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歡
摘 要:口算,在人們的生活中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計算手段,它具有快速、靈活的特點。口算的基本功主要來自低年級,而低年級則以計算百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和表內(nèi)數(shù)的乘除,學生能正確并快速的掌握口算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還能為以后學習運算定律打好基礎(chǔ),因此,要求低段教師要注重學生口算的訓練。
關(guān)鍵詞:口算訓練;速度;正確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5-111-02
口算能力是小學數(shù)學最基本的運算能力,是一切數(shù)學學習的基礎(chǔ),口算能力還是衡量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的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因素??谒隳芰Φ呐囵B(yǎng),要讓學生懂得口算的算理,通過一定的訓練,讓學生掌握口算的方法,再經(jīng)過反復練習,使學生對基本口算能夠算得又對又快,能根據(jù)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靈活地解決問題?!?】而對于低段的學生(特別一年級)來說,他們還沒有意識到口算的重要性,而且對枯燥的計算沒有興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低段孩子的口算速度以及正確率,成了數(shù)學教師的教學重任。
一、低段孩子在口算中遇到的困惑及對策
低段兒孩子的生理心理發(fā)展的不夠成熟、認知水平不高加上學習的習慣差,導致在計算時比較粗心,容易把數(shù)字抄錯,如1與7、6與0,、4與9等都容易抄錯、寫錯或者因為潦草而看錯的情況出現(xiàn),于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是提高低段學生口算計算正確率的前提。
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如:小組口算比賽奪紅旗。這種練習,在培養(yǎng)口算能力的同時,還可以提高集體榮譽感。教師還可以自制演示活動口算卡。用兩塊大小不同的圓形纖維板或膠合板等,中間用釘或螺絲固定,大小圓板上分別寫上0~99的100個不同的數(shù)字口算板上,中間寫上運算符號。使用時,教師可任意轉(zhuǎn)動圓板,組成需要的題目,訓練學生快速反映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二、重視口算訓練,提高口算能力
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1-3年級的孩子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nèi)的加減法和表內(nèi)乘除法,會口算百以內(nèi)的加減法”,數(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而口算訓練是體操中的重要一節(jié)。口算訓練時學生在瞬間要進行各種復雜的思維活動,把試題進行“分解、轉(zhuǎn)換、變式、重組、……”從而達到迅速、準確地解答??谒阌柧毜娜蝿?wù)就是要在引導學生正確解答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一年級數(shù)學教學當中,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口算速度以及正確率,我試著用多種方法去教學,覺得要想提高口算速度以及正確率,可采用如下方法對學生進行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
1、養(yǎng)成習慣,每天訓練
“曲不離口,鼓不離手”,口算能力是學生必備的基本功,我們得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教學和訓練。比如在學習完10以內(nèi)不進位加法后,我就準備了81張加法算數(shù)卡,每一個10以內(nèi)的不進位加法算式都不落下,讓學生口算。在第二天學習了10以內(nèi)不退位減法后,我又把45個不退位減法算式連同之前的81個加法算式一起在每天早上或者數(shù)學課之前讓學生口算練習。越學到后面,積累的算式卡片就越多,不斷的重復,讓學生熟能生巧,一看到算式就知道答案。
2、靈活多樣,激發(fā)興趣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提倡和鼓勵算法多樣化,我覺得在口算教學中我們也要提倡口算方法的多樣性。
(1)學校訓練,培養(yǎng)興趣方法。多做多練是前提,讓學生在練習中不斷的培養(yǎng)出計算的方法,尤其是目標教學加法交換律、加法分配率從中可以獲取??谒憔毩曇顫姟⑸鷦?、多樣化,在訓練中經(jīng)常采用的方式有出數(shù)游戲、聽算、開火車、對口令、找朋友、擂臺大賽、定期檢測等等。
(2)家校合作,提高小孩口算能力。學習僅靠學校里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那么家長如何一起來提高孩子的口算速度與正確率,這就需要家校緊密聯(lián)系,作出相應(yīng)的對策。
這里有一位教學口算比較成功的家長與我分享他的教學計劃。每天放學,他都要了解一下孩子在學校當天的口算情況,而面對孩子帶回家的那些口算練習,他不是急著讓孩子完成,而是先進行口頭計算,教孩子“認算式”,再給孩子計時,錯一題扣5秒,看看是不是每天在不斷的進步。他給我看的一份時間記錄,孩子從最初的20題需要2分13秒,5天后成功突破2分鐘,在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訓練,孩子都能在1分鐘內(nèi)完成20道題,遠遠超過了課標要求的“一分鐘口算8道算式”的要求。
3、重視算理,提高質(zhì)量
口算要讓學生理解算法的基礎(chǔ)上掌握算法,不能單靠機械記憶或死記硬背。在弄懂方法,掌握算理的同時還要注意口算方法的多樣性,解決某個口算問題要學生通過主動探索,自己提出不同的思路。在口算教學中口算方法是否是學生個性化思維的結(jié)果,我覺得是很關(guān)鍵見的,所以在教學中我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盡可能把自己的方法講出來,也讓學生“多中選優(yōu),擇優(yōu)而用”。
教學一種新的口算方法,要給學生講清算理。比如口算5×17,教師不能滿足于學生能正確說出得數(shù),而要讓孩子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數(shù)的組成上,從而說出想的過程。10+7=17,把17分成10和,再5×10+5×7=85,同17×5直接數(shù)算的結(jié)果相同,但它不僅反映了口算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特點,還培養(yǎng)了以后學生對乘法分配率的認識。學生只要敢想,教師就要進行鼓勵。
三、口算訓練中存在的誤區(qū)及反思
在不斷的嘗試中,學生的口算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總有一些后進生進步緩慢,導致班級里面口算速度與正確率懸殊拉大,這讓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仡欁约涸诳谒憬虒W上的方法,導致個別學生口算能力提高不明顯,主要是存在以下誤區(qū)。
1、只重視練習形式,忽視練習實效。
如果教師只是以學生口算結(jié)果正確為目標,雖然分析了口算思維過程,但不幫助學生比較口算方法的優(yōu)劣,那么比如5+7,總有學生是在5的基礎(chǔ)上接下去數(shù)7個,甚至掰手指。
2、只重視全班練習,忽視個別訓練。
口算的方法是多樣化了,是不是每一位學生都能跟上呢?在“開火車”過程中,慢的小火車如果是因為某位孩子的原因,教師是否單獨對他的口算訓練制訂方法。
在新課程教學中,即要重視算法多樣化,更要重視口算算理的教學;即要提高全班口算效率,更要注重個別學生的口算訓練。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口算能力,為學生有效的學習數(shù)學奠定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 陳 福《淺談小學生口算能力的提高》,2009(09)
[2] 張建林 有效提高低年級學生口算能力的思考,數(shù)學大世界,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