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軍
【摘 要】如何營造一個利于學生學習語文的寬松而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個性在語文課堂上充分展示,進而提高語文課堂效率呢?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學必須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條主線,努力改進教學方法,研究教學藝術,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努力達到教有所受、點有所通、啟有所發(fā)、導有所悟的最佳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效率
如何營造一個利于學生學習語文的寬松而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個性在語文課堂上充分展示,進而提高語文課堂效率呢?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學必須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條主線,努力改進教學方法,研究教學藝術,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努力達到教有所受、點有所通、啟有所發(fā)、導有所悟的最佳學習效果。
一、轉變教學觀念,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然而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不少語文教師主宰了整個語文課堂,把學生作為知識灌輸的對象,主宰著課堂的話語權、評價權,牽著學生硬往自己設置好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里走,使“主體”變成了“客體”,“主導”變成了“主宰”。不是教師的“教”服務于學生的“學”,而是學生的“學”服務于教師的“教”。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現有的能力發(fā)展水平、學習方法、學習習慣都被置之度外,學生的自主權、創(chuàng)造性根本得不到有效培養(yǎng)。加之教師與學生在身心、年齡、認識等方面的巨大差異,很容易導致對小學生個體需求被忽視的現象,而這種忽視現象的出現勢必影響和諧的師生關系,令教師無法深入走近學生、了解學生,感受學生的所思所想。學生對教師只能是敬而遠之,進而對語文學科產生厭學心理,由此給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制造了嚴重的障礙。要想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師必須轉變上述教學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多嘗試換位思考,努力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轉化“師道尊嚴”角色,真正走近學生,成為學生的好朋友,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態(tài)度親切,語氣和藹,還要努力開放課堂空間,給學生更多的話語權,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賦予學生思想上和言行上更多的自由,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實現課堂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著力夯實語文基礎
語文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是課堂教學。要實現上述目標,首先教師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舍得花大力氣。在課堂上,教師要組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情感,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的主角,進而達到語文教學的最佳效果。其次,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力爭讓學生多識一些字,多懂一些詞,多掌握一些句子,會謀篇布局,能寫出文從字順的一般文章。這是學習語文的根基,也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這些看似簡單的方面教師絕不可大意,要認真對待,不厭其煩,在一字一音,一筆一畫上教師都要認真指導,讓學生認真讀寫;另外課本中安排的要求背誦的課文或片段、詩歌,要引導學生多分析、多理解,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爭取背誦;在習作方面教師要指導學生多說,然后在說的基礎上再寫,寫出表達明了的文章。最后,我們知道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是要通過他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來體現,而任何能力的形成都離不開實踐,語文能力的形成同樣如此。
三、優(yōu)化教學措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起點,是學習成功的秘訣。學生對學科有了興趣才能全神貫注,積極思考,才能沉浸在活躍的氛圍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學內容中內在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用自己思維能力來體驗探知的全過程,體驗教學美;要善于開發(fā)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開發(fā)創(chuàng)設特定學習情境,吸引學生的欲望,推動學習有效進行。
2.明確學習目標
語文課上學生不僅要領悟課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而且還要學習文中的語言文字,領會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文字來敘述故事,表達情感的。教師在備課時要制定科學的、具體的,適合全班學生的學習目標;在上課時教師可采用“洋思”模式,先將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明確告知學生。學生有了目標和方向,也就避免了學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學習主動了,效率也就提高了。
3.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
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從教學生學會到教學生會學,是教學上質的飛躍。好的學習方法不僅學生善于接受,而且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多創(chuàng)設、發(fā)現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方法。
4.常思考,多質疑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這時若教師引導其多思、多問,并能使之成為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課堂效率也就不難提升了。
四、應用信息技術,增強語文課堂活力
當前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是提高課堂創(chuàng)新能力,保證課堂教學效率,增強課堂活力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恰當運用信息技術綜合處理圖像、聲音、動畫、視頻,可是教學的容量大大提升,不僅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還能豐富教學的表現力。尤其在創(chuàng)設情境上,更是引領學生活躍的想象,激發(fā)并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