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璐
(西北師范大學 新校區(qū) 研究生公寓,甘肅 蘭州 730070)
清華簡《楚居》主要記載了楚人先祖季連至楚悼王為止的楚君楚王之居處和遷徙過程。其中涉及的地名、人名和傳說故事都具有非常高的史料價值,從而激發(fā)了學者們研究的熱情,產生了很多可觀的研究成果。但因為竹簡年代久遠,學者們在探討文中一些具體的問題時仍存在爭議,沒能達到廣泛的共識。比如在《楚居》簡1~2中,記錄了楚國先祖季連的行跡及他和盤庚之女的結合。整理者的相關釋文作:
整理者注云:“從,追趕;及,追上?!标悅フJ為“從及之盤,疑作一句讀”②。由此很多學者發(fā)揮了豐富的想象力,將其解讀為“季連聽說妣隹已有婚約,追過去與之私合”③、“季連聽說妣隹受聘出嫁,火急追趕”④,都認為季連作了不符合禮節(jié)的事。對此也有不同的解釋,例如劉信芳認為“●”字應該釋讀為“問”而不是“聞”;“亓”字應該釋為“期”而不是“其”,并且利用《上博簡》、《郭店簡》中對“亓”字的釋讀加以佐證。這樣,他認為“問期”便是古婚禮的一項程序:
簡文“問期”,蓋問名、請期也?!坝衅浮?,納徵也,猶今人訂婚。“從”,親迎,女從夫也。可知季連取妻子,依理而行,學者從中讀出“私合”,“有越禮法”,是不合適的。⑤
無獨有偶,黃靈庚在《清華戰(zhàn)國竹簡〈楚居〉箋疏》一文中也持相似的觀點,不同的是他認為“簡文女求夫婿亦謂之‘●’,蓋母權婚俗之舊”。他將“從”解釋為“依從”,認為“季連見妣隹有聘問之意,乃依就之也。”從而認為季連是盤庚的“贅婿”⑥。
綜上所述,學者們對“季連聞其有聘,從,及之盤”的句意理解產生了兩種分歧,即季連與妣隹的結合是否合于禮。我個人贊同第一種說法,即季連確實是聽聞妣隹有聘,回頭追趕他的。理由如下: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在一篇文學作品中,作者表達的意思是定向的,只不過因為用來表達句意的文字具有多重含義 (尤其楚文字年代久遠,更難確認他的字形和具體含義),才讓人們對句意有了不同的理解。因此,不能單純依靠對幾個字的釋讀就任意推翻作者表達的原意。更何況在現出土的戰(zhàn)國楚簡中,不是所有的“亓”字都應釋讀為“期”,比如清華簡《系年》中“亓(其)大夫高之巨(渠)爾(彌)殺邵(昭)公而立亓(其)弟子亹”、“亓(其)子五(伍)員與五(伍)之雞逃歸吳”,等等⑦。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并且簡文當中的“從”字確實如整理者所注有“追趕”之意,比如《孫子兵法·軍爭篇》:“佯北勿從。 ”《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子玉怒,從晉師,晉師退?!币虼耍瑑H從字面意思上看是沒辦法確認季連或者妣隹在施行問聘之禮,也無法斷定季連是依隨著妣隹到達了“盤”這個地方。
既然不能從字面意思上確定句意,那么就要聯系上下文,從整篇簡文的內容和性質上分析。從簡文內容上看,它重點記述了楚國先祖發(fā)跡遷徙的一個過程,突出主要人物和關鍵地點,與《世本》之《居篇》很相似。從簡文性質上看,它更像是一篇帶有資料性質的記錄文,與《春秋》、《竹書紀年》的記錄手法相似。這點我們從文章的精練的語言、緊湊的結構當中就能感受到。簡文具有這樣的性質,就決定了它不是在演繹故事,而是在追溯歷史。因此,簡文的重點在于記錄而不在于描述。即便文章中講述了楚人“夜晚偷牛祭祀”和“妣●難產而死”的故事,展現了一定的情節(jié)性,但這也是作者試圖說明楚人的“夜祭風俗”和楚人之所以稱為楚人的由來。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如果說季連和妣隹是正常結合的話,那么問娉之禮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一篇記錄史實的過程中沒有必要特別地提出來。否則簡文在記載穴熊遇到妣●時,為什么不提二人之間的“問娉”之事,而只用了“乃妻之”點出了二人的結合?所以,《楚居》的作者特別提到季連的“橫刀奪愛”,一定另有原因。我認為,這里應該特別主意妣隹的身份:她是商王盤庚的女兒。既然是盤庚之女,季連追求他才有了更加強烈的動機:自楚季連以下至鬻熊時期,正是商文化由中商時期的擴張轉為晚商時期向東部退守的收縮狀態(tài),所以在中原地區(qū),各地方文化勢力才得以發(fā)展壯大。對于季連而言,這可能是一樁有著明確政治性訴求的聯姻關系。傳世典籍之中雖有稱鬻熊為周文王師的傳說,然而武王伐紂,卻沒有記錄表明楚人亦曾參與,由此或可考慮,文王與武王的政治取向差別,就在于文王并不反商,或因此故,鬻熊得為周文王師。