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聲
今天是新學期開學的第二天,我與同事踏著初春的殘雪來到一所小學調(diào)研。
校長特別熱情,在百忙中接待了我們。
上午,我們隨機聽了一堂三年級習作課。這是一節(jié)單項訓練課,老師指導學生練寫人物外貌。課堂構架新穎,先說后寫,指向明確,氣氛活躍。遺憾的是,開始動筆的時候,問題出現(xiàn)了。有不少學生寫字姿勢不規(guī)范,無論是握筆還是坐姿,隨意性很大。就拿握筆姿勢來說吧,有的是大拇指包扣式,有的是拇指內(nèi)側貼夾式,有的是指尖捏筆式,五花八門,不一而足。很多學生在書寫過程中身體姿勢也不正確。他們或是頭部嚴重左傾,幾乎枕在肩膀上;或是身體嚴重前傾,幾乎趴在桌子上;或是身體整體右傾,幾乎躺在胳膊上。看到這些,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孩子的寫字姿勢竟然如此不規(guī)范,令人驚訝。
下課了,我拿著幾本習作本回到辦公室,認真看起來??傮w上說,習作內(nèi)容還是蠻具體的,不論是寫大人,還是寫小孩,孩子們都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特點進行描寫。30分鐘,能寫出百余字的習作,且有血有肉,有的甚至文采飛揚,辭藻華麗,真是難能可貴??蓡栴}又出現(xiàn)了,錯別字不時跳入我的眼簾。拿錯字來說吧,有的增添筆畫,如,考試的“試”,右半部多了一撇;有的刪減筆畫,如,襯衣的“襯”,把“衤”字旁寫成“礻”字旁;有的改變形近部件,如:敲門的“敲”,右半部寫成了“支”。再拿別字來說吧,也有“一笸籮”:有誤用同音字的,如,頭發(fā)濃密的“密”,寫成了蜂蜜的“蜜”;有誤用形近字的,如,端端正正的“端”,寫成了瑞雪的“瑞”;有誤用“的、地、得”的,百字習作平均超過3個。
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一篇習作是這樣描寫班主任肖像的:“我們的老師很美麗,她是女的,長著一張爪子臉。”聽課時,我咋沒發(fā)現(xiàn)呢?很顯然,這個學生把“瓜子臉”誤寫成了“爪子臉”。班主任批改這篇習作時,美女教師非得把鼻子氣歪不可。
以上這些現(xiàn)象表明,這所小學漢字書寫教育狀況堪憂。
針對小學生書寫暴露出來的問題,我們圍爐論道,就地召開了一個微型研討會。
校長:我感到內(nèi)疚,學生寫字姿勢不規(guī)范責任在學校,我們應該提高認識,加強教學衛(wèi)生工作。悠悠萬事,樹人最大,教育為先。小學生正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正確的姿勢書寫,不僅有利于書寫的規(guī)范,也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否則會導致近視和脊柱彎曲。
老師:我應當自責,“教不嚴,師之惰”。這節(jié)課給我敲起了警鐘,我要從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今后,我要嚴格要求學生,把好書寫關,一定,一定!正確的書寫姿勢應該是:拇指、食指捏在筆桿下端,墊在中指的第一節(jié),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主任:小學生正處在一個感知覺發(fā)展的特殊過渡時期,錯別字的形成和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如感知不精確,辨析不準確,注意不穩(wěn)定,記憶不清晰,學習負遷移,思維定式影響,等等。認真學習小學教育心理理論,勢在必行,作為教導主任,我要起帶頭作用。
同事: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不可小覷。如父母的錯別字給孩子的“榜樣作用”,親密同伴交往中錯別字的“相互作用”,各類媒體錯別字對學生的“誤導作用”,所有這些都是小學生寫錯別字的外在因素。特別是隨著電腦時代的到來,漢字書寫也正在有意或無意地被弱化,這是事實。
筆者:漢字是用筆畫構成的形音義的綜合體,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符號,它以形體的方正、數(shù)量的龐大、筆畫的繁復著稱于世。盡管一字一形,結構復雜,再加上眾多的多音字和同音字,這確實給書寫帶來一定的困難。不過,在寫字時如果稍加注意,有些錯別字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校長的內(nèi)疚,老師的自責,主任的決心,弄得我們怪不好意思的,其實大家都有責任,包括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業(yè)務部門,甚至整個社會。研討會雖然人數(shù)不多,時間不長,但是很有質量,言簡意賅,都說到了點子上。
冷靜審視目前小學生的書寫現(xiàn)狀,絕不是我們調(diào)研的那一所學校的問題。毫不夸張地說,這種語文教學的缺失是普遍的,也是嚴重的。據(jù)《南方日報》的報道,在近年的語文測試中,廣州市小學生的錯別字使用率逐年遞增,已經(jīng)從個別現(xiàn)象演變成普遍現(xiàn)象,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關注。
2015年1月19日,《新晚報》幾乎用了一個版面刊發(fā)了記者董艷春寫的特稿。文章說,哈爾濱市小學生漢字書寫能力呈不斷下滑的趨勢,最新調(diào)查顯示,習作百字錯字率,2010年為3.17%,2011年為3.32%,2012年為4.01%,2013年為4.29%,寫字姿勢完全正確的孩子不足一成。多么可怕的一種教育現(xiàn)象呀!
中午,校長留飯,在學校食堂,我們與老師共進了午餐。
下午,我們和全體語文老師重新學習了《語文課程標準》。重點領會“標準”中的這樣幾句話: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
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
第一、二、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
但愿學校領導和老師牢牢記住這些話,從我做起,立刻行動起來,咱們共同破解漢字書寫的難題,為孩子的人生打下美好底色。
夕陽西下,我們離開了學校。路上,我腦海里不斷浮現(xiàn)出今天調(diào)研的情景,這些情景最后疊印出如下的字幕:抓好小學書寫教育刻不容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