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 金英偉
(大連理工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4)
項目管理實踐特別強調管理重心前移的問題,項目啟動后需要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項目的啟動、計劃、組織工作中,以保證項目一步步按計劃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但是,現(xiàn)代項目管理在企業(yè)日常業(yè)務中的應用日益普遍,只是把每個項目看成單一的、不可重復的過程已不能很好地滿足項目管理應用普及化的需求,因此項目后評價受到廣泛重視。項目后評價不但能夠在投資中提高管理者的決策水平,而且能夠提高項目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整個項目團隊的工作能力。項目成功度評價法作為一種綜合的項目后評價方法,能夠對項目從頭到尾的工作做出整體有效的評價,但在算法上的缺陷導致其在實踐應用中流于形式。
項目后評價是項目完成并運行一段時間后,對其目的、執(zhí)行過程、效益、作用和影響進行系統(tǒng)客觀分析總結的一種項目管理技術手段。通過對比分析項目計劃與完成狀況的差別找出項目成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從而在不同項目的周期之間有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在項目生命周期中與項目可行性研究遙相呼應,并在項目實踐中越來越受重視。項目成功度評價法是目前最受歡迎的綜合后評價方法之一,由于其以邏輯框架法為基礎構建評價指標體系,依靠專家的經驗判斷給出各指標的綜合評價結果,對項目的成功度做出定性評價結論[1],因而成為一種邏輯嚴謹、操作系統(tǒng)、可靠性較高的綜合評價方法。
在項目成功度評價過程中,專家組意見會受到個人知識、經驗和文化程度等非確定性個人因素的影響,存在個體差異性;由此產生的專家組評價差異通過人為調節(jié)整理后得到一致結論,此過程必定使一部分專家意見在結果中沒有得到反映,在以后項目實踐參考時勢必造成操作者的解讀偏差。此外,項目成功度評價法的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并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導致最終得出的結論缺乏對比參考性。由于其局限性,在實際應用中沒有得到有效推廣,很多教材中也僅僅作為一種有效的方法進行舉例展示。成功度評價法在實踐中的重要作用沒有得到適當發(fā)揮,這是項目管理綜合評價領域的一大缺憾。
學術界對項目成功度評價法的數(shù)據(jù)處理和總體成功度結論定義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杜俊慧[2]改進了傳統(tǒng)成功度評價法專家評分的表達方式,分別用灰色關聯(lián)度和灰色統(tǒng)計方法計算了項目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和整個項目的定量評價結果。其根本在于利用灰色理論把專家評價的定性評分轉化為定量數(shù)據(jù),并得出一個整體的定量分析結果。武同樂[3]在對公路舊橋加固效果后評價中,首先,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了成功度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其次,采用專家評價法中的德爾菲法得到評價指標集,并優(yōu)化處理不同類型的指標,得到項目的成功度評價集矩陣;最后,采用模糊數(shù)學理論里的矩陣算子進行拓廣,建立了綜合性較強又能突出重點的成功度計算模型,在總評結論算法上極具參考意義。孫崎峰[4]以衡棗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為例,采用多級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項目成功度結果進行運算,并根據(jù)其指標體系和模型建立了MIS 輔助系統(tǒng),用軟件計算代替了人工計算,大大減少了多級模糊綜合評價法帶來的運算困難。黃雁南[5]則把市政項目作為背景,開發(fā)了市政項目后評價成功度模型的MIS 輔助系統(tǒng)來解決項目數(shù)據(jù)收集存儲和項目后評價的數(shù)據(jù)合理利用問題。司艷杰和黃元生等[6-7]分別用二元語義和模糊神經網(wǎng)絡對項目成功度數(shù)據(jù)進行了處理。
以上研究均把評價集的模糊性作為研究重點,但在成功度評價法中對專家評價集簡單地采用模糊數(shù)據(jù)處理,并不能很好地說明各指標的完成情況,對于采用專家評價法的項目需采用確定不確定的量來描述,這也正是集對理論的核心思想。集對分析不僅能夠通過計算得出指標的定量結果,而且能夠通過數(shù)據(jù)的大小排列方式比較指標的完成狀況,因此,集對數(shù)在人工智能、醫(yī)學、項目風險評價等領域都得到了學者們的關注。本文在項目后評價中利用聯(lián)系數(shù)理論,以求為成功度分析法的結果分析提供新的解決思路。
集對分析從同、異、反三方面表征兩集合之間的聯(lián)系[8],聯(lián)系數(shù)是集對分析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聯(lián)系數(shù)的一般表達形式為
U(w)= S/N + (F/N)i + (P/N)j
式中,N 表示集對的特征總數(shù);S 為共同具備的特征總數(shù);P 為具有相對立的特征總數(shù);F =NS-P 為既不是共同特征,又不是相對立的特征總數(shù)。S/N 為同一度,F(xiàn)/N 為差異度,P/N 為對立度。i ∈[-1,1],j 一般情況下?。?,可簡記為
