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花
【摘 要】目的:分析系統(tǒng)化社區(qū)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我院46例高血壓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23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健康教育,實驗組接受系統(tǒng)化社區(qū)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服藥依從率及生活質量。結果:干預后,實驗組服藥依從率為73.9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3.48%(P<0.05)。此外,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系統(tǒng)化社區(qū)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及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高血壓;依從性;生活質量;社區(qū)健康教育
據調查[1],我國高血壓控制率、治療率及知曉率分別為6.1%、24.7%及30.2%,均處于較低水平。健康教育是一種有組織、有目標、有系統(tǒng)的教育活動,對提高患者依從性,促進患者采取健康行為,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均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選取我院46例高血壓患者行分組研究,實驗組接受系統(tǒng)化社區(qū)健康教育,效果較佳,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我院46例高血壓患者。入組標準:符合WHO高血壓診斷標準[2];認知功能正常;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文盲;合并精神疾病者;視聽說功能異常,無法正常交流者。采用隨機數字表將46例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23例。對照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齡44~76歲,平均(64.52±5.96)歲;其中,6例小學,10例中學,7例大專及以上。實驗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齡46~75歲,平均(63.18±6.25)歲;其中,7例小學,11例中學,5例大專及以上。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學歷等基線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健康教育(如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及運動指導等),實驗組接受系統(tǒng)化社區(qū)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下述幾點:①集體健康教育。每周六、周日5:00~6:00pm,采用小講座、小講課、知識競答等形式進行集體健康教育,教育內容包括高血壓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高血壓相關并發(fā)癥,高血壓常用藥物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項,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等。為鼓勵患者參與積極性,可為參加患者免費測量血壓、免費提供健康教育手冊。②個體化健康教育。通過門診隨訪、家庭隨訪等方式為患者提供個體化健康教育,鼓勵患者提出疑問,鼓勵患者表達對疾病及治療的認知,耐心解答患者疑問,鼓勵患者積極、正確的行為及認知,糾正患者消極、不良的行為及認知。③持續(xù)性信息支持。開設高血壓信息支持熱線,實時解答患者疑問,為患者提供連續(xù)性、持續(xù)性的健康信息支持。
1.3 觀察指標 干預前與干預后1個月,采用問卷的形式評價兩組服藥依從性及生活質量。①服藥依從性。采用Moriky-Green的依從性測評表[2],應用下述4個問題評價患者依從性:是否存在忘記服藥的現象?是否不注意用藥?自覺癥狀改善時是否自行停藥?自覺癥狀加劇時是否自行停藥?4個問題答案均為“否”者視為依從,否則視為不依從。②生活質量。應用綜合生活質量測評量表(GQLI)評價患者生活質量,共包含74個條目,得分范圍74~370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佳。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均以均值±標準差(χ-±s)的形式表示,組間生活質量評分比較應用t檢驗,組間依從性評分比較應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服藥依從性 干預前,對照組依從6例,不依從17例,依從率為26.09%;實驗組依從5例,不依從18例,依從率為21.74%;χ2=0.120,P=0.730,兩組無顯著差異。干預后,對照組依從10例,不依從13例,依從率為43.48%;實驗組依從17例,不依從6例,依從率為73.91%;實驗組依從率顯著高于對照組(χ2=4.394,P=0.036)。
2.2 比較兩組生活質量評分 干預前,對照組和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246.58±10.96)分、(243.77±11.28)分,t=0.857,P=0.396,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為(284.42±12.75)分,顯著高于對照組(256.04±11.52)分(t=7.921,P=0.000)。
3 討論
高血壓屬臨床多發(fā)病、常見病,是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腎、腦疾病的高危因素。據報道[3],在我國,18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發(fā)生率為18.8%,高血壓患患者數現今已逾1.6億。隨人們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變,高血壓發(fā)生率逐年遞增。現今,我國高血壓存在“三低”、“三高”現象,即低治療率、低知曉率、低控制率及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及高患病率,嚴重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相關報道指出[4],以社區(qū)為主體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滿足患者健康知識需求及心理需求,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及生活質量。
本研究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健康教育,實驗組接受系統(tǒng)化社區(qū)健康教育;實驗組服藥依從率為73.91%,顯著高于對照組43.48%。此外,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與相關報道一致[4]。究其原因,很可能與下述幾點有關:集體健康教育可增進患者對疾病、治療及自我保健的了解,可充分調動患者學習積極性;個體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滿足患者健康知識需求;持續(xù)性信息支持是無縫性健康教育的重要體現,可拉近醫(yī)患關系,增進患者依從性。
綜上所述,系統(tǒng)化社區(qū)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及生活質量,值得臨床廣泛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朱群菁.健康教育促進高血壓患者健康行為與健康狀況[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8):39-41.
[2]寸麗菊.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效果評價[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3):351-352.
[3]鄧玲.高血壓患者醫(yī)院社區(qū)體系化健康教育管理效果評價[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9):35-36.
[4]沈斌,徐奇,趙純紅.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及復診率的影響[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2,39(19):5030-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