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珩
【摘 要】我國新課程改革教育中將美術課程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和教學設計作為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對于高中美術教學來說,在課堂上適當?shù)匾豚l(xiāng)土美術教學資源,將民間傳統(tǒng)藝術納入美術教學課堂,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傳承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另一方面也能夠使學生的民族自信心素質(zhì)得以培養(yǎng),有助于多元化美術教學的形成。本研究主要以高中美術教學中對地方資源的開發(fā)和教學設計等相關問題做出簡要分析,希望所得結果能夠為相關領域提供可行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地方資源開發(fā);教學設計
一、引言
關于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理念——對校外美術課程資源加以充分地開發(fā)和利用。一方面能夠增加課程的多樣性,另一方面能夠拓寬學生的美術事業(yè),使學生更加注重美術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這里需要加以強調(diào),地方美術資源和美術課程資源存在必然的區(qū)別,地方美術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并非是簡單地將地方美術資源運用到教學當中,更不是讓學生簡單地學習地方美術技藝,繪畫地方特色。而需要將地方美術資源和美術課程資源結合起來,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美術素養(yǎng),完善自身的人格。
二、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地方資源開發(fā)研究
1.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地方資源開發(fā)原則
相比校內(nèi)課程資源,地方美術課程資源具有突出的零散性和原生性,雖然說選擇的范圍比較大,但是很多資源都沒有得到專業(yè)的驗證和篩選,良莠不齊的狀況非常嚴重,所以很多資源都不能夠直接當成課程資源應用在美術教學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有教育價值和美術課程意義的資源具備美術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價值。所以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一定要根據(jù)教學的需要,將相關的教學活動與地方美術課程資源進行綜合篩選、提煉,以適應性和優(yōu)選原則為主要原則,將好的課程資源納入校內(nèi)課程。這樣能夠保證所選的資源符合美術課程的目標,也具備美術的教育價值,最終使地方性的美術資源合理地融入校內(nèi)美術課程之中,就能夠保證校內(nèi)外的美術課程資源真正合理地融合在一起,為美術課堂增添色彩。
2.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地方資源開發(fā)的價值
地方性的美術課程資源都是當?shù)貛状怂L期積累下來的產(chǎn)物,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一方面,它適應了當?shù)氐拿耖g風俗習慣,具有獨特性,另一方面,當?shù)氐膶W生對于當?shù)氐馁Y源都有著深刻的了解和認知,接受起來更為方便,所以對地方性的美術資源進行開發(fā)和利用,對美術教學而言是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的。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價值可以從六個方面來加以描述。
(1)它豐富了美術課的教學,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也內(nèi)化了美術知識結構,將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方式改善;
(2)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多方位和多角度體驗美術美感,有助于促成其個體的成長,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3)可以提高美術老師參與課程的意識,幫助其快速轉(zhuǎn)變教學方式,有利于美術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4)可以使美術課程資源更加充實,有助于推進美術課程的改革;
(5)對于學校而言,能夠?qū)崿F(xiàn)學校的美術課程創(chuàng)新,編制一個學校的美術課程特色,促進學校特色的形成;
(6)可以拓寬地方美術文化的認知領域,對于發(fā)揚和繼承民族文化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3.高中美術教學中地方資源開發(fā)的意義
