏。
取上述清膏,分別測定得膏率,按照厚樸酚與和厚樸酚含量測定方法測定厚樸酚與和厚樸酚含量。
2.3.2 多因素考察-正交試驗。(1)正交試驗方法:以提取次數(A)、提取溶劑量(B)、提取時間(C)為因素,設置三因素3水平正交試驗L9(34),提取次數設置1、2、3次3個水平,提取溶劑量設置藥材量的6/4/2倍(6/4/2表示第1次6倍量,第2次4倍量,第3次2倍量)、8/6/4倍、10/8/6倍3個水平,提取時間設置1、1.5、2h3個水平。按照以上方法進行試驗,以厚樸酚與和厚樸酚總含量、得膏率為指標,以數值權重方法進行折算,公式為綜合評分=(有效成分/表中有效含量max)×0.8+(得膏率/最大得膏率)×0.2。計算平均值(K)和極差(R),進行方差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藝。(2)正交試驗結果驗證:分別取處方1倍量,按照直觀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藝進行驗證試驗,以厚樸酚與和厚樸酚含量、得膏率為指標,比較其差異程度。
3.1 初步工藝研究試驗結果 不同提取工藝得膏率分別是:工藝一為35.13%,工藝二為27.76%,工藝三為32.04%。不同提取工藝的有效成分轉移率見表1。
3.2 單因素考察試驗結果 乙醇濃度篩選試驗結果:乙醇濃度為50%、60%、70%、80%時,得膏率分別為28.45%、26.06%、25.94%、25.87%,厚樸酚與和厚樸酚總量分別為 0.41g、1.34g、1.37g、1.41g。
表1 不同提取工藝的有效成分轉移率比較(%)
3.3 多因素考察試驗及方差分析結果 見表2、3。
表2 正交試驗結果
表3 方差分析結果
3.4 正交試驗結果驗證 見表4。
表4 正交試驗驗證結果
初步工藝研究結果顯示,傳統(tǒng)工藝即全方水提取得膏較高,全處方水提醇沉方法和全方50%醇提雖然使得處方得膏下降,但是處方中有效成分轉移率較低,得膏增加表明處方中原藥保留量很大,造成后期制粒底物量增加,單位質量顆粒所載有效物質減少,不符合現(xiàn)代中藥中“精”的原則,即精制的要求。
全處方傳統(tǒng)水煎煮得到的水液含有大量的糖類與樹膠,造成水液黏稠,同時方中白術的蒼術素等揮發(fā)油,陳皮中的橙皮苷,厚樸中厚樸酚與和厚樸酚提取率很低,造成有效物質損失嚴重,故為了提高全方中非極性有效成分如揮發(fā)油、黃酮、木質素等提取效果,應采用中等濃度的乙醇進行提取。黃芪等含有黃芪甲苷等水溶性較好的有效成分,為了提高其提取率,可以單獨采取水回流提取。茯苓藥材主要以多糖含量為主,多糖在水中溶解度較高,可采用水提。采用分提工藝可以達到降低得膏的目的,因此,針對本處方中不同藥材可以設計以下提取方法:白術、陳皮、厚樸采用中度濃度乙醇提?。浑m黃芪和茯苓都是水提,為了降低得膏,黃芪可以采用水回流提取,茯苓采用水煎煮提取,本文僅對白術、陳皮、厚樸合提工藝進行了篩選、研究。
單因素考察結果顯示,采用50%乙醇提取時,厚樸酚與和厚樸酚提取率很低,得膏率較高,不能實現(xiàn)有效成分煎出,且雜質較多。采用60%乙醇、70%乙醇、80%乙醇提取時,得膏率和有效成分含量相差不大,考慮生產成本,可采用60%乙醇作為提取溶劑。
多因素考察結果直觀分析,影響程度大小依次為RA>RC>RB,A(提取次數)為主要影響因素,B(提取溶劑量)、C(提取時間)為次要因素。同時A3>A2>A1,因此最優(yōu)條件為A3即提取3次;B2>B3>B1,B2為最優(yōu)條件即加入乙醇量分別為藥材量的8倍、6倍、4倍;C3>C2>C1,因此C3為最優(yōu)溶劑條件即提取時間為2h,通過直觀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藝為A3B2C3即采用60%乙醇提取3次,加入乙醇量分別為藥材量的8倍、6倍、4倍,提取時間為2h/次。
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因提取次數即因素A為顯著條件,因此提取次數選擇A3即提取3次,而B和C為次要因素,因此為了考慮成分與工作試驗關系,提取溶劑倍量選擇B2即加入乙醇量分別為藥材量的8倍、6倍、4倍,提取時間選擇C2即提取時間為1.5h。通過方差分析得出最佳提取工藝為A3B2C2即采用60%乙醇提取3次,加入乙醇量分別為藥材量的8倍、6倍、4倍,提取時間為1.5h/次。
優(yōu)選最佳工藝A3B2C2與直觀分析最優(yōu)條件進行驗證試驗得出結果差異不大,故考慮成本與時間,選擇最佳工藝為A3B2C2,即60%乙醇提取3次,加入乙醇量分別為藥材量的8倍、6倍、4倍,1.5h/次。
[1]尚?;ǎW鳳,廖茂梁,等.中藥治療過敏性鼻炎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藥物評價研究,2010,33(6):467.
[2]文潔,朱建梅,李捷,等.玉屏風顆粒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實驗研究〔J〕.中成藥,2011,33(6):934.
[3]楊娥,鐘艷梅,馮毅凡.白術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廣東藥學院學報,2012,28(2):218.
[4]李曉芳,張健康,王慧鸞,等.陳皮的研究進展〔J〕.江西中醫(yī)藥,2014,(3):76-78.
[5]凌宗全.白術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35):105-106.
[6]朱培芳,孫海林,李文軍,等.HPLC測定云厚樸中厚樸酚及和厚樸酚含量〔J〕.光譜實驗室,2013,30(5):2155-2156.
[7]鄭禮娟,秦昆明,蔡皓,等.多指標正交試驗優(yōu)選白術芍藥散提取工藝〔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10):1504.
[8]吳昊,宗志敏,張贛道.響應面法優(yōu)化陳皮黃酮提取工藝的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40(28):13985-13987.
[9]李銳,陳中蘭,肖宏,等.厚樸中厚樸酚及和厚樸酚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研究〔J〕.中國藥業(yè),2011,20(10):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