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
摘 要:在綜合學者們關于大學章程的見解的基礎上,從大學章程的定義、內(nèi)容、法律、價值、制定和比較六個方面對國內(nèi)大學章程的文獻進行梳理,指出研究大學章程本身文獻的很多和對執(zhí)行的保障和監(jiān)管機制研究較少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章程;文獻
一、關于國內(nèi)大學章程的研究進展
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陸續(xù)出現(xiàn)大學章程的研究。筆者通過查閱期刊網(wǎng),以“大學章程”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發(fā)現(xiàn)1995-2015年二十年期間關于大學章程的研究有969篇,其中2005到2015年近十年發(fā)表的論文有961篇,自從2011年以來的論文數(shù)量開始大幅度增加,可見大學章程近年來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國內(nèi)相關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第一、關于大學章程定義的研究
研究大學章程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界定大學章程的定義。有的學者從效用范圍來解讀大學章程,認為大學章程對大學的舉辦者、辦學者都具有規(guī)范作用;有的研究者從歷史角度考察大學章程的原初形態(tài),認為大學章程的最初形態(tài)是中世紀大學從教權或王權那里獲得的特許狀, 而在我國是古代書院的院規(guī)或訓示。目前學者們最普遍認可的大學章程定義是指為了保證學校正常運行,就辦學宗旨、主要任務、內(nèi)部管理體制及財務活動等重大、基本問題做出規(guī)范的自律性或規(guī)范性文件[1]。
第二、關于大學章程內(nèi)容的研究
對大學章程內(nèi)容的研究中,有學者提出現(xiàn)代大學章程的基本內(nèi)容包括:①確定大學目標,闡述大學使命;②大學的組織機構和管理體制;③大學的財務、經(jīng)費管理;④大學教職員工的權利與義務;⑤學生的權利與義務;⑥章程的制定、生效與修改[2]。有學者認為大學章程的各項內(nèi)容重要程度不一樣,大學章程應包含絕對必要記載事項、相對必要記載事項和任意記載事項三大類內(nèi)容。它認為絕對必要記載事項必須載入章程;相對必要記載事項依法應在章程中加以規(guī)定,但當事人可視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寫入章程;任意記載事項則為學校舉辦者認同的應記載事項[3]。
第三、關于大學章程法律的研究
有關大學章程法律的研究中,有學者從大學章程的法律性質(zhì)、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入手,提出政府要通過立法確定大學章程的法律地位和主要內(nèi)容,通過行政手段審查大學章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并賦予大學章程應有的法律效力[4]。有的學者從大學章程應調(diào)整的法律關系入手,認為大學章程應調(diào)整大學與政府、大學內(nèi)部、學生教職工權利與義務和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等五個法律關系[5]。
第四、關于大學章程價值的研究
對大學章程價值的研究,有學者論述了大學章程在大學治理中的價值與實現(xiàn)策略,認為大學章程在大學運行過程中的價值體現(xiàn)為權力關系的梳理與規(guī)范,即分配權力與平衡權力[6]。另有學者對我國大學章程的價值追求進行分析,分析了自治作為我國大學章程價值追求的困境[7]。還有學者在對大學章程進行本體分析的基礎上,借鑒價值學的觀點和方法,對大學章程價值的涵義進行了探討,對大學章程的價值主體、價值客體及其關系進行了分析[8]。
第五、大學章程的制定的研究
大學章程的制定是大學章程研究的熱點問題,對此學者嘗試從不同角度進行探究。有學者分別從理論和現(xiàn)實兩個層面對大學章程的制定緣由進行分析,指出大學章程為大學依法治校提供法律基礎,是大學舉辦者和管理者監(jiān)督、管理學校的依據(jù)和手段[9]。另外章程的制定主體引起學者們的關注。對此,學者們主要持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高校為章程制定主體,該觀點主要見于原國家教委的文件中;另一種觀點認為,章程理應在大學設立之前制定,其制定的主體只能是學校的舉辦者。有學者結合我國實際提出:在民辦大學,章程由其舉辦者或其授權其他機構制定;在公辦大學,政府為其舉辦者,學校在其授權下制定章程。還有學者提倡大學章程制定多主體元化。
第六、 關于大學章程比較的研究
關于大學章程的比較研究中,有學者將美日大學章程進行比較,從概念辨析、制度源流和文本結構等方面展開比較研究,認為由于美日高等教育法律體系和大學治理傳統(tǒng)的差異,兩國大學章程的文本構成和本質(zhì)定位也不同[10]。有學者分別對中美大學章程的發(fā)展歷程、法律基礎、制定機制、文本內(nèi)容等四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美國大學章程的優(yōu)勢和中國大學章程的不足并提出推進大學章程建設的可行性建議[11]。還有學者對教育部首批六校(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和華中師范大學)章程進行比較分析,認為六校章程存在行政權力明確、具體、強大,而學術權力模糊、抽象、弱小等問題[12]。
二、對已有研究的總結與評價
總體來說,由于學術界對大學章程的日益關注,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這些研究豐富了我國高校大學章程的理論,推動了大學章程理論的探索和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指導和影響我國大學章程建設實踐,這些研究是筆者研究的基礎。但是還有需要需要完善和深入的地方,筆者歸納總結如下:
(一) 對大學章程本身的研究較多。我國對大學章程的研究雖然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但是到了2011年相關研究文獻的數(shù)量才大幅度的增長。學者們大多關注大學章程的內(nèi)容文本、要素、法律基礎、價值、制定等問題,或者是研究國外大學章程的文本內(nèi)容,或者是將國外大學章程和國內(nèi)大學章程進行比較,對國外大學章程和國內(nèi)大學章程差異的背后原因探索不足,對阻礙我國大學章程建設進程的背后原因以及如何克服這些阻力和大學章程未來的發(fā)展趨勢等研究不足。
(二) 大學章程執(zhí)行的保障和監(jiān)管機制研究不足。大學章程應該指導大學的運行,大學應依據(jù)章程自我管理。但是現(xiàn)實中,許多大學章程只是掛在墻上,沒有很好的執(zhí)行,也沒有對應的執(zhí)行保障和監(jiān)管機制,章程只是變成應付政府檢查的文本,這樣不利于高校的現(xiàn)代大學制度建設,大學章程迫切需要完善的執(zhí)行保障和監(jiān)管機制。但是學者們對大學章程執(zhí)行的保障和監(jiān)管機制研究不多,理論應指導實踐,倡導更多的學者研究大學章程的執(zhí)行保障和監(jiān)管機制等問題。(作者單位:武漢工程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項目:NO:CX2014098,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
參考文獻:
[1] 張繼明·我國大學章程研究主題述評[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11):19
[2] 劉剛.大學章程內(nèi)容要素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2.
[3] 譚穎芳.中美大學章程比較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4] 陳學敏.關于大學章程的法律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171.
[5] 劉文杰,吳躍文.論我國大學章程的法律性質(zhì)[J]教育探索,2013(8):6-7.
[6] 陳運超.大學章程的價值與實現(xiàn)[J]復旦教育論壇,2012(10):23.
[7] 鄭毅.在自制與自主之間——論我國大學章程的價值追求[J]法學論壇,2012(9):80.
[8] 米俊魁.大學章程價值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5.
[9] 米俊魁.大學為什么要制定章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 (1).
[10] 陸一,熊慶年.大學章程文本的構成——美日比較的視角[J]復旦教育論壇,2012(10):30.
[11] 譚穎芳.中美大學章程比較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12] 莊蘇.六所大學內(nèi)部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的比較[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