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旌?/p>
【摘要】師生關系是反映教師課堂管理現(xiàn)狀的一個方面,也是影響教育教學效果的關鍵。平等的師生關系能使師生和諧相處。有效地進行溝通有助于減少和防止課堂問題行為的發(fā)生;有助于營造讓學生感到愉悅、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的持久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關鍵詞】平等 和諧 師生關系
教師課堂管理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和師生關系的狀況,那么,教師和學生怎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呢。
一、做一個學生喜歡的有威望的教師
在學校里,教師是學生最親近最尊重的人,學生具有天然的“向師性”,教師往往成為學生最直接的榜樣。教師的健康、美麗的人格、會像一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格,這種影響很久遠,甚至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
美國著名教育家保羅·韋地博士曾花了四十年時間,收集了九萬名學生所寫的信,內(nèi)容是關于他們心目中最喜歡的老師。據(jù)此,保羅·韋地概括出作為一個教師的人格魅力的12方面:1.友善的態(tài)度、2.尊重課堂內(nèi)每一個學生、3.耐心、4.興趣廣泛、5.良好的儀表、6.公正、7良好的品行、8對個人的關注、9.坦率、10.寬容。
中國學者調(diào)查的結果,中小學生喜愛的教師:知識淵博,有學問;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同學嚴格要求;關心尊重同學,富有同情心;處理問題實事求是;說到做到,言而有信;有自我批評精神等
教師具有這些良好的個性特征,不僅有利于與學生溝通,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贏的學生的信任,并且對學生個性發(fā)展和以后的成長將會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
二、做一個與學生和諧共處的教師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師生之間在心理上形成的穩(wěn)定、持續(xù)、比較融洽和親密的關系。這要靠師生雙方共同努力來建立。其中教師的素質(zhì)、教師的學生觀、教育觀起著重要作用。筆者認為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作起:
1.熱愛學生
熱愛學生是師德的起碼要求,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教育教學活動是一種伴隨著師生情感交流的認識活動。一個真誠由衷地熱愛學生的教師也會得到學生愛戴和信賴,而且學生也會將教師的熱愛遷移到他所教的學科上去;反過來教師又會因為學生的愛戴和信賴而更加熱愛學生,更傾向與教育教學工作,更刻苦地摸索和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的方法。師生間這種不斷深化的誠摯互愛的美好情感,能使師生和諧相處,戰(zhàn)勝困難。熱愛學生包含極為豐富和深刻的內(nèi)容,就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
尊重 教育家馬卡連科用一句話概括了他的教育經(jīng)驗,即“嚴格的要求和最大的尊重”。雖然學生相對與教師而言,知之較少,尚未成熟,但他們是有思想和情感的個體,是有人格和尊嚴的人。尊重學生才能贏的學生的尊重,才能縮短師生之間心理上的距離,才能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關系,達到雙贏。
理解 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教師應學會角色互換,努力用學生的眼光看世界,了解他們的需要和困難,體會他們學習的經(jīng)驗和情感。教師要有一定的感受學生情緒和情感的能力,能分享他們因成功帶來的喜悅,體諒他們因挫折而導致的痛苦。這樣就會縮小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2.時常關注學生
關注學生的最好方式是常常與學生進行個別交談,提供與每個學生真誠面對的機會。交談的內(nèi)容不一定局限于學校的功課和行為表現(xiàn)面。例如,利用課余時間問問學生學習有沒有困難,上學路上是否有安全隱患,節(jié)假日有什么打算和計劃,等等。
3. 注重與學生親密交往的機會
<1>抓住交往的機會 學生情感體驗與其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有直接的關系。需要得到滿足,便會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得不到滿足便會產(chǎn)生消極的情感體驗。當學生最需要愛護、理解、鼓勵、安慰與引導的時候,也就是師生情感交流的最佳時機。為此,在師生交往中把握交流時。一般來說,當學生的成績有大的進步,當學生的日常行為有顯著變化,當學生 身體有病,當學生父母外出,當學生家中有較大事件,如建房,喬遷、親人病故、父母離異等,都是與學生溝通的最佳時機。
<2>表示對學生活動的興趣 花些時間參加學生所喜愛的活動可以表明對學生的關心,因此是一種加強學生與教師關系的重要辦法。比如,教師偶爾在休息時間與學生共同玩耍,抽空參加學生的體育活動,學生一定會非常高興。
<3>制作生日卡 生日對中小學來說是一個特殊有意義的日子,教師在學生過生日時送上一張親手制作的生日卡,卡上除寫一些祝詞外,還可以贊揚學生學習和行為上的長處,學生一定會非常高興和激動。
總之,現(xiàn)代社會對教師人格的評價標準是非常的,首先是真誠。教育學生不是演戲,決不能搞“雙重人格”。德才分離、言行相悖、大節(jié)謹慎而不拘小節(jié)、聰明過人而舉止輕浮,等等,對于一個希望成為優(yōu)秀教師的人來說,都是應當避免的。只有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學生身上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是嚴格。學生對教師特有的期望和依戀,往往是他們在觀察教師時產(chǎn)生一種“放大效應”,教師的一件件善舉,會使他們感到無比的欣喜。因此,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多么的重要。
【參考文獻】
[1]陳時見著:《課堂管理論》,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郭志明主編: 《教師語言藝術》,語文出版社1992年版
[3]唐思群主編: 《師生溝通的藝術》,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