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師,李 偉,王 錚,史 霄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北京101601)
減薄與拋光技術是晶圓加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在集成電路(IC)制造中,已成為與光刻、刻蝕等技術同等重要、且相互依賴的不可缺少的技術。是集成電路進入0.25 μm 以下節(jié)點,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的晶圓全局平坦化關鍵技術。隨著微電子技術向32 nm、22 nm 及以下技術節(jié)點方向發(fā)展,IC 平坦化工藝仍然是集成電路制造重要的支撐技術之一。目前,拋光工藝已成功延伸應用到22 nm 節(jié)點,在IC 制造工藝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已經開始向16 nm 節(jié)點制造技術的應用延伸。
在減薄與拋光一體化設備研發(fā)過程中,拋光頭主軸及裝載機架是整機必不可少的兩大部件。根據(jù)化學機械拋光的傳統(tǒng)方法,設備需實現(xiàn)拋光頭旋轉、升降,并且在拋光過程中加壓的技術要求。另外,由于去應力拋光系統(tǒng)終將與減薄設備集成,實現(xiàn)減薄拋光一體化連續(xù)加工的工藝性能,故機架結構既要保證與減薄設備對接,又要保證運行過程中減少變形量,從而確保拋光效果。故此,這兩項結構的設計與優(yōu)化,對整機設備的研發(fā)具有重要意義。
PG-300 去應力拋光機是減薄拋光機采用Slurry 拋光方式時的拋光系統(tǒng),用來去除晶圓減薄過程中的殘余應力。PG-300 調試完成后,再集成到減薄模組中,共同組成可用于超薄晶圓的晶圓減薄拋光機。PG-300 去應力拋光機主要由拋光主軸、承載器單元、拋光頭擺動單元(Y 軸)、PAD修整單元、機架及電氣箱模塊以及拋光液供給單元組成。
依照市場需求分析,我們的設備技術指標、性能指標以及環(huán)境要求為:
(1)PG-300 去應力拋光機的主要技術指標應達到:
拋光片直徑:300 mm(12 英寸)、200 mm(8 英寸)
承載器直徑:400 mm
承載器行程:90 mm
拋光頭轉速:10~300 r/min
拋光頭擺動單元(Y 軸)行程:240 mm
PAD 修整單元直徑:210 mm
PAD 修整單元轉速:5~100 r/min
拋光壓力(max):1800 N
(2)為了滿足設備的技術指標,PG-300 去應力拋光機的機械系統(tǒng)必須具備的性能為:
防腐蝕性及防水功能好;
設備精度穩(wěn)定可靠;
拋光時晶片受壓均勻,振動??;
承載器端面跳動值≤0.03 mm;
拋光頭花鍵軸與Chuck table 垂直度≤0.008 mm;
操作簡便,維護性好。
拋光頭主軸系統(tǒng)作為拋光機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旋轉、又要升降,并且在拋光過程中加壓。拋光頭主軸組件主要由拋光壓力加載單元、進給單元、旋轉單元構成,并采用經過預壓消隙的滾珠花鍵軸作為拋光頭主軸,不僅可以傳遞拋光所需要的工作轉矩,而且還可以實現(xiàn)零摩擦滑動加壓,大大提高了控制壓力的控制精度;此外為了調整拋光頭主軸與Chuck Table 的垂直度,還設計了調平機構。
安裝花鍵軸時需要保證它與Chuck table 的垂直要求,控制安裝結構(軸承座)、花鍵套、花鍵軸與承載器連接法蘭、承載器等零件的加工精度,選擇合適的軸承配合,同時還要控制裝配誤差,以實現(xiàn)花鍵軸與拋光盤的垂直度精度要求。
拋光頭調平結構用于調整拋光頭主軸與Chuck table 之間的垂直度,調平機構采用的3 套雙螺栓嵌套結構,其主要由緊固螺栓、調平頂絲、防松法蘭、下基板、Y 向滑板組成,如圖1所示。調整花鍵軸安裝結構的基準——下基板;通過調整3 個調平頂絲,使得下基板與Chuck table 平行。
圖1 拋光頭調平機構示意圖
其基本原理為調平頂絲和下基板之間形成螺紋配合,通過調整調平頂絲的旋入量就可以調整下基板和Y 向滑板之間的距離從而調整各點高度。該結構中一共設計有3 個調平點,當各點高度調整合適后,擰緊緊固螺釘,并通過防松法蘭上的4 個螺釘來頂緊調平頂絲,防止其在旋轉緊固螺栓的過程中被摩擦力改變預先調好的位置。通常,在實際調節(jié)過程中,可以固定一點不動,調節(jié)其余2 點。
花鍵軸與下基板垂直度保證措施:
(1)通過花鍵軸安裝結構設計保證花鍵軸與安裝結構垂直——保證軸承座兩軸承安裝孔的同軸度不超過8 μm;
