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江林,李明紅,劉克明
(1. 湖南省南岳樹木園,湖南 南岳 421900;2. 衡陽市南岳區(qū)林業(yè)局,湖南 南岳 421900;3. 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為了充實《南岳植物檢索表》中的物種及其分布,2013––2014年在湖南南岳衡山發(fā)現(xiàn)了湖南被子植物[1–2]新記錄種6個(5個種,1個變種),并采集了其植物標本(憑證標本均存放于湖南省南岳樹木園標本室),拍攝了其植物照片,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浙江乳突果(Adelostemma microcentrum Tsiang)主要分布于浙江天目山、飛來峰、昌化等地[3],在湖南的分布為新記錄,在南岳延壽亭、半山亭、南臺寺、石山村(海拔高450~700 m)有分布,主要生長于馬尾松、楓香林下及檵木、細葉短柱茶、杜鵑等灌叢內(nèi),其標本號為201345(圖1–A,B),其采集時間為2013年9月2日,采集鑒定人為夏江林、李明紅和劉克明。
小葉冷水花 (Pilea microphylla (L.) Liebm. )原產(chǎn)南美洲熱帶,后引入亞洲、非洲熱帶地區(qū),在中國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浙江和臺灣低海拔地區(qū)已成為廣泛的歸化植物[4],在湖南的分布為新記錄,在南岳白茅沖和忠烈祠(海拔高150~400 m)有分布(據(jù)劉克明教授說,張家界亦有歸化分布),主要生長于墻基陰濕處,其標本號為201447(圖1–C),采集時間為2014年9月9日,采集鑒定人為夏江林和劉克明。
圖1 湖南被子植物分布新記錄種 Fig.1 New record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ngiosperms in Hunan province
南方兔兒傘 (Syneilesis australis Ling)主要分布于浙江(天目山、江山縣)和安徽(黃山)[5],在湖南的分布為新記錄,在南岳華嚴湖(海拔高130 m)有分布,主要生長于栓皮櫟、錐粟林下,其活體標本目前保存于湖南省南岳樹木園(圖1–D),發(fā)現(xiàn)日期為2013年3月21日,發(fā)現(xiàn)鑒定人為夏江林。
白花鬼針草(Bidens pilosa L. var. radiata Sch.–Bip.)分布于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各省區(qū)[6],在湖南的分布為新記錄,在南岳楓木橋及水簾村(海拔高80~150 m)有分布,主要生長于稻田旁、路邊,其標本號為201465(圖1–E),采集時間為2014年9月27日,采集鑒定人為夏江林和李明紅。
密苞葉薹草 (Carex phyllocephala T. Koyam)主要分布于福建境內(nèi)[7],在湖南的分布為新記錄,在衡山縣嶺坡丹霞山(海拔高200 m)有分布,主要生長于林緣、路旁,其標本號為201466(圖1–F),采集時間為2014年12月14日,采集鑒定人為夏江 林。
中國石蒜 (Lycoris chinensis Traub)主要分布于河南、江蘇、浙江[8],在湖南的分布為新記錄,在南岳南天門和方廣寺(海拔高600~1 000 m)有分布,主要生長于溪溝邊,其活體標本目前保存于湖南省南岳樹木園(圖1–G,H),其發(fā)現(xiàn)日期為2014年3月5日,發(fā)現(xiàn)鑒定人為夏江林。
[1] 劉克明,等.湖南植物志:第2 卷[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0.
[2] 祁承經(jīng),喻勛林.湖南種子植物總覽[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2.
[3]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63 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7:301–304.
[4]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23 卷第2 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148–149.
[5]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77 卷第1 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91–92.
[6]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75 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377–378.
[7]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12 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375–378.
[8]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16 卷第1 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