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云 邊行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居住環(huán)境的要求也進一步的提升。有氧立體綠化建筑成為現代建筑設計的主流,本文針對有氧立體綠化建筑設計的原則及特點,闡述了現代建筑設計中如何呈現出有氧立體化。
【關鍵詞】綠色;立體;現代建筑;設計
1.前言
城市立體綠化是指利用各種立地條件,選擇適合植物,栽植于人工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中,使綠色植物覆蓋地面以上的各類建筑物和構筑物的表面,以增加城市的綠化面積,改善城市的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居民的生活環(huán)境。立體綠化的載體有立體橋梁、道路紅線圍欄,快速干道分車帶護攔,臨街單位墻體圍欄,建筑墻體,以及城市河道、高速公路、鐵路護坡等。節(jié)約土地,高效使用建設用地,是創(chuàng)建節(jié)約型城市極其重要、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環(huán)。立體綠化受到城市建設相關專家與政府的關注,建設部部長汪光燾在談到城市未來發(fā)展方向時,就把城市的立體綠化作為重要的建設發(fā)展方向。
2.建筑中的立體綠化設計
2.1立體綠化設計的特點
立體綠化包括屋頂綠化和垂直綠化。屋頂綠化是以建筑物頂部平臺為依托進行蓄水、覆土并栽種植物的一種綠化形式。垂直綠化是以建筑物、構筑物立面)如墻體、柱體等。為載體的一種綠化形式。二者具有以下共同特點。一是增加綠化率,豐富景觀。不同類型的立體綠化不僅可形成不同的景觀效果,滿足不同的需要,增加城市綠量,改善城市環(huán)境,構成城市現代化的新視角,而且可調節(jié)建筑物與周圍環(huán)境的聯系,使自然植物與人工建筑實現有機結合和互相延續(xù),保護和美化環(huán)境,使人們更貼近自然,建筑物更能溶入綠色中。二是社會、生態(tài)效益顯著[1]。立體綠化具有吸附塵埃、凈化空氣、降低污染、隔離噪聲、保溫隔熱、減緩熱島效應、增加環(huán)境濕度的效應,因而在城市生態(tài)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綠化的情趣對人的心理感受比其他物質享受更為深遠,使人們心理上產生一系列美好刺激。三是保護建筑,減少維護費用。立體綠化相當于給建筑穿了一件綠色的外衣,減緩墻體、屋面直接遭受自然的風化等作用,延長維護結構的使用壽命,改善維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節(jié)約能源。種植屋面具有強高隔熱效果,夏季可使室內溫度比普通屋面的降低CA。隨覆土厚度的增加,降溫效果越好。
2.2立體綠化設計的原則
垂直綠化占地少,充分利用了空間,大大提高了城市綠量、覆蓋率,增強了綠化的立體效果。通過美化光禿的墻面、土坡等,提高了環(huán)境質量。由于蔓性攀援植物隨著物體外型變化而變化,從而軟化了建筑生硬輪廓并與城市綠化融為一體,會創(chuàng)造出多種生動的裝飾效果。立體綠化設計的原則為(一)堅持生物多樣性,提倡多種生物共生的原則;(二)重視發(fā)揮植物的生態(tài)效益,大幅度增加城市可視綠量和綠化覆蓋率,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及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三)豐富城市景觀,構建“連線、連片、成景、多樣化”的特色城市風貌;(四)體現環(huán)保節(jié)能理念,建立城市節(jié)水型綠色空間,使城市生態(tài)循環(huán)良性化。
3.設計有氧立體綠化建筑思路
3.1屋頂的設計