(2)軸承選用P4 級角接觸球軸承,軸承外圈與軸承座的配合:JS5/h4,軸承內圈與花鍵母之間的配合:H4/k5;
(3)花鍵軸與承載器之間是通過轉接法蘭來連接的。轉接法蘭是通過錐面和花鍵軸連接,這種連接方法具有很好的定位特性,有助于提高裝配精度,便于拆裝。而轉接法蘭和拋光頭之間是通過一個平面進行剛性連接。如圖2所示。
圖2 花鍵軸與承載器連接結構示意圖
(4)軸承座內孔及其軸肩精度保證圓錐滾子軸承外圈與軸承座精密配合;而軸承座法蘭的垂直度則可控制主軸不會傾斜,保證承載器水平。
拋光過程中采用的是堿性拋光液,考慮到工作過程中拋光液中化學溶液的揮發(fā)性、腐蝕性和工作區(qū)域的潔凈度要求,理想的設備外形應當為全封閉結構。另外,機架部件是拋光盤部件和拋光頭部件的安裝基準,對各部件之間的連接精度(拋光頭花鍵軸與拋光盤的垂直度)有重要影響;此外設備的穩(wěn)定性,抗震性,抗干擾能力,維護性,及電氣箱的布置,氣路水路布局,設備與外部的接口等都將在機架的設計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經工藝調研可將本設備機架的設計要求總結為:
(1)可加工性好,性能穩(wěn)定,精度保持性好,不易變形;
(2)工作區(qū)的防腐蝕設計;
(3)維修、維護的便利性設計。
機架設計要保證整機系統(tǒng)得穩(wěn)定,抗震性好,強度高,最大應變位移不得超過2 μm。因此采用焊接結構,材料為SUS304;此外,下面底座及上表面要為導軌板提供安裝基準,所以同時要保證4 個底座與上表面的平面度要求。(方剛規(guī)格80 mm×120 mm×8 mm)。
對原機架結構,根據(jù)實際裝載定位情況及載荷分布,由最大拋光壓力為1 800 N,均布施加于鋼材上表面。用SOLIDWORKS 軟件中COMMOS進行力學網格化分析,得到機架壓力應變分析圖(見圖3(a)),并找出最大變形點,分析危險變形區(qū)域數(shù)值(見圖3(b)),發(fā)現(xiàn)變形數(shù)值過大,不符合要求,遂根據(jù)應變情況改變結構。
對最大變形橫梁添加板筋,板筋厚度30 mm,使得橫梁成為工字梁。并根據(jù)實際拋光情況,對機架拋光時應該為向上壓力改變,故調整壓力為向上,均布施加于托板導軌槽表面。分析得出最大變形位置改變,變形量下降,但依然不滿足要求。須繼續(xù)改變。機架正前方變形較大四邊形添加斜鋼結構型材,分析結構應變情況,變動很小,繼續(xù)改變方案。嘗試與其他外部結構設計人員協(xié)商移動下支梁,應變大幅度降低。并在托板下側添加多條加強筋,減小托板應變。
得到機架壓力應變分析圖(見圖4(a)),并找出最大變形點,分析危險變形區(qū)域數(shù)值(見圖4(b)),發(fā)現(xiàn)變形數(shù)值為1.097 μm,符合要求,遂根據(jù)應變情況改變結構,選擇此方案定稿。
圖3 機架壓力應變分析圖(一)
圖4 機架壓力應變分析圖(二)
集成電路產業(yè)飛速發(fā)展,與之對應的晶圓加工設備市場不斷增大。實現(xiàn)對減薄與拋光設備的技術跟蹤與超越,對我國電子工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至關重要。PG-300 去應力拋光系統(tǒng)在拋光頭組件設計、溫度控制系統(tǒng)、機架結構優(yōu)化等方面,綜合考量工藝要求及技術能力,采用正向設計理念,具有一定的先進性。我們堅信,堅持實事求是的發(fā)展規(guī)律,全面借鑒和消化國內外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勇于改進創(chuàng)新,終會使我國集成電路產業(yè)取得更大成就。
[1]司廖凱.堆疊3D 封裝的關鍵技術之一- 硅片減薄[J].中國集成電路,2007(5):79-81.
[2]HANH P0.The 300 mm silicontechnology challenge[J].Engineering,2001,56(1-2):3-13.
[3]劉濤,高慧瑩,張領強,等.化學機械拋光壓力控制技術研究[J].電子工業(yè)專用設備,2010,38(9):9-13.
[4]K.-S.Chen·H.-M.Yeh·J.-L.Yan·Y.-T.Chen(2008).Finite-element analysis on wafer-level CMP contact stress:reinvestigated issues and the effects of selected process parameters.Int J AdvManuf Technol.Doi:10.1007/s00170-008-1672-5.