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萍
23例小兒驚厥患兒靜滴大劑量維生素B6的療效研究
胡麗萍
目的 探討45例小兒驚厥患兒靜滴大劑量維生素B6的療效。方法 選擇45例小兒驚厥患兒,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45例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n=23)和對照組(n=22)。對觀察組患兒進行綜合治療的情況下同時進行靜脈滴注大劑量維生素B6治療,對照組患兒則僅采取綜合治療。對所有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和臨床各項指標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兒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6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7.26%),2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的體溫恢復正常的時間(66.50±3.08)min、驚厥停息的平均時間(2.34±1.12)d、氣喘舒緩的時間(1.65±0.42)d和咳嗽緩解時間(3.17±0.26)d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2組以上指標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臨床治療小兒驚厥癥患兒時,在臨床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對患兒滴注大劑量的維生素B6可以顯著提高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治療效果明顯提升,建議臨床治療中廣泛推廣使用。
小兒驚厥患;靜滴;維生素B6
在現(xiàn)代社會,兒童疾病嚴重危害兒童的身心健康。其中,小兒驚厥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兒科病癥,發(fā)病急,需要及時接受治療[1]。在臨床表現(xiàn)中,患兒主要表現(xiàn)為全身肌肉呈現(xiàn)強直性且患兒發(fā)生痙攣甚至抽搐,嚴重影響患兒的生命健康[2-3]。為探討靜滴大劑量維生素B6對小兒驚厥患兒的治療效果,本研究對45例小兒驚厥患兒進行研究,分析小兒驚厥患兒靜滴大劑量維生素B6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鄱陽縣人民醫(yī)院治療的45例小兒驚厥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整個研究均在患兒的知情同意下進行,并經(jīng)過本院的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45例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n=23)和對照組(n=22)。對所有患兒均進行臨床癥狀、CT等檢查確診為小兒驚厥患兒。觀察組患兒中,男13例,女10例,年齡30d~1歲,平均年齡(5.3±1.5)個月。對照組患兒中,男10例,女12例,年齡28d~11個月,平均年齡(5.1±1.2)個月。2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所有患兒入院治療后,均采取相同的護理措施,并且在治療之前將注意事項跟患兒的父母詳細說明。然后對對照組患兒進行綜合性治療,即對患兒使用常規(guī)解痙藥或者通過降低顱內(nèi)血壓等方式進行治療。在對觀察組患兒進行治療的時候,同樣采取和對照組患兒相同的綜合性方式進行治療,并且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兒進行靜脈滴注大劑量的維生素B6進行治療,在滴注維生素B6時,按照60~100mg/(kg·d)的標準對患兒進行滴注,同時將10%的葡萄糖注射液加入維生素B6中進行滴注。在靜脈滴注的時候,根據(jù)患兒的實際年齡調(diào)整靜脈滴注的量,年齡較大的則適當增加滴注藥液的量,年齡較小的患兒則減少滴注藥液的量。具體滴注劑量如下:7例患兒維生素B6滴注劑量為60mg/(kg·d),9例維生素B6滴注劑量為80mg/(kg·d),7例患兒維生素B6滴注劑量為100mg/(kg·d)。然后對患兒的臨床各項指標進行檢查。
1.3 觀察指標 對2組患兒治療完畢后,首先對患兒的臨床治療的治療效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療效評價[4]:顯效:患兒驚厥癥狀得到顯著控制,且患兒臨床相關指標良好;有效:患兒驚厥癥狀得到一定的控制,患兒臨床指標檢查合格;無效:患兒驚厥癥狀沒有改善,臨床指標檢查不合格。然后通過檢查對患兒的體溫恢復正常的時間、驚厥停息的平均時間、氣喘舒緩的時間和咳嗽緩解時間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擇SPSS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進行,當P<0.05時,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的治療效果比較 對2組患兒的治療效果觀察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兒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6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7.26%),2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的治療效果比較[n(%)]
2.2 2組患兒的臨床各項指標比較 對2組患兒的臨床各項指標進行分析可知,觀察組患兒的體溫恢復正常的時間(66.50±3.08)min、驚厥停息的平均時間(2.34±1.12)d、氣喘舒緩的時間(1.65±0.42)d和咳嗽緩解時間(3.17±0.26)d;對照組體溫恢復正常的時間(79.17±1.55)min、驚厥停息的平均時間(3.82±1.26)d、氣喘舒緩的時間(2.94±0.34)d和咳嗽緩解時間(5.53±0.61)d。觀察組各項指標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2組以上指標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小兒驚厥作為一種臨床十分常見的兒科疾病,嚴重影響患兒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5]。研究指出,維生素B6是一種氨基酸脫羥酶的輔助酶,有很強的催化作用,可以促使谷氨酸生成相關氨基酸,通過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傳遞,可以顯著地抑制感受器的興奮[6]。文獻顯示[7],通過對小兒驚厥患兒進行大劑量維生素B6滴注治療,可以使得患兒的治療效果顯著提升,治療有效率達到90%以上。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靜脈大劑量滴注維生素B6和綜合治療患兒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64%)顯著高于單獨采用綜合治療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77.26%)(P<0.05),表明通過維生素B6的滴注可以使得患兒得到更好的療效。有研究指出,對于小兒驚厥患兒進行治療時,通過大劑量滴注維生素B6可以使得患兒的體溫恢復正常的時間、驚厥停息時間等臨床指標得到明顯提升[8]。本研究結果也顯示,通過靜脈大劑量滴注維生素B6和綜合治療的患兒的臨床各項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單獨采用綜合治療的患兒。
綜上所述,在臨床治療小兒驚厥癥患兒時,在臨床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對患兒滴注大劑量的維生素B6可以顯著提高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治療效果明顯提升,建議臨床治療中廣泛推廣使用。
[1] 彭建霞,田淑娟,王淑玲,等.小兒驚厥性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118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33):5181-5182.
[2] 姜慧軼,賈飛勇,劉仕成,等.多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嬰兒痙攣30例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0):1571-1572.
[3] 王全震.小兒驚厥108例臨床相關因素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0, 16(10):109.
[4] 王錦麗.小兒驚厥的臨床特點及治療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 51(18):136-137.
[5] 顧琴,陳艷,湯繼宏,等.非驚厥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16例臨床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32(4):583-584.
[6] 常瑞.復方甘草酸苷與維生素B6存在配伍禁忌[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3):71.
[7] 劉黎黎.新生兒難治性驚厥的研究進展[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1,13(1):77-80,封3.
[8] 裴樹華.小兒驚厥64例臨床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19(9):1357-135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2.031
江西 333100 鄱陽縣人民醫(yī)院 (胡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