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瓊娥
【摘 要】愛孩子是每個教師的職責,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內容,是老師具有良好師德的突出表現(xiàn)。古今中外,無數(shù)教育家都很重視和倡導師愛。如:陶行知“愛滿天下”,對孩子傾注了全心的愛;又如:蘇霍母林斯基認為:“教師熱愛孩子是教育素養(yǎng)中起決定作用的一種品質,是教育的基礎。”愛孩子是教師的天職,教師愛崗敬業(yè),就是通過熱愛、關心孩子們來體現(xiàn)的。我在教育工作中的實踐證明,師愛有一種人格力量,這種人格力量,是一種潛在的人格資源,它既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礎,又是促進孩子們全面素質提高的內在動力,它在教育過程中發(fā)揮著其它教育因素所不能發(fā)揮的作用。孩子們的純潔童心,是搞好教育教學的良好開端,有了這個前提再加上教師無私的愛心,我們的幼教工作就會得心應手,有的放矢。
【關鍵詞】愛;幼兒;教育
孩子的世界是湛藍的天空,藍的令你心靜;是碧藍的海洋,透徹的使你心醉;是潔白的云,皎柔的讓你心顫,是瑩瑩的星空,深邃的使你心怡。天的湛藍,海的碧藍,構成一道璀璨多姿的風景線,孩子的世界像掛著霧珠的尖尖荷,罩著一層朦朧的面紗,只有擁有一棵金子般的愛心和真誠的奉獻,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
作為幼兒老師更要有一顆和藹善良的愛心,善待每一個孩子,使每一顆稚嫩的童心都有一片活潑亮麗的心境,是我們幼教工作者的天職。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為此曾作過一首詩:“人人都說孩子小,小孩人小心不小,倘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孩子還要小”。
有一天,班上有幾個小朋友向我說,她們想去淘氣寶那邊去玩,剛好,今天我上早班,天氣也很好,做完操,我就帶著小朋友們去玩,到了淘氣寶門口,我仔細看了看,發(fā)現(xiàn)淘氣寶里很灰,于是,我就和小朋友商量,叫小朋友們在外面玩一玩,小朋友們同意了。
過了一會兒,馮玉涵很著急的跑到我面前,他說:“鄧紫洋摘了很多葉子”,我隨馮玉涵走了過去,只見鄧紫洋滿手都是葉子,當時,我生氣的大聲問道“你為什么摘葉子”,鄧紫洋不出聲,我更氣了,拉著他走到被扯葉子的樹邊,說:“你做錯了,必須向大樹道歉。”“大樹,對不起?!彼麤]有誠意地說了一聲,走了。
這件事過了幾天,同樣的事情又發(fā)生了,依然是鄧紫洋,這下,我意識到我當時簡單粗暴的批評,不僅沒有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且更嚴重了。于是,我根據(jù)這件事編了一個故事。寒冷的冬天里,葉子是大樹的寶寶,葉子寶寶和大樹媽媽生活得很快樂,可是有一天,有一個小朋友把葉子寶寶和大樹媽媽分開了,葉子寶寶再也找不到媽媽了。小朋友,你愿意幫助葉子寶寶找到它的媽媽嗎?小朋友們大聲說:“愿意”,那怎么找呢?“讓葉子回到大樹上”小朋友說,我接著說:“這個辦法好是好,但摘掉的葉子能回去嗎?”,小朋友說“不能”,那小朋友想一想,要想讓葉子寶寶和大樹不分開,我們小朋友以后應該怎么做?“不在摘葉子”,聽到這個回答,我看了看鄧紫洋,只見他嘟著小嘴,于是,我慢慢走到他面前,用手摸了摸他的頭,問他小朋友說得“對不對”,他點了點頭,接著,我把他單獨請到我面前,和藹地看著他說:“鄧紫洋,那天老師不對,不該發(fā)那么大的脾氣,真對不起!”“馬老師,我也錯了”?!班囎详枺澜缟先魏螙|西都有它們自己的感受,就像你會叫‘爸爸、‘媽媽,馬老師交給你一個法寶,你就能聽懂它們的語言,知道它們的感受?!蔽逸p輕地俯在他的耳邊……
我又請鄧紫洋參加故事表演。他一會演葉子寶寶,一會演大樹媽媽,每次表演完,我就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他、鼓勵他,我也讓小朋友感受到我喜歡現(xiàn)在愛護葉子寶寶的鄧紫洋。
一天,我無意看見鄧紫洋正在那棵他扯過葉子的大樹旁,輕輕撫摸著大樹,好像在說什么。我悄悄走過去,只聽他說;“大樹,對不起,以后我會愛護你的寶寶,讓你和你的寶寶永遠不分開?!贝髽渎犃撕孟裨谛?,站在身后的我也笑了。
這件事使我深深意識到教育不是簡單的解決問題?;蚴钦f教說教,教育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它使我體會到不同的教育方式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甚至會對幼兒的成長產生負效應。幼兒是一個有自尊心,需要關懷和尊重的人,他們正處于人格建立與發(fā)展時期,我們應該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的前提下對幼兒加以教育引導。以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為代價的教育,雖然是無意傷害,但那是我們教育中絕不能出現(xiàn)的。不僅無利,反而有害,幼兒在沒有愛的教育中怎能學會愛呢?
幼兒教育應該在理解尊重的前提下進行的,失去愛和關懷的教育是無法沁入幼兒心田的。只有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用愛心去愛護他們,孩子們才能向你敞開心扉,你也才能真正地走進孩子的世界,去彈撥和諧、動人的心靈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