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
摘要:將合作學習應用到英語教學中,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在相互合作中實現(xiàn)共同進步,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學習積極性。對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意義作出闡述,同時對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策略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英語;合作學習;意義;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5)05-0149-02
合作學習是美國教育家David Koonts率先提出并實施的教學概念。合作學習教學方法被我國引入之后,推動了我國英語教學模式的轉變。將合作學習應用到英語教學中,是順應教育理論發(fā)展與時代發(fā)展對英語教學提出的重要要求,同時也是提升學生英語素養(yǎng)、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有效途徑。
一、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意義
我國當前大多數(shù)英語課堂仍舊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中,教師往往采用填鴨式的知識傳授方法,導致學生欠缺足夠的語言實踐機會,并且學生在教學中所處的被動位置也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的調(diào)動,因此改革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首先,合作學習能夠將以人為本的理念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是學生之間的合作,將合作學習應用到英語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地體現(xiàn)出學生在英語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另外,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將教師從繁重的教學壓力中解放出來并扮演好學生在知識探索中的引導者這一角色。在這種教學與學習狀態(tài)下,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英語知識的傳授與掌握過程中,并在獲得更加廣闊的自我展示空間基礎上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習能力與發(fā)散思維。
其次,合作學習可以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合作學習提倡學生的合作與自主探究,在此過程中,學生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并且以學生為主體的知識探索與知識掌握過程也減少了學生的焦慮心理,這對于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參與性具有著重要意義。
最后,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有效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并可以對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進行改善。由于合作學習主要依靠學生的自主探索來完成學習過程,所以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減少教師的課堂教學量,并可以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對學生個性的了解方面,從而為因材施教工作的開展構建基礎。另外,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具有更多的互動機會,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也會發(fā)生轉變,這對于改善師生關系與生生關系而言具有著重要意義。
二、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開展教學活動,要求教師能夠對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做出確定,并在對合作學習任務做出合理設計的基礎上以異質分組為原則開展分組,從而為學生之間的討論、匯報以及學習成果展示等構建良好基礎。為了讓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發(fā)揮出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目的,英語教師還需要通過采取以下策略來對合作學習過程做出優(yōu)化與管控。
1.重視學生合作技能的培養(yǎng)
在英語教學中,學生所具備的合作學習技能直接影響著合作學習能夠取得的成效。從合作學習能力的內(nèi)容來看,學生應當具備的合作學習能力包括較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他人觀點做出概括與總結的能力等。在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思想上重視合作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有必要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讓學生認識到合作學習技能對學習氛圍的優(yōu)化、學習效率的提升等所能夠發(fā)揮的作用,從而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和自身的探索與認知中實現(xiàn)自身合作學習技能的提升;其次,教師有必要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做出指導,尤其是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他人的發(fā)言、總結他人的發(fā)言,并善于提出自身的看法與闡述自身的看法等;最后,教師與學生都要認識到,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為了推動學生合作學習技能的不斷提升,教師與學生都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對這些問題做出改善,從而將不斷完善合作學習的過程變?yōu)椴粩嗵嵘龑W生合作學習能力的過程。
2.對需要討論的問題做出科學設計
在合作學習的開展中,教師需要針對教學內(nèi)容來設計問題,并引導學生圍繞問題開展討論,從而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對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做出認知。由此可見,教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所設計的問題決定著合作學習是否能夠取得良好的成效。在問題的設計過程中,教師要確保問題具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教師所設計的問題需要能夠調(diào)動學生興趣。具有趣味性的問題能夠提升學生對討論過程的參與性。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興趣點做出考慮,從而確保所設計的問題能夠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其次,教師所設計的問題需要具有開放性的特征。問題的開放性使問題的答案可以通過多種表達方式來進行敘述,并且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思維能力;再次,教師所設計的問題難度應當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3.強化對合作學習過程的監(jiān)控
為了確保合作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素質,英語教師有必要參與到合作學習過程中。在此過程中,教師主要是以指導者、巡視者與觀察者的角色出現(xiàn),即要求教師能夠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做出協(xié)調(diào)、監(jiān)控與指導,從而確保合作學習效率的提升。在此方面,首先教師要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糾正。合作學習過程是學生對知識做出探索與掌握的過程,因此在此過程中,學生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錯誤,如受到母語文化負遷移影響而導致的表達不清、句式結構錯誤、詞匯使用錯誤等。對這些錯誤做出糾正對于引導學生正確掌握英語知識具有著重要意義。這要求教師在對合作學習過程做出巡視時能夠對合作學習情況做出觀察,從而對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發(fā)現(xiàn)、總結、糾正與指導。其次,教師需要對合作學習紀律做出維護。合作學習是一種開放性的學習模式,這種開放性容易導致欠缺自制力的學生做出與學習并不相關的事情,這種行為不僅會影響到組內(nèi)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同時也容易對其他小組的合作學習產(chǎn)生負面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不正確的行為做出干預,并通過對合作學習過程做出巡視來對學生行為進行監(jiān)督,從而維持良好的合作學習秩序;再次,教師需要引導組內(nèi)成員積極發(fā)表自身見解。在英語課堂利用合作學習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組內(nèi)成員欠缺討論氛圍會導致組內(nèi)“冷場”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而產(chǎn)生這一問題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組內(nèi)成員所準備的材料并不充分。對于這一問題,教師不僅要強調(diào)合作學習材料的重要性,同時需要鼓勵組內(nèi)成員針對知識點等內(nèi)容做出積極的討論與發(fā)言;最后,教師需要對組內(nèi)成員人際關系做出必要干預。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組內(nèi)成員分工與意見不合等問題都容易導致組內(nèi)成員出現(xiàn)矛盾,并且這些矛盾會對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成效產(chǎn)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之間矛盾的類型與原因來進行干預與指導。如針對小組討論過程中意見不合導致的矛盾,教師可以提前制定小組成員觀點表達秩序,從而避免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產(chǎn)生不必要的沖突與誤會。
4.合理選取提問策略
在英語教學實施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當作重要的出發(fā)點,因此,在學生分組談論問題過程中和討論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做出評估。而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分組提問或者抽查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此方面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要以學生討論的內(nèi)容為依據(jù),即強化問題所具有的針對性。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具有著開放性的特點,因此,教師在對合作學習成效做出檢驗的過程中所提問的問題也應當具有開放性。面對這種問題,學生并不能夠在書本中輕易找到答案,而應當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做出思考,所以,教師在對學生提出問題之后,應當讓學生具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并重視鼓勵與啟發(fā)學生,從而讓學生找到問題的答案;再次,教師需要以推動學生英語素質發(fā)展為出發(fā)點來對學生回答做出評價。教師對學生所做出的評價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合作學習評估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仔細聆聽,并做到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答案中的閃光點,然后根據(jù)學生對整個答案的認知情況做出引導與糾正。雖然合作學習的評價過程提倡以鼓勵學生和表揚學生為主,但是引導學生改正錯誤與掌握知識才是英語教學實施合作學習模式的根本出發(fā)點。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因此,教師有必要重視學生合作技能的培養(yǎng)、問題的科學設計、合作過程的嚴格監(jiān)控以及提問策略的合理選擇,從而確保合作學習過程得到優(yōu)化并發(fā)揮出提高英語教學成效與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