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劉墉
我有一位在政界非常得意的朋友以知人善用聞名。某日,我向他請教用人的方法。
“我的人事資料一半在人事室,一半在圖書館。當這個單位剛成立的時候,我就決定設立圖書館。而為了配合同仁的需要,除了一些必要的字典、文庫之外,我要求每位職員每年推薦五本他想讀的書,由公家采購。從推薦的書單和借書的資料當中,我能對每個人有較深的認識。”他得意地說,“你想,如果一個職員雖然推薦了五本書,卻從來不去借,反而專挑些電影畫報看,他會是個誠信、進取的人嗎?相反,如果一個人不僅讀完了自己推薦的書,還借出不少別人推薦的好書,你當然會對他刮目相看。
“通過一個人看的書可以了解這個人,因為不是他喜歡的書,他不會去借;不是他感興趣的東西,他不會去研究。如果你細細觀察,可以從職員借書的類別和次數(shù)分析出他的心理和工作的情況。譬如他同時借許多同性質(zhì)的工具書,顯示他正從事那方面的研究;又譬如一個向來都借學術性書籍的人突然對小說、畫報感興趣,可能他在生活和心理上有所改變。常常注意職員讀書的情況,有助于長官對部屬的了解。每當我發(fā)現(xiàn)某位職員的借書習慣有了大改變而找他們談話時,常能及時解決許多與他們本身或公事有關的問題。
“此外,從讀書的性質(zhì)和類別也可以看出他們的特長而加以任用。譬如常借外文書的人,我試著提供給他有關外文的工作;常借文史書籍的人,我讓他們擬寫文稿;總借藝術圖書的人,我則向他請教美術設計方面的問題。我發(fā)現(xiàn)這樣做要比全憑人事室資料準確得多,這也就是我用人的秘訣了?!?/p>
“真沒想到一個圖書室會有這么大的功能?!蔽腋锌卣f,“許多單位都有圖書室,不論長官或部屬,都應該好好地利用啊!”
(摘自《螢窗小語:全新珍藏》接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