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榮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鄙钤谵r(nóng)村的孩子,由于家庭、學校等諸多的因素,他們對課外閱讀缺乏興趣,這就要靠老師的培養(yǎng)、指導。如何來培養(yǎng)農(nóng)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呢?
一、讓學生有書讀
充分利用學?,F(xiàn)有資源,挑選圖書室較好的圖書,在教室內(nèi)設(shè)立圖書角,每月更換1次,供學生借閱。同時,利用家長會等機會,經(jīng)常向家長宣傳讓孩子多看課外書的重要性,針對有些家長不知道何種課外讀物適合自己孩子閱讀的情況,同時也為了避免一些不良讀物對學生的影響,列出一些刊物名稱供家長參考,不同的年級推薦不同要求的書。另外和課文有關(guān)的書也可以推薦。
二、營造良好的班級書香氛圍
巧妙地運用教室的墻壁、黑板來發(fā)布信息,引導學生閱讀,讀書應(yīng)該成為每個孩子的喜好,展示的權(quán)利也人人平等,教師要經(jīng)常更換學習園地中的這一板塊,甚至對一些偶爾有不錯表現(xiàn)的孩子“偏心”一下,爭取在一個學期中人人展示一下自己喜愛的書籍。
三、提高漢語課的課堂趣味,讓學生有興趣讀書,積極參與
漢語課堂是培養(yǎng)孩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水平的最佳平臺。一節(jié)節(jié)生動有趣的課可以把孩子們帶入到如詩如畫的優(yōu)美境界,也可以把孩子引入到起伏跌宕的情境中,給孩子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
四、加強指導,保持閱讀興趣
要使學生保持對課外閱讀的興趣,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由于年齡小,注意力不夠集中,維持對某件事的熱情的時間短,許多孩子都只具有“三分鐘熱度”,因此,必須加強指導。
1、指導選擇讀物。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閱歷淺,鑒別能力和免疫能力都比較差,需要在成人的指導下進行課外閱讀。而在農(nóng)村小學,學生家長的文化層次相對較低,多數(shù)家長在家務(wù)農(nóng)或在外地打工,空閑時間或者打牌,或者搓麻將,即使有人拿起書本,也是那種不入流的消遣書,學生很難從家長那兒得到“讀好書”的熏陶。為了營造有書可讀,有好書可讀的環(huán)境和氛圍。在推薦讀物方面,老師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說,老師肩負著向?qū)W生推薦優(yōu)秀課外讀物的重要使命。
為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我配合閱讀教學積極向?qū)W生推薦介紹與課文內(nèi)容密切相關(guān)的讀物,為學生架起從課內(nèi)向課外閱讀的橋梁。 2、指導讀書方法。 除了指導學生選擇讀物外,我還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來引起學生無意注意,啟發(fā)學生讀書的直接興趣。如:教會學生使用工具書;教學生怎樣精讀和略讀;教學生學會思索;教學生邊讀邊想的方法;教學生怎樣寫筆記以及教學生寫讀書心得等。
在培養(yǎng)學生讀書興趣的同時,注重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的培養(yǎng),既要教給恰當?shù)淖x書方法,還要注重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讓課外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的自身需求。對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便于操作課外讀書方法。閱讀方法一般包括精讀、略讀。精讀即抓住重點詞句,細細揣摩,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和思想內(nèi)容;略讀即先看序言、提要、編輯大意和目錄,以了解全文的性質(zhì)、內(nèi)容和規(guī)模,再閱讀全文章節(jié)標題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瀏覽全文,綜述大意。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常用的是略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方法,我們要遵循課內(nèi)帶課外,扶放相結(jié)合的原則,切忌拔苗助長。要讓學生掌握一般的閱讀順序,即先初讀,感知課文大意,然后精讀品析,最后評議摘錄。
五、要讓學生多讀書,就必須保證一定的讀書時間
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睈弁媸菍W生的天性,小學中年級的學生,尤其是調(diào)皮的男孩子,很難做到靜靜地看上一本書。我想,不看書,更別提有讀書的興趣了。于是我讓學生每天在書包里帶上一本自己喜愛的課外書,利用中午空余的時間,選時間固定下來。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lǐng)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彼岳蠋煴救司褪呛芎玫陌駱?,我和大家一起坐下來,靜靜地看半小時書。一開始也許有學生不適應(yīng),坐不住,但一旦讀到書中的趣味,就會安靜下來。堅持一個月后,不要我的提醒,孩子們到了時間就主動地拿書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對書的興趣,還愁不愛讀嗎?我還鼓勵學生拿出課外書和同學交換閱讀,讓他們品味到更多的書中的樂趣。
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感受讀書快樂
我們要知道每一個實踐活動,都是一劑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催化劑。開展 “中華經(jīng)典誦讀活動”、“讀書馬拉松活動”、“成語接龍”、手抄報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漢語活動,通過多方面的活動教育學生懂得讀書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達到熱愛讀書的目的。并時常組織學生及時交流、如評比讀書筆記,以評促讀。引導學生養(yǎng)成“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讀書興趣,增強學生的讀書信心。及時展示學生的讀書成果,讓學生感受到讀書的快樂。
七、家庭配合,培養(yǎng)孩子課外閱讀興趣
家庭是學生主要的學習、生活場所。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是至關(guān)重要的,抓好課外閱讀,有賴家庭配合。教師要利用家訪、家長會和家長溝通,共同培養(yǎng)孩子的課外閱讀興趣。農(nóng)村家庭家長普遍自身沒有閱讀習慣,讓家長最好能抽出時間(可以是吃過晚飯)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交流。孩子在不知不覺地成長著,家長要盡量在孩子面前樹立榜樣。生動的親情閱讀能激發(fā)、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
總之,閱讀是一項最重要的漢語基本功,閱讀能力是人們生活中必須具備的一種重要能力,是學習、吸收知識不可缺少的能力。學生如果具備了獨立閱讀的能力,將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因此,我們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指導,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開闊視野,豐富知識,積累語言,提高閱讀能力,進而發(fā)展智力及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