式中,a,b,c 滿足歸一化條件:a+b+c=1。
本文運用a,b,c 來刻畫項目成功的程度,a 表示成功,c 表示失敗,而b 表示介于成功與失敗之間的成功程度。將b 擴展成b1,b2,b3表示成功與失敗之間三種不同程度的成功度評價,如此,便構成了基本的五元聯(lián)系數(shù),即
成功度評價法是以項目可行性研究時確立的項目目標為標準,對項目運行過程中的實施狀況和實際效益進行綜合評價,以得出項目總體成功度的一個綜合性項目后評價方法。該評價法以專家組的經驗判斷為基礎,通過對數(shù)據(jù)的處理運算得出項目的總體成功度,因此,建立一個客觀、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對于結論的科學性非常重要。由于不同項目在實施運作過程中采取的管理方式相差較大,在制定目標時考慮的因素也千差萬別,如政府牽頭建設的項目會較重視社會影響,企業(yè)承接的建設項目則更多地考慮項目的經濟效益等。本指標體系的構建以體現(xiàn)建設項目從立項到收尾工作的項目管理能力作為重點,圖1是某管件工業(yè)公司建設項目的成功度評價指標體系。
某管件工業(yè)公司建設項目的實施時間較早,共歷時五年,是受過外經貿部嘉獎的優(yōu)秀項目之一。然而,由于其實施時仍處于項目管理方式發(fā)展極不成熟的時期,所以,仍舊存在著諸多問題,在此無法一一細述。盡管每個項目的完成情況各不相同,但其計劃、管理過程卻是可以互相借鑒的,因此,該評價指標體系從項目規(guī)劃、項目管理過程和項目效益三個方面對其進行評價,項目管理過程評價涵蓋了項目實施的九大要素,總之,該評價體系能夠較好地彰顯該項目的特色及與不同項目之間的共性問題,是針對該類項目的一個理想的評價指標體系。
圖1 某管件工業(yè)公司建設項目成功度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項目的指標體系構建完成之后,采用專家打分法對各級指標打分,賦予指標權重。首先,成立專家組,邀請了20 位專家,專家成員包括公司中高級管理人員、熟悉項目所在領域的專家、咨詢行業(yè)專家、工程技術領域的專家等;其次,向專家說明項目整體情況,充分交代項目的背景資料,尤其是投資者對項目實現(xiàn)目標的要求等,組織專家組針對項目指標在項目開展中的重要性進行打分;最后,收集匯總專家打分表,采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各指標權重,得到各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
項目管理是一個目標導向的系統(tǒng)過程,因而目標達成是項目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標準,本文在參考原評價方法的基礎上對評價等級的含義進行改進和補充后,分為以下5 級:
A:完全成功。項目目標完全實現(xiàn),或者項目的完成比預期目標更好。相比成本,項目取得非常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甚至超出項目目標的要求。指標的成功率達到80%以上。
B:成功。項目目標大部分實現(xiàn),相比成本,項目達到了預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指標的成功率達到65% ~80%。
C:部分成功。實現(xiàn)了部分原定收尾目標,但相比成本,只取得了一定的影響和效益。指標的成功率為50% ~65%。
D:不成功。項目僅實現(xiàn)了有限的目標,相比成本,取得的效益不明顯。指標成功率為35% ~50%。
E:失敗。項目目標無法實現(xiàn),沒有取得任何大的正面效益,相反不利影響很大。指標成功率在35%以下。
此外,根據(jù)各級指標評價集的數(shù)值分布情況參考五元聯(lián)系數(shù)同異反態(tài)勢分布表把成功度評價指標區(qū)分為同勢,均勢和反勢;當成功度處于同勢區(qū)時,意味著項目的完成情況與理想?yún)⒄占哂型悔厔荩错椖繛椤俺晒Φ摹?,這說明項目完成情況很好,達到預期效果。當評價處于均勢區(qū)時,意味著項目完成情況與理想?yún)⒄占尸F(xiàn)“勢均力敵”的狀態(tài),即項目處于成功與不成功的中間狀態(tài)。當評價結果處于反勢區(qū)時,意味著項目完成情況與理想?yún)⒄占哂袑α②厔?,即項目成功度很低,項目具有失敗的態(tài)勢。采用聯(lián)系數(shù)的態(tài)勢分析方法可以區(qū)分出整個項目評價指標體系中每一個指標的成功程度,然后再在權重計算影響下決定總的項目成功程度。
以某管件工業(yè)公司的建設項目為評價對象,運用基于五元聯(lián)系數(shù)的成功度評價法對項目數(shù)據(jù)進行收集處理。通過與多位專家的訪談和問卷調查,選取了20 名對管件工業(yè)工程建設領域較為熟悉的專家,針對收集到的項目完成情況的數(shù)據(jù)進行打分,根據(jù)模糊層次分析法計算得出指標體系中各個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9-11]。在已知各個指標權重的情況下,邀請專家們根據(jù)成功度評價法要求標準對各指標的成功程度打分,用各指標中選擇該評語的專家人數(shù)與專家總數(shù)之比得到單個指標的成功度評語集。
項目的規(guī)劃組織能力用U1表示
項目管理過程的成功度水平用U2表示
項目效益的完成情況用U3表示
由一級指標的權重W = (0.2,0.55,0.25)和計算得出的一級指標的評價集可計算項目的總成功度U
U =W(U1,U2,U3)T
=(0.296 5,0.249 5,0.249 5,0.163 5,0.041)