高中美術課程教學,對地方性的美術資源進行開發(fā)和利用,一方面可以適應不同學校的美術教學情境,另一方面還能夠?qū)Ω鱾€地方的美術教學差異性加以關照。從整體上來說,能夠調(diào)動美術教師在參與課程改革方面的意識和積極性。在對課程資源進行開發(fā)的時候,學生一定程度上主動探索和創(chuàng)新,鍛煉了其動手和動腦的能力,也對其合作與交流意識加以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以審美的眼光對身邊的事物留心觀察,對當?shù)氐拿耖g美術也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和認知。學生能夠?qū)鹘y(tǒng)美術的價值做出思考,將屬于美術課程資源的資源要素加以提煉,這樣才算是真正做到了為學校的美術教學服務。
三、高中美術教學中地方資源的教學設計
1.課堂教學滲透法的應用
將地方性的美術資源合理且有計劃地整合到高中美術課程之中,一方面和全國美術教材的知識體系相接軌,另一方面又突出了地方性的文化資源。從整體上來分析,這能夠有效地緩解美術教育當中所存在的普遍脫離實際的問題。舉例子來說,有些學校的課時相對來說比較緊張,因此可以將地方性資源納入到鑒賞模塊當中,保證整合的比例在10%—30%之間。但是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整合并非是任意的拼接和組合,需要對最優(yōu)秀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資源進行合理選擇,最優(yōu)配置,要注意系統(tǒng)性的完美契合。
2.綜合實踐活動模式的應用
地方美術資源的教學組織形式應該將探索性放在首位,這應該是一種課內(nèi)外交織的教學活動形式。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美術教學的組織形式需要體現(xiàn)出靈活性,比如教師采用班級授課的方式,也可以選擇試聽演講、作報告、觀看電視影片、錄像片等組織調(diào)查研究。而且也可以通過學生自身的有目的、有組織的活動來使學生生動、直觀、親和地向著實踐的方向發(fā)展。舉例來說,在高中美術課程實踐當中,可以根據(jù)課時的安排,將某些地方性內(nèi)容當作一個單元的內(nèi)容,或融合為一個單元的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引導,并考察實踐,使其主動展開研究性的學習。這樣學生在小組合作當中就可以培養(yǎng)其自身的主動能力和探究精神。
3.對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的挖掘
對于高中美術課堂教學而言,地方性的美術資源中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具有直接的利用方式,比如說棉花畫、高粱桿造型、麥秸畫等。這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其可以再探索的程度還可以繼續(xù)加深,進而也就進入了研究性的課題。舉個例來說,學生在進行社會實踐調(diào)查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最近幾年有很多的皮革廠都紛紛倒閉,而通過對動植物資源的考察和研究得出,最近這些年,新疆這個地方的畜牧業(yè)十分發(fā)達,但紡織業(yè)、皮革業(yè)和服裝行業(yè)卻漸漸萎縮,分析一下為什么生產(chǎn)了那么多的皮革,卻沒有自己的品牌。分析之后就能夠得出,雖然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款式落后,設計跟不上主流卻成了主要的因素,基于此,新疆地區(qū)的學生就可以以單元開課的研究性學習方式來對皮衣的款式和潮流等進行分析,再進行服裝設計。
從人文資源的挖掘方面來說,這可以整合到鑒賞課當中。我們還以眾所周知的新疆為例。新疆那莊嚴肅穆的伊斯蘭教建筑對于任何人而言都不會陌生,這也是地方資源,但是我們可以將其整合到“建筑藝術”當中。還有考古工作者所挖掘出來的一些彩陶、青銅器、金銀器和紡織用品等,可以將這些都整合到我國的“古代工藝藝術”當中去,也可以放到“民間美術”中去。在吐魯番高昌古墓出土的古代繪畫,可以列入到我國古代繪畫課程中,還有很多諸如此類的歸納。在教學實踐當中,地方性的美術資源可以突破學科限制,將美術各個模塊合理地整合在一起,教師在具體授課時可以涉及到文學、戲劇、音樂、歷史、科學等學科的整合,也可以利用其它學科的知識來對美術作業(yè)加以完善,最終利用美術學科的知識來促進其它科目的學習,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四、結語
本研究主要就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地方性資源開發(fā)和教學設計做出簡要分析,文中筆者也簡單地談到了一些自己的主觀看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關于高中的美術課程教學,將地方性的教學資源合理地整合到美術課堂當中,不但可以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還能夠豐富高中美術的教學內(nèi)容,有助于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
參考文獻:
[1]楊國強.高中美術新課程之中國畫課程的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2,14(01):362-363
[2]趙秋麗.高中美術如何應用多媒體教學[J].大舞臺,2012,03(03):62-63
[3]童紅梅.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美術[J].美術教育研究,2012,02(12):68
[4]孫濤.高中美術校本課程中鄉(xiāng)土文化資源的開發(fā)和應用[J].新課程(中旬),2013,21(10):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