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群
【摘 要】英語聽力是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吸取語言信息及獲得言語感受的主要途徑,更是學生自然習得語言的重要途徑或掌握英語教學的必由之路。因此,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聽力是外語學習的基本技能之一,但卻最容易受到忽視。因為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聽力有現(xiàn)成的答題和正確的答案,還有教學媒體的運用,每次只要在學生聽完后,核對一下答案就可以了。殊不知,一些學生在聽完后,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仍在“云里霧里”。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在聽力課中集中注意力,認真去聽,最終達到“撥云見日”呢?初中生英語學習主要就是聽、說、讀、寫,這是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并初步運用于交際的前提。聽力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基礎,提高聽力水平,能幫助學生增強語感,教師才能拓展課堂教學容量。針對初中生英語聽力訓練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下面,我就英語聽力教學談談看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力教學
一、當前傳統(tǒng)的聽力教學模式
在現(xiàn)階段的英語教學中,不少老師依舊以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指導教學,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
(1)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yǎng);重理論知識,輕實踐環(huán)節(jié);作業(yè)多,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挫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梢妭鹘y(tǒng)的教育思想阻礙了英語教學的發(fā)展。特別是在聽力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而不把聽力看做是學生掌握的一種語言技能。教師從事聽力教學,為的只是讓學生在考試中得高分,而不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形成所謂的“聾英語”。
(2)語言環(huán)境制約了學生的英語聽力學習。在我國學習英語聽力主要是靠在課堂上學習,周圍沒有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所以學生僅靠從課堂上獲得的一點點知識提高聽力水平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必須改變聽力教學現(xiàn)狀,慢慢摒棄傳統(tǒng)的思想與教學觀,積極大膽地借鑒與嘗試,并不斷地總結運用,不斷開闊視野,使學生在用中學,學中用,從而輕松愉快地進行聽力教學。
二、運用新型聽力教學技巧
(1)培養(yǎng)興趣,養(yǎng)成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習英語就會有激情,思維就會更加活躍,記憶力就會提高。如果每天只讓學生聽課本上的對話、課文,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教師要鼓勵學生之間盡可能地用英語交流,讓他們互相聽。同時,讓他們利用業(yè)余時間多聽聽英語歌曲。學生是非常喜歡聽歌曲的,這樣,對聽英語就會產(chǎn)生興趣,每天聽幾分鐘,久而久之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聽英語的習慣,英語聽力水平自然就會有所提高。
(2)消除學生焦慮癥。在聽力課上教師要盡量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改變那種聽錄音一答題一核對答案的教學模式,努力降低學生的焦慮程度。教師在選擇聽力材料時,除了要考慮難易適度、語速適中外,還應考慮材料的趣味性及它們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響學生的情感,進而影響學生的聽力學習。所以,一定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的聽力環(huán)境。
(3)研究學生,選擇教學方法。理解學生的英語程度。為了使自己的教學切合實際,有的放矢,教師要全面分析自己的教學對象,了解自己所教學生的英語程度。如果教師不了解學生的英語程度,用一些超前的或他們已經(jīng)學過的教材,這樣不但得不到進步,反而會不明白老師所教內容。所以教師一定要根據(jù)教科書的輔導材料,在了解班里不同英語程度的學生的情況下,給他們布置適合其英語水平的作業(yè),這樣就可讓各個層次的學生的英語水平都得到提高。
(4)課堂訓練。課堂訓練活動主要有精聽、多聽、說聽相結合。定期給學生做聽力檢查和測試,并提倡、督促學生大量閱讀,廣泛閱讀。首先,精聽是指“精確聽力練習”,要求同學們在聽力練習中捕捉到每一個詞、每一個短語,不能有任何疏漏和不理解之處。教師可利用課堂讓學生精聽文章的細節(jié),重點把握文章所提供的主要線索和事實,并根據(jù)題材,設置具體對應問題類型。精聽的練習對學生真正打好英語聽力基礎是至關重要的,而且通過精聽練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而且能夠極大地促進詞匯和語法的學習,可以說一舉兩得。其次,泛聽則要求學生在聽力練習中以掌握文章的整體意思為目的。只要不影響對整體文章的理解,一個詞、一個短語甚至是一個句子聽不懂也沒關系。讓學生帶“任務”去聽,聽關鍵詞,抓主線,邊聽邊記,如人名、地名、時間。在聽中,耳、口、手、腦交替并用,充分發(fā)揮各器官作用。不只是為聽而聽,而且是以說促聽,以聽帶說相結合。再次,聽力水平是通過聽的練習培養(yǎng)起來的。要讓學生多聽美、英國人的聲音,以及學校其他英語教師的聲音,使學生習慣于聽比較地道、比較標準的英語語音,也要讓學生注意聽同班同學的聲音,以提高其辨音能力。在一個學生回答問題時,其他學生都要用心聽。還要鼓勵學生課后收聽適合的英語廣播,收看英語教學節(jié)目。有條件的學校可放映英語教學電影,以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聽力訓練要有目的、有要求、有檢查、注意實效、不走形式。只有有意識地注意聽力的訓練,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三、學會抓住關鍵詞,先聽后讀
并不是每個詞、每個短語、每個句子在聽力測試中都同等重要。在一篇聽力文章中,要聽懂、聽清每個單詞是很困難的。因此,考生應該注意積極地、主動地、有目的地、有意識地、有選擇地聽那些對選擇答案有幫助的詞或句子,抓住一些關鍵詞或重點句。如果是一篇短文或對話,特別要注意首句或首段,因為首句和首段常常是文章的中心句或主要內容的高度概括,或明確闡述作者的立場、觀點、看法等。要帶著問題去聽錄音材料,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從而對材料正確理解和快速反應,并果斷地做出判斷或選擇。這樣做,既能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又有利于提高命中率。
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往往是學生先讀課文,然后再聽。我認為首先應該讓學生先聽,教師可以先根據(jù)課文內容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在學生聽懂后,回答這些問題。然后,再提出幾個有難度的問題,讓學生再聽,并回答。最后,讓學生再聽。這幾遍聽下來,學生基本上聽懂了課文的內容,再讓學生翻開書本讀課文,讀的時候留意沒聽懂部分,然后合上書,再聽。這次聽的時候,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沒聽懂的部分,這一部分往往是新單詞、詞組。經(jīng)過這樣的聽力訓練之后,這些新的知識學生也能掌握了,聽力水平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正確運用訓練方法和技巧
教師在聽力訓練前應經(jīng)常強調:①注意力要集中在材料內容上,不要集中在單詞上;②注意力要集中在聽的句子上,不要集中在前面已聽過的片段上;③要集中在大概意思上,不要集中在細節(jié)上,避免死鉆牛角。在放聽力材料錄音前,應先讓學生看幾遍題目,讓學生帶著問題仔細聽,放兩到三遍錄音,最后可再放一遍,讓學生用心聽并檢查答案。④聽力訓練時分題型進行,辨音題必須對相似音特別注意;辨數(shù)題包括電話號碼、車牌號、坐位號以及日期和時間的推算;對話理解注意說話人身份、年齡、地點、職業(yè)等;短文理解弄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及結局。
總之,聽力是領會言語含義的一種能力。通過聽覺領會言語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包括接收信息、識別、判斷和理解聲音、信號等幾個層次的快速心理活動。因此要求教師在上課時一定要采用正確的策略和方法,引學生聽,促學生聽,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明祥.淺談提高初中生中考英語聽力水平的有效途徑[J].中學教學參考,2010(34)
[2]劉宇航.談影響高職院校英語聽力教與學的因素[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