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彬
摘要:高校體育教學過程,由于其內容體系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帶有一定的競技因素,從而使教學過程中帶有一定的安全性問題,整個過程需要學生的生理、心理和身體的完全參與,也就導致了在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文章就此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并證明本研究具有一定可行性,并對高校體育工作風險防范提供了理論參考。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
1 ?前言
體育運動本身具有較強的競爭性和對抗性,學校體育教學活動所面對的體育教學風險,是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出現(xiàn)的動作行為上、意識上、思想上的風險。由于其產生的事故責任、賠償可能性和法律糾紛等問題,其管理目標限定在減少體育活動傷害事故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方面。高校體育教學風險存在時間較久,近幾年問題凸顯,其根源一方面在于應試教育的重智輕體,導致近幾年我國學生體質連續(xù)下降,再加上學校體育管理模式的落后,使大學生體育活動安全事故增多。由此,在高校中體育教學活動進行風險評估是十分有必要的。
2 ?體育教學風險評估理論的內涵
2.1體育教學風險評估理論的發(fā)展
許多學者的研究成果中對于風險評估理論的分析,存在著不同的見解,而對于評估的操作環(huán)節(jié)也持有不同的觀點。這樣使得風險評估沒有一個完整的理論作為支撐,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也就導致了研究推進緩慢的結果。
通過查閱有關風險評估的文獻,我們可以看出類似于這樣研究的文章很多。但是,深入研究后發(fā)現(xiàn),目前的研究只停留在表層的研究中,而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風險,如何去正確評估的研究還很不完善。可以說高校體育教學中風險存在由來已久,認真地分析和定位才能夠準確找出風險發(fā)生的緣由,進而加以預防,因此,此類研究還須進一步加強。
2.2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風險
現(xiàn)在的高校體育教學工作僅僅局限于以風險危害安全為主要的任務,缺少追求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我們要轉變體育教學的思想觀念,要對體育教學理論進行深入的研究,特別是要針對高校體育教學風險存在進行深刻認識,把運動傷害事故轉化為風險的收益。通過這種認識將使高校體育教學質量得到很好的提高,還能為人類的身體健康、愉快的工作、提高身體素質、改進體育教學方法手段以及為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理論保障。
2.3體育教學風險的評估
風險評估,即安全評估,通過綜合考慮風險產生的概率和風險發(fā)生后的損失程度及其他相關因素來估算出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和風險程度。基于發(fā)生的損失數(shù)據(jù),運用概率論和數(shù)理統(tǒng)計的方法,對某一(或幾個)特定風險事故發(fā)生的概率(或頻數(shù))和風險事故發(fā)生后可能造成損失的嚴重程度做定量分析。
3 ?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風險評估的實施策略
3.1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的體系
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是由上述主要因素形成的一套完整的風險評估體系。全國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是為了評估出主要存在因素,根據(jù)評估出來的要素來研究如何評估,評估實施過程要合理,要有針對性。
3.1.1評估的目標
風險評估有了目標,才能選擇評估什么內容,才能確定風險評估人選,決策評估的合理時間,并運用最好的評估方法和手段。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目標是:提高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水平,加強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效益,使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呈現(xiàn)良好的運行模式。
3.1.2風險評估的對象
風險評估的活動者即為風險評估的客體。要對風險評估的個體活動進行評估,也要看活動過程是否按照相關的要求進行,對課題評估的結果是否準確無誤。一方面要考慮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考慮評估的結果對教師、學生、學校等方面存在風險的程度大小,風險存在的影響是利是弊。
3.1.3評估權重的設置
評估權重設置要根據(jù)高校體育教學評估的側重點不同,評估主體首先設置學校在風險評估中風險指標體系風險量的大小。評估主體預先設定的各單個指標分值占指標體系分值的比重。因為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的主體構成的不同,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的預先設置的目標大不一樣,所以評估指標的方向也會有所變化。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的主體不同,評估指標的設置也不能完全固定,由實際操作者對主體的不同進行預先的設置。
