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龍
【摘 要】初三學生開始接觸化學后,在各方面會出現(xiàn)許多不適應,而學習上的不適應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分化,從而影響到整個初三階段的學習。教師應認真分析原因,找出相應的彌補方法,對學生負責。
【關鍵詞】初中化學學習;分化現(xiàn)象;如何防止
剛剛進入初三的學生,開始學習化學時,出于好奇心和新鮮感,覺得這門課十分有興趣,同學們都想把這門課學好。但是,學習內(nèi)容的不斷增多,只是難度的不斷加大,特別是在學習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的時候,有的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和成績很快出現(xiàn)了嚴重的分化現(xiàn)象。有的從有興趣變成無興趣,成績越來越差,以至于喪失學習化學的信心;而有的則越學越活,成績越來越好??朔跞龑W生學習化學分化現(xiàn)象,對實施素質(zhì)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認識化學學習規(guī)律 ?抓好四個轉化
1.把無目的的學習轉化為有目的的學習
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化學教材內(nèi)容,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如介紹我國從古到今的化學成就,結合我國現(xiàn)代科學家發(fā)奮學習,立志報國,為祖國、為人類的文明和社會的進步作出貢獻的事跡;結合國情,結合科技興國,結合面臨二十一世紀的機遇和挑戰(zhàn),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在學習目的的激勵下,養(yǎng)成認真踏實,勤奮學習的品質(zhì)和知難而進,堅忍不拔的學習意志。
2.把機械死背型記憶轉化為有趣的記憶
如元素的化合價,為了讓學生有興趣地去記憶,編成順口溜“氫鉀鈉銀正一價,鈣鎂鋇鋅正二價,氟氯負一氧負二,一二銅、二三鐵、二四碳,三鋁四硅五價磷,二四六硫都齊全,單質(zhì)零價要記清”。若記住了化合價,可以幫助學生解決書寫化學式的問題,會寫化學式,才能書寫化學方程式。在要求學生記憶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時,可以運用諧音記憶法,金屬活動順序為: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可諧音為:加個那美麗的新的錫鉛統(tǒng)共一百斤。
3.把抽象邏輯思維轉化為具體形象思維
學生學習時,善于記憶具體形象的東西,不善于記憶抽象的概念。例如學生在學習分子和原子時,學生對于分子構成物質(zhì),不是很清楚,可以假設有一只螞蟻在黑板上,你看不到,但有一群螞蟻在黑板上你可以看到,一只螞蟻就相當于一個分子。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化學實驗、模型、幻燈、圖片和學生熟悉的東西,來揭示具體現(xiàn)象的本質(zhì)。從而使具體的感性認識,逐漸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認識,最后形成正確的化學概念。
4.把單純用腦轉化為手腦并用
不少學生學習時,不知怎樣理解概念和掌握化學規(guī)律,只是死記硬背,致使成績不佳。教師要抓住初中生好動、好想、好問的特點,盡可能將化學教材中的演示實驗,讓學生自己去做,去觀察,去思考??傊?,要促使他們手腦并用。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
目前,課堂仍是教學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情況,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應該以教師作“導演”,學生作“演員”,以自學為主,以練為主,因材施教。使每堂課每個學生都達到教學要能做到堂堂清。所以,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是克服初三學生學習化學分化現(xiàn)象的工作重點。
1.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
根據(jù)初三學生心理特點,上課后5至20分鐘這段時間,是一堂課的最佳時間,學生的思維最活躍。可以這樣設計課堂教學結構:創(chuàng)設情境,突出教學目標5分鐘;進行新課15分鐘;新課小結2分鐘;嘗試練習6分鐘左右;課堂作業(yè)10分鐘左右;拾遺補救7分鐘左右。這樣的結構為學生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利用最佳時間,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2.優(yōu)化教學方法,培養(yǎng)自學能力
整個課堂,存在多層矛盾:一位教師與幾十位學生,45分鐘與繁多的內(nèi)容,淺顯內(nèi)容與深層知識,優(yōu)等生與中等生,刻苦的與疏懶的,愛動手的與愛動口的等等。面對著諸多的矛盾,能用一種姿態(tài)和一種模式去解決嗎?絕對不能。表面看來,用教授法教起來省勁,學生學起來省事,其結果正像陶行知先生所說的不是學“生”,而是學“死”,這是造成初三學生學習化學分化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陶行知先生認為“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與教會學生怎樣去學”。主張智育,注重自學。不要擔心,學生自學理解不透掌握不住要領。
3.精講多練,開發(fā)學生智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講練結合。所謂“精講”就是畫龍點睛地把實驗的重點、難點和實驗成敗的關鍵講清楚?!熬殹本褪歉鶕?jù)教學目的,精心安排設計各種實驗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為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創(chuàng)造條件,智力的開發(fā)與學習知識雖有密切的聯(lián)系,但智力的開發(fā)又不能簡單的歸結為對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的靈活運用,使理論知識滲透于實驗操作之中,實驗的事實結果又能升華為理論。
總之,化學教學防止兩極分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xiàn)的,需要持之以恒的采取形式多樣的措施,只要我們不斷總結和探索,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理念,不放棄每一位學生,防止學生學習化學兩極分化還是會取得成效的。
參考文獻:
[1]劉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應》[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4
[2]李炳亭《我們的教育學-高效課堂理論與實踐》[M].山東文藝出版社,2012-7
[3]王新義,門淑敏.《化學益智思維游戲》[M].中國時代經(jīng)濟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