屋頂綠化的載體是建筑物頂部,設計修建屋頂綠化必須考慮建筑物本身和人員的安全問題、屋頂防水抗?jié)B問題和種植屋頂的構造問題。綠化屋頂的承載力。建造屋頂綠化首先要正確計算屋頂的承載力,合理選用基質建造花池和排水系統。由于綠化給屋頂增加了重量,因此,應考慮用輕型材料如浮石、膨脹水泥、特制泡沫塑料板等做蓄水層,以降低綠化屋頂的荷載[2]。在建筑設計中要考慮到屋頂種植土壤的重量。被綠化的屋頂活荷載應取,人群活動密集的屋頂應取,低于此活荷載量是不能進行屋頂綠化的。土壤厚度及蓄水能力。土層厚度依植物而定,種植池中心選用保水排水性能好的壤土,或用人工配制的輕型土壤使上下排水流暢,不能積水。隔離過濾層。為了防止種植土被水帶入排水層流失,故在種植土下放置一層隔離層。隔離層采用無紡布或纖維氈,可以透水,又能阻止泥土流失。排蓄水層以下是排水層。排水層是用粒徑的碎石或卵石厚度為水量過多時,可從石縫中緩流到排水口排出。保護層。植物根有很強的穿刺能力,特別是樹根,年代越久,扎得越深,并且分泌一種腐蝕力強的液汁,許多防水材料經受不住它的腐蝕。保護層用來保護防水層,它處在防水層和排水層之間。其作用有兩個:一是防止鋪作排水層的卵石傷害防水層;二是防止植物根扎傷防水層。迄今尚未找到最有效、最耐久的保護層材料,目前一般選用鋁箔面瀝青油氈、聚乙烯卷材或中密聚乙烯土工布。
3.2植物的選擇
不具有特殊的攀緣器官,而是依靠自身主莖纏繞著其他植物或物體向上生長。該植物莖細長,主枝或徒長枝幼時可以螺旋狀卷旋纏繞他物向上伸展,攀緣能力一般較強,不少種類能達到以上的高度,是棚架、柱狀物、高籬及山坡、崖壁的優(yōu)良綠化材料。主要包括右旋纏繞植物如薯蕷類、五味子類等,左旋類纏繞植物如牽?;?、旋花類、木通類等,左右旋纏繞植物如何首烏類[3]。我國常用的有紫藤、三葉木通、金銀花、牽牛花、蔦蘿等。依附攀緣植物。具有明顯特化的攀緣器官如卷須、吸盤、吸附根、倒鉤刺等。它們利用這些攀緣器官把自身固定在支撐物上并向上方或側方生長,如葡萄類、鐵線蓮類、崖爬藤類、凌霄類、常春藤類等。攀緣植物。具有明顯特殊的攀緣器官,如變態(tài)的葉、葉柄、卷須等,利用特殊攀緣器官把自身固定在其他物體上。我國常用的有葡萄、獼猴桃等。鉤刺植物。體表著生向下彎曲的鐮刀狀逆刺,鉤附在其他物體上而向上生長。常用的有木香、多花薔薇等。攀附植物。節(jié)上長出許多能分泌膠狀物質的氣生不定根,或產生能分泌粘膠的吸盤,吸附于他物表面或穿入內部而附著向上。常用的有爬山虎、美國地錦、扶芳藤、凌霄等。
3.3綠色設計形式
墻體綠化,只要條件允許,高大建筑物、居民樓兩側都可垂直綠化。在建筑物的外墻根處,栽植具有吸附、攀緣性質的植物,這是立體綠化中占地面積最小,而綠化面積最大的一種形式。有種做法:用有吸附功能的攀緣植物直接綠化墻面;在墻上安裝一些條狀或網狀支撐物,使那些纏繞類或鉤刺類的攀緣植物能夠借助支撐來綠化墻面;垂吊綠化,可在墻頂或墻面設置種植槽,種植蔓性的垂吊植物。除了在陽臺、窗臺擺設盆花外,常用各種材料加工成一定形式的網棚、支架,選用纏繞或卷須型植物攀附形成綠屏或綠棚。對已建有花槽的陽臺、窗臺,可在花槽內栽種蔓生或半蔓生植物披垂或懸垂于臺外或形成附壁綠化帶。這樣既可以美化街景,又可以改善室內環(huán)境。坡面綠化對城市一些地形、地貌復雜多變的山地進行綠化。坡面綠化主要包括城市范圍內地形起伏大的自然緩坡、陡坡、巖面、路基邊坡的綠化。城市河道綠化城市河道綠化可以提高城市綠地覆蓋率,營造特殊濱水環(huán)境,形成濱水景觀,還可以防洪和防止水土流失。
4.結語
在傳統的觀念里,密集的高樓與舒適宜居、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的理想是水火不相容的。城市政府和規(guī)劃師始終處于建設用地緊缺的現實與“舒適宜居”理想的深刻矛盾之中。這種矛盾,實質上是人與自然的矛盾,是人工物與自然環(huán)境的沖突。使人工物與自然環(huán)境的沖突達到白熱化、達到不可調解的原因在人,在于城市中建筑物對于自然的異化。當立體綠化成為城市的自覺行動,在城市政府的組織與推動下全面開展起來的時候,立體綠化完全可以在我們創(chuàng)建節(jié)約型城市的過程中幫助我們實現既要省地,又要適宜居住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張亞芬.麗水市居住區(qū)綠化現狀調查及發(fā)展對策[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23):6191-6192
[2]史素珍.論西北地區(qū)城市綠化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建[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20)5316-5321
[3]施發(fā)正.城市生態(tài)綠化及其實施途徑[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