3.2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模型
風險評估模型是對風險評估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的建構基礎是在一定的評估層次和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的前提下,結合相應的分析理論和統(tǒng)計學學科知識,逐步搭建的評估體育教學風險的模型。
3.2.1設定風險評估指標權重
本文選擇層次分析法來確定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指標的權重。本模型采用1至9標度法,請有關專家填寫判斷矩陣。假設建立的判斷矩陣為B=(CKL)P×P,其中CKL表示對于上一層元素而言 BC對 BK的相對重要性指數(shù)。建立了判斷矩陣以后,就要對判斷矩陣分別單排序并進行一致性檢驗。
第一,明確單個排列的權重。評估體系里的多個指標權重,可以運用和積法進行換算。
第二,得出結果要對其是否一致進行檢驗。
第三,計算層次總排序。
3.2.2模糊綜合評估過程的實施
在一定條件下,對于模糊綜合評估過程,通常運用一些有關的高等數(shù)學理論和一些科學的分析方法進行研究分析。最后,根據(jù)得到的評估結果分析整個評估過程,具體操作如下:確立評估指標和要素,規(guī)范評估行為;明確有關于風險評估的定語;預設風險要素體系權重向量;確定風險要素的隸屬度矩陣R;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判。
3.3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的運行
3.3.1評估方法的確立
帕累托分析法是根據(jù)評估分析內容制定方針應使用帕累托分析法,針對不同形式、不同類別開展排列分組,根據(jù)內容標注出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再根據(jù)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制定行動路線。
收集數(shù)據(jù)。按分析對象和分析內容,根據(jù)分析對象和分析的內容開展材料整理,最終以要點的要求進行整理。
數(shù)據(jù)處理。根據(jù)要點的要求、性質分別對資料分析處理,分析面廣且包含內容多,如:累計數(shù)值到什么程度、數(shù)值所占比例。
根據(jù)數(shù)據(jù)處理的結果制表分析。
3.3.2評估過程
體育教學風險評估的過程包括:確定目標、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得出結論。
確定目標:體育教學風險評估先制定最終預想結果,根據(jù)預想結果制定策略、方針、整體思路,合理有效地利用資源,選擇合理路線。
資料整理:預想效果制定后,根據(jù)要求分析數(shù)據(jù)、取其精華,利用合理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整理。采用方法可用多元化的實地考察。
預期效果:數(shù)據(jù)進一步研究后,制定預期效果,并獲取相關數(shù)據(jù),并將相關結果對外告知他人。
3.3高校風險評估的要求
評估要求的立足點根據(jù)多元化的形式探討風險評估,因需求不同采取方式就不同。多元化的因素取決于那個主體對象是制作者還是使用者;想要關注實施過程還是所要效果或是對其的力度面,都要仔細思考。
第一,應具有高風亮節(jié)的精神、嚴謹求實的作風,優(yōu)良的團隊,這幾項是風險評估的重點要求;
第二,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從實踐中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多與他人溝通交流,不斷提升自己,使自己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第三,選取的課本應適用現(xiàn)代教學目標,可選用多種類型的課本適合體育教學大綱等,使學生更好地獲得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發(fā)展。
最后,驗證真理的唯一標準就是通過實踐,首先要素是教育實施過程管理,風險評估效果最終是以管理效果來反映。因此,指標的設立要充分反應風險管理的力度。
4 ?結束語
通過對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風險評估理論的仔細梳理,把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的基本理念、原理和方法進行科學的整合,形成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新的模式。在新的模式下,根據(jù)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的要素體系,以及形成的評估執(zhí)行的準則,對體育教學中風險進行評估歸類,最后得出相應的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建立評估體育教學的風險模型,對體育教學風險進行系統(tǒng)分析,依據(jù)得出的結果,說明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苗,石巖.小學生體育活動的安全問題與風險防范理論研究[J].體育與科學,2006,(06).
[2]張左鳴.高校運動傷害的風險管理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
[3]陳平.大學生體育活動安全問題與風險防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04).
[4]張俊,張超慧.體育教學風險的另類思考[J].四川體育科學,2004,(03).
■ ?編輯∕岳 ?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