從項目成功度評價的總評結果綜合來說,認為項目成功度達到80%以上(A)的有29.65%,認為項目成功度達到65% ~80% (B)的有24.95%,認為項目成功度為50% ~65% (C)的有24.95%,認為項目成功度為35% ~50% (D)的有16.35%,認為項目失敗的即成功度低于35% (E)的有4.1%??傮w來看,該管件工業(yè)公司建設項目的完成情況相當不錯,認為項目絕對成功的已超過半數(shù)。但是從中仍可以看出部分專家對有些完成情況不良的指標因素影響項目整體成功度的擔憂。結合原始項目材料,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情況產生的原因也是不可避免的,由于項目的一次性和運行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勢必會造成完成過程中某些領域有突發(fā)狀況。表1是從指標的態(tài)勢分布情況分析具體各個指標的完成情況。
從對二級指標的態(tài)勢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該公司項目的前期機會分析與市場定位是非常恰當?shù)?在實施過程中,進度和指標的管控也完成得很好,變更管理和創(chuàng)新管理能力尤其突出,究其原因是由于項目初期設定目標為完成12 條工業(yè)管件生產線,其中兩套進口,年產量6000t,在實施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樣完成會造成公司大而全的重復建設,所以進行了主動調整,最終完成10 條管件生產線 (其中2 條引進國外設備),年產量4500t,但年產值卻由原先的2000 萬元增長到2300 萬元,這個項目過程中的變更管理不但為公司節(jié)約了資源,而且創(chuàng)造了超額收益,可謂是兩全其美。此外,項目的創(chuàng)新管理成績也很值得關注,其中的合同管理創(chuàng)新和技術創(chuàng)新,一個是在商業(yè)運作上促成合作方交付的關鍵部件,另一個則是形成了產學研的技術創(chuàng)新融合模式,使項目即使面對復雜情況依舊能夠按時保量地完成。
表1 某管件工公司建設項目二級指標體系態(tài)勢分布表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項目的組織機構及人員配置的合理性、項目人力資源管理水平、項目采購和合同管理水平及項目風險管理水平仍有提升空間。由于該項目規(guī)模龐大,技術難度大且需要的人工復雜,以及組織項目的總公司自身的組織弊病使得項目機構設置及人員管理方面表現(xiàn)欠佳。在采購過程中,因引進的設備無法實地驗貨導致被騙,增加了項目采購成本及運營風險。
盡管該項目實施中出現(xiàn)了諸多問題,但是從一級指標的態(tài)勢分析來看,項目完成的整體狀況較佳,項目規(guī)劃能力處于同勢31 級,項目管理過程評價處于同勢19 級,項目的效益處于同勢55級;總體成功度評價處于同勢10 級的優(yōu)秀水平。
傳統(tǒng)的成功度評價法只能在總體上給一個定性的結果,并不能有效反映各指標對項目成功度的貢獻和今后工作需要改進的方面,是完全的靜態(tài)評級方法。本文采用集對理論里的聯(lián)系數(shù)的概念對項目成功度進行分析,并設計了完整系統(tǒng)的評價體系。與傳統(tǒng)的模糊綜合評價法相比,集對分析不僅能夠綜合大量數(shù)據(jù)信息,而且能夠對指標體系中各級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比較評價,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可在一些特重大項目中推廣使用。該方法的缺點就是要求專家評價數(shù)據(jù)越多越能說明問題,成本相對較高。
[1]張三力. 項目后評價[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2]杜俊慧. 灰色理論改進與完善項目后評價中的成功度評價法[J]. 科技和產業(yè),2012,12 (1):49-52,82.
[3]武同樂,徐岳. 公路舊橋加固效果綜合評價方法[J].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5 (1):28-32.
[4]孫崎峰. 基于成功度的高速公路綜合后評價模型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9.
[5]黃雁南. 市政建設項目后評價成功度模型研究[D] .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6.
[6]司艷杰,魏法杰. 基于二元語義的項目成功度群體綜合評價方法[J]. 系統(tǒng)工程,2009,27 (3):73-78.
[7]黃元生,劉慶超,邱自龍. 基于模糊神經網(wǎng)絡的電廠建設項目成功度后評價實證研究[J]. 技術經濟,2009,28 (3):58-61,123.
[8]金英偉,遲忠先,李艷紅,等. 基于聯(lián)系數(shù)系統(tǒng)態(tài)勢排序綜合評判方法及應用[J] .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2 (6):759-764.
[9]齊艷平. 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油氣田開發(fā)項目管理評估研究[J]. 項目管理技術,2011 (5):96-100.
[10]馬旭晨,王慧芬. 對我國項目管理評價的認識與分析[J].項目管理技術,2006 (10):65-68.
[11]Lavagnon A Ika. Opening the black box of project management:does World Bank project supervision influence project impact[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15,33(5):1111-1123. P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