而當武王時期,周與商沖突明顯時,熊麗卻向南土擴張,其不助周的緣故,很可能也正在于季連與妣隹的政治性聯姻及此后楚與殷商的關系。所以說,季連到了這個地方以后,聽說他是盤庚的女兒,又“秉茲●(率)相,詈胄四方”,集美貌與美德行于一身,當然要不遺余力地把她追回來,即便他已知比隹有了媒聘。既然妣隹已經“名花有主”,那“季連”怎么將她追回來呢?我認為程浩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我們認為,此處“盤”應讀為“泮”,意為消散。 “及之泮”,即為等到汌水之冰溶解之時?!对姟ぺL·匏有苦葉》:“士如歸妻,迨冰未泮。”毛傳曰:“迨,及。泮,散也?!比奕⒁郧锒瑸槠冢绕湟浴氨弊鳛闀r間節(jié)點。《荀子·大略》曰:“霜降逆女,冰泮殺止?!笔钦f從霜降后開始行嫁娶之事,到冰凌消融的時候為止?!犊鬃蛹艺Z·本命》曰:“霜降而婦功成,嫁娶者行焉,冰泮而農業(yè)起,昏禮殺于此?!薄冻印分械摹凹爸?,即是嫁娶之期行將“殺止”之時。但是,季連追求妣隹為何要選在這一時刻呢?《周禮·地官·媒氏》有載:“中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痹瓉恚诖藭r男女自由結合是不被禮法所禁止的。從上文可知,妣隹是已聘之女,季連再追求她是有越禮法的。但是根據《周官》的這條記載,如果是在中春之月媾和,則“奔者不禁”了⑧。
程浩還認為《楚居》作者在追記過程中很可能會“為尊者諱”,為其先祖季連“奪人所愛”的行徑進行開脫。關于這點我不敢茍同。趙平安在探討《楚居》的作者問題時指出:“《楚居》的作者應該是位史家。先秦時代的史都是世官,史家往往就是史官。從《楚居》看,不是史官難以掌握這么系統(tǒng)詳盡的資料。頗疑《楚居》是清華簡墓主人的作品。李學勤先生指出,清華簡的墓主是一位歷史學家,我很贊同這種說法。實際上,他不僅是一位歷史學家,而且應該是一位楚國籍的歷史學家?!雹徇@更加說明《楚居》作者的態(tài)度是相當客觀的,要不為什么不粉飾楚人夜晚偷牛以祭祀的行為呢,莫非他們不以偷竊為恥?作者特別提出了季連的“明知故追”,恰恰是為了表現季連的政治謀略。
從這兩點上考慮,我們認為學者們對他們二人非同尋常之結合的揣測不完全是根據想象進行的臆測,而是有其內在的原因。簡而言之,作者特別提到這一點,一方面表現出對妣隹的贊美和尊敬,另一方面是對季連此舉之遠見的肯定,頗有“微言大義”之風。
注釋:
①馬承源.戰(zhàn)國楚竹簡[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1,第1版.
②陳偉.讀清華簡《楚居》札記.簡帛網,2011-1-8.
③劉樂賢.讀清華簡札記[M].簡帛網,2011-1-11.
④李學勤.論清華簡《楚居》中的古史傳說[J].中國史研究,2011.2.
⑤劉信芳.竹書《楚居》“問期”“脅出”“熊達”的釋讀與史實[J].江漢考古,2013.1.
⑥黃靈庚.清華戰(zhàn)國竹簡箋疏[J].中華文史論叢,2012,3.
⑦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戰(zhàn)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1.12.《系年》第2篇、第15篇.
⑧程浩.清華簡《楚居》“盤”字試解.復旦人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5-10.
⑨趙平安.楚居的性質、作者以及寫作年代[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科學版),2011/04.
[1]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戰(zhàn)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1.12:183.
[2]陳偉.讀清華簡《楚居》札記.簡帛網,2011-1-8.
[3]守彬.讀清華簡《楚居》季連故事.簡帛網,2011-1-10.
[4]劉樂賢.讀清華簡札記.簡帛網.簡帛網,2011-1-11.
[5]宋華強.清華簡《楚居》1-2號釋讀.簡帛網,2011年1月15日.
[6]程浩.清華簡《楚居》“盤”字試解.復旦人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5-10.
[7]劉信芳.竹書《楚居》“問期”“脅出”“熊達”的釋讀與史實[J].江漢考古,2013.1.
[8]黃靈庚.清華戰(zhàn)國竹簡《楚居》箋疏[J].中華文史